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毛概課

2022-05-13 03:06:31 字數 5152 閱讀 8624

摘要:目前畢業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傾向於對就業難做外部歸因,對擇業觀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牴觸心理。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成為目前**、社會、學校、家庭必須面對和迫切解決的問題。

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原因之一,而大學生就業觀也是對目前就業狀況有很大影響的。目前的就業狀況是大學生遭受就業難,但很多用人單位抱怨招不到理想的人選,再者基層大學生嚴重匱乏很多大學生寧願漂在大城市也不願下基層。為此,為了了解大學生就業觀對目前就業狀況的影響,我對我校即將畢業的部分大學生進行了就業觀的調查。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觀就業形勢緩解

正文:對目前就業形勢的看法,有80%的學生認為目前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只有少部分學生認為還可以。可知,目前的就業形勢給大學生帶來了嚴重的心理負擔。

**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我覺得可從如下幾方面。1.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於實際需求。

不是總量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於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2.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 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3. 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的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財政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 在招聘的時候會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優中選優。經濟危機造成的結果是,無論是從結構看,還是從總量上看, 大學生的數量都是供過於求。

4. 現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 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 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

5. 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 就業期望值較高, 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 表現在畢業生對自己估計過高, 眼高手低, 這山望著那山高;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 不願去一些小城市發展; 對單位選擇過高, 「學而優則仕」 非要去當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

為了逃避以上所說的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的調查顯示約有35%的學生選擇考研。考研並不是壞事,只是我覺得拿考研來逃避就業壓力是不正確的。有人說「考研熱」產生的主要的原因是就業壓力,許多本科生找工作困難, 只好繼續就讀;還有一部分本科生感到在社會上學歷低找工作困難或提幹受影響,也步上了考研之路。

目前大眾考研的目的是想考上更好的大學,為將來的就業鋪上平坦大道,但也不一定,考研不是適合每乙個人的,現在的社會更注重個人的能力,如果你的能力強,並不見得要考研,況且考研要付出代價的,畢業了也不是說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研究生,所從事的都是對自然和社會各個領域的規律和原理的研究,這是一種理性的求證過程,演繹的是事物內在的各種邏輯關係,進行的是純粹的形而上的理論總結,絕不是具體的技能學習和訓練。如此形而上的「理論家」,如果將來不能繼續從事自己所致力研究的專案,怎麼能在非常具體的社會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試圖通過讀研來提高某一領域的技能、增加就業機會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有45%的學生在就業上優先考慮的是地域因素,而僅20%的人考慮個人未來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問及所選地域範圍,大多表示親睞與沿海大城市亦或北京等繁榮地帶。不少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大學畢業生們就業的首選之地,大連、廈門等二線沿海城市次之。

這種「寧要大城市一張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的偏執心態,引導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向大城市集中,使京、滬等大城市人滿為患,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也讓中西部陷入了「發展緩慢-人才流失-發展更加緩慢」的惡性迴圈。 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城市期待較高,半數以上的應屆畢業生突破了期待底線到地級城市或以下去就業。應屆大學畢業生願意就業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比例都大大超過了實際就業比例,這種大家都渴望在經濟文化發達的城市就業的期望與你我所認識到的一樣。

因此,大城市裡自然就出現人才供大於求、競爭激烈的狀況。而期待底線是地級市和縣城的畢業生比例與在該類城鎮就業的比例相差不大。我覺得在**就業並不是很重要,最主要的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在未來有好的發展空間。

所以,在求職前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還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不但要對眼前3~5年的目標和發展步驟有所計畫,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持之以恆的努力。要以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問題,不能只停留在眼前。

調查顯示有26%的學生願意或會考慮到基層,大部分的人選擇留在大中城市找工作。雖然就業形勢總體上很嚴峻,但我們國家西部地區、基層崗位人才需求量還是很大的。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鼓勵大學生調整心態,下基層踏實工作。

現在正值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高峰期,雖然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到環境和條件相對艱苦的基層工作,有的甚至不惜捨棄城裡優越的工作機會,但也有一些大學生對基層存有疑慮。有的說,基層起點比較低,成長成才的空間較窄、機會較少,要幹出一番事業,得等到猴年馬月。有的**到個別學長在基層工作不如意,對自己在基層能否獲得成功感到沒有信心。

但是當代大學生的確有必要累積基層經歷,即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群)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在那裡的工作可以讓學生鍛鍊自己的的毅力,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了解民眾,貫徹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相比城鎮而言,基層人民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援和幫助。

因為薄弱,他們需要科學的種植方法,因為落後他們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因為貧苦他們需要脫貧致富的門路。而大城市裡大學生已經供過於求,我們為何不選擇到基層去,為緩解就業壓力做一點奉獻,同時也服務基層人民呢?

薪酬也是當代大學生擇業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據我們的結果顯示 :對於月薪的期望值,選擇2500元—3500元的佔大多數,佔了被調查人數的73.2%,16.

