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心理學備考指導 一般學習理論

2022-05-11 14:05:33 字數 4921 閱讀 3206

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考點:第三章第二節一般學習理論。本節主要考察點包括: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派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絡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由於行為主義強調刺激~反應的聯結,因此屬於聯結派學習理論。

(一)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經典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的形成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巴甫洛夫發現經典性條件作用,並提出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是華生將經典性條件作用運用於學習領域,將經典性條件作用原理發展成為學習理論。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進食時發出鈴聲,一段時間後,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時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了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華生相信巴甫洛夫的條件作用模式適於用來建立人類行為的科學,如果將這種模式加以擴充套件,可以解釋各種型別的學習和個性特徵。他認為學習就是以一種刺激替代另一種刺激建立條件作用的過程。人類出生時只有幾個反射(如打噴嚏、膝跳反射)和情緒反應(如懼、怒、愛),所有其他行為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建立新的刺激一反應(s-r)聯結而形成的。

經典性條件作用的規律包括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在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叫做條件反應的習得過程。條件反射形成以後,如果得不到強化,條件反應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稱為消退現象。

機體對與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條件反應,屬於刺激的泛化。如果只對條件刺激作出條件反應,而對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應,則出現了刺激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聯結一試誤學習理論

桑代克聯結論的基本觀點可集中在對學習的實質、過程和規律的認識上。

1.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聯結公式是s-r。

他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是直接的,並不需要中介作用。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過程,而聯結是通過嘗試錯誤的過程建立的。

2.學習的程序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隨著錯誤反應的逐漸減少和正確反應的逐漸增加,而最終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結。

這種理論又被稱為嘗試錯誤論,簡稱試誤論。3.桑代克認為,學習要遵循三條重要的原則:

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桑代克發現的學習律仍然有些簡單和粗糙,不能完善地說明學習的根本規律。他以試誤概括所有的學習過程,忽視了認知、觀念和理解在學習中的作用,抹殺了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的本質區別。桑代克的根本錯誤在於背棄了反映論的觀點,取消了反映過程,認為情境與反應之間根本不存在什麼中介,這是一種簡單化的機械主義的觀點。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桑代克為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奠定了基礎,斯金納則系統地發展了這一理論,並使之對教育實踐產生巨大作用。

斯金納把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絡,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可以解釋應答行為的產生,而操作性條件反射論可以解釋操作行為的產生。

斯金納認為,有機體做出的行為與隨後出現的條件刺激之間的關係對行為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後該行為發生的概率。他把凡是能增強行為出現頻率的刺激或事件稱作強化物。正強化是通過呈現個體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負強化是通過消除或中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反之,凡是能夠減弱行為或者降低反應頻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懲罰。斯金納認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複雜的行為也可以通過塑造而獲得。他強調程式教學,即把各門學科知識按其內在邏輯順序分解,使學習由淺人深,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給予反饋和強化,以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斯金納認為程式教學可以利用教學機器進行,這為現在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支援。

(四)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以兒童的社會行為習得為研究物件,形成了其關於學習的基本思路,即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認為,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

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復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在注意過程中,觀察者注意並知覺情境的各個方面。在保持過程中,觀察者記住了從榜樣情境中了解的行為,以表象和語言的形式將它們在記憶中進行表徵、編碼以及儲存。

在復現過程中,觀察者將頭腦中有關榜樣情境的表象和符號概念轉化為外顯的行為。在動機過程中,觀察者因表現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獎勵。他還認為習得的行為不一定都表現出來,學習者是否會表現出已習得的行為,會受強化的影響。

強化分為三種:1.直接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2.

替代強化,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3.自我強化,對自己表現出的符合或超出標準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了個體行為習得的觀察學習途徑。

該理論關於強化的見解,對我們從整體上認識人的行為的學習過程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但其研究成果缺乏對教育情境中的實際觀察學習的研究,且對教學中運用示範的問題沒有進行專門的深入研究,因此,他的示範教學觀還不成熟。

【認知派學習理論】

認知派學習理論認為,有機體獲得經驗的過程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內部資訊加工活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一)格式塔的完形一頓悟學習理論

苛勒等人通過著名的黑猩猩實驗,對學習中個體產生變化的實質及原因作出了解釋。他們關於學習本質的觀點如下:

第一,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學習並不是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第二,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首先,學習不是簡單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經通路的聯結活動,而是在頭腦中主動積極地對情境進行組織的過程;其次,學習過程這種知覺的重新組織,不是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而是突然的頓悟。因此,學習不是一種盲目的嘗試,而是由於對情境頓悟而獲得的成功。

所謂頓悟,就是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境,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係。

格式塔學派對學習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把學習視為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作用,同時也批判了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論。

(二)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托爾曼是一位受格式塔學派影響的行為主義者,他提出的認知學習理論和內部強化理論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他關於學習的主要觀點包括:首先,學習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獲得。

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學習區別於動物學習的主要標誌。期望是個體依據已有經驗建立的一種內部準備狀態,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關於目標的認識和期待。期望是托爾曼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

其次,學習是對完形的認知,是形成認知地圖的過程。

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把認知主義的觀點引進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改變了聯結派學習理論把學習看成是盲目的、機械的過程的觀點。他重視學習的中介過程,強調學習的認知性和目的性,這些思想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三)布魯納的認知一發現學習理論

1.學習觀。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形成認知結構,而非被動地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學習者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絡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獲得了新知識以後,還要對它進行轉化,即對新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概括;而評價則是對知識轉化的檢查,通常包含對知識合理性的判斷。

2.教學觀。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的基本結構的一般理解。

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態度。

3.學習法。布魯納認為,發現是教育兒童的主要手段,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發現學習。發現法是指用學生自己的頭腦去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

布魯納是美國教學改革運動中極其重要的人物,在心理學為教育教學服務方面作出了顯著貢獻,但他的學習與教學理論也有一些偏頗的地方。他完全放棄知識的系統講授,而以發現教學來代替,誇大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他認為「任何科目都能按某種正確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兒童」,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四)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1.學習的分類

奧蘇貝爾從兩個維度對學習做了區分: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上,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從學習內容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關係上,又將學習分為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2.有意義學習的本質及條件

奧蘇貝爾認為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但他更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因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短時期內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系統知識。,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所謂非人為的聯絡,是指有內在聯絡而不是任意的聯想或聯絡,指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觀念建立在某種合理的邏輯基礎上的聯絡。

所謂實質性的聯絡,是指表達的語詞雖然不同,但卻是等值的,也就是說這種聯絡是非字面的聯絡。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包括:(1)客觀條件,是指受學習材料本身性質的影響。

有意義學習的材料本身必須合乎這種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標準,即具有邏輯意義。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2)主觀條件,是指受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

首先,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其次,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絡;最後,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3.先行組織者

奧蘇貝爾同時提出「先行組織者」概念,即先於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先行組織者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它可以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學習的內容。

(五)加涅的資訊加工學習理論

加涅運用現代資訊加工理論的觀點和方法建立了資訊加工學習理論。加涅認為,學習過程就是乙個資訊加工的過程,即學習者將來自環境刺激的資訊進行內在的認知加工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神經系統中發生的各種過程的復合,而不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簡單聯結。

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學習者」「記憶」等學習的基本要素。學習包括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習者頭腦中的內部活動。與此相應,他把學習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

動機階段、了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

2023年雲南省特崗招聘教師教育心理學複習題 1

一 單選題 1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 a.教學方法 b.教師 c.學生 d.學習過程 2 有機體發展過程中最易習得某種行為的時期為該行為的 a.發展期b.童年期 c.關鍵期d.特殊期 3 認為知識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而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的學習理論是 a.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b.人本主義學習理論c...

2019寧夏特崗教師面試備考指導 試講

2014 07 01 09 57 41 寧夏中公教育 試講是根據指定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設計並以評委為聽課物件進行模擬課堂教學的行為。應聘中的試講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試講,評委需要從試講中讀出教學內容以外的更多東西,而且試講的目的性也不在於課程內容本身,而是對應聘者的全面考核。一 試講簡稿 ...

心理學複習指導

各章重點 借用教材 電大 第一章心理學及其應用 重點 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的性質 心理學各學派的主要觀點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學的功能。難點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感覺與知覺 重點 感覺的定義 韋伯定律 感覺適應 視覺後像的概念 知覺的定義及其心理特徵。難點 刺激與感覺的關係 知覺現象。第三章意識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