7%的學生選擇1500-2500元的月薪。選擇3500元以上的佔7.3%,選擇1000元— 1500元佔2.

8%。由結果可知總體工資的期望值比以往有所增加。 工資期望值隨物價漲而增長增長。

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就工資這一塊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選各種性質與型別的工作的大學生分布比較均衡,選舒適輕鬆的、有挑戰性的、能挖掘自身潛質的所佔的比例相對當。其實這種就業觀對緩解結業形勢還是有幫助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是找到心儀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我們進入社會的時候就必須適應社會。大學生社會適應根本上是人際適應。可從以下方面提高自己。

1.主動參於社會活動,必須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客觀現實,不逃避現實也不做無根據的幻想,從而把自己置於各種事物之中,了解它,掌握它,並進一步改造它2.積極調整,選擇對策對社會現實生活保持良好的接觸,不迴避現實,主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挑戰。3.採用心理防禦措施不論改造環境還是改變自己,都要有乙個轉變和考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某種困擾,為解決這種窘境,不妨採用心理防禦,來達到解脫。

保持身心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是生命的滋補品。為了提高人生活質量,應該提高和培養處事與處人的能力。5.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接觸更多的人和事,鍛鍊可以喚醒人們的精神情緒,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輕鬆愉快,使人們煥發青春激

情,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

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這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就業觀吧。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但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

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生產的資源,大學生是或將是主要的知識資本擁有者和營運者,雖然在創業時貨幣資本等有形資本不足,但是他們只要有恆心、有毅力,不斷探索,總會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的。

以上我們分析了大學生就業觀對就業形勢的好的與不好的影響,但這嚴峻的就業形勢還急待解決。最後問及該如何解決這就業問題的時候,不少學生認為學校及社會應提高更好的就業指導,再者**應有相關政策的支援。在職業指導服務方面,大學應充分利用學校就業中心的資訊網路,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脈資源,能夠及時有效地將社會招聘資訊傳遞給畢業生,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環境;借助講座、座談、模擬、案例、演示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職業市場要求,改進他們展示專業水平的能力。

**就業政策的持續優化將會為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消除對高校畢業生供給與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實施大學生自由就業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對大學畢業生(含高職畢業生)的一切戶口指標限制和人事指標限制以及各種各樣顯性或隱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行政分割,促進大學畢業生無障礙就業和自由流動,優化我國高素質人才的配置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維護就業市場穩定,促進經濟增長。**和學校應再接再厲,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便利。

社會實踐調查心得通過此次大學生就業觀的實踐調查,我了解了目前的就業形勢,更重要的是對我現在的大學規劃有重要的影響,也對自身以後的就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下面**此次實踐的調查心得.

現在很多用人單位除了看重畢業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外,越來越重視其各方面的能力,如社交能力,道德素質,組織能力等。為此,還處於大二的我決定從以下方面提高自己,讓自己將來有就業優勢。

一、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及從事實際工作所必需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如愛崗敬業、敢於吃苦、樂觀自信、誠實守信等。為提高這些能力,我會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多為自己爭取鍛鍊機會。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了解就業市場。

二、大學生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運用它指導實踐的能力就是專業技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

三、對於求職技能的訓練,我覺得現在最好趁早準備,求職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勇氣和智慧型。大學生掌握了求職技巧和方法,就會使求職活動更加有效,就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此,我會積極聽職業生涯及有關求職的演講。

再者,經過多年的培養和輸出,大城市的人才已趨於飽和狀態,這是現實。我們應該轉變觀念,我覺得大學生畢業後先就業後擇業或者說先到基層鍛鍊是解決就業壓力的不錯方法。放下架子,與其漂在城市無著處,不如下定決心從基層幹起。

大批大學生踴躍下基層,必將改變那裡的舊面貌,開創一片嶄新的天地,並在那裡生長事業成功的碩果。

最後,我想說的是大學最好不要盲目創業,創業確實是就業的途徑之一 ,但畢竟是高投資、高風險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乙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衝動,創業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大學生創業僅僅愛好不行,對自身專業的了解並不代表可以一蹴而就,隨便開乙個公司就會財源滾滾而來。

我們必須對行業市場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有深刻了解,由愛好變為事業是乙個「痛苦」的過程,要努力付出才會有收穫的。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30萬人,比2009年增加20萬人。而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660萬人,比今年增加約30萬人。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 龐大的待就業人數 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又使大學生們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但隨著經濟的逐漸回暖,就業形勢也將得到一定好...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實踐題目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實踐時間 2012年2月 實踐地點 調查人物 調查方式 訪談法 應電大學習課程要求,我在山西電大忻州分校寧武教學點輔導教師的幫助下,圍繞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問題走訪調查。一 當前的就業形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和再就業也有明顯發展,但對於大學生來說,我們面...

當代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系部班級 姓名學號 前言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乙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為了詳細了解中職院學生們的就業觀情況,我們在學校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本院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