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知識總結及重難點分析

2022-05-04 15:54:06 字數 4115 閱讀 8921

第11章.多採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的微觀世界: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2.物質是有分子組成的: 分子---原子( 原子的直徑大約為m)

3.固態,液體.氣體的微觀模型:

(1).固態:分子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2).液態分子比較自由, 分子間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3).氣態分子間距很大, 分子向四面八方運動,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原子及其結構:物質---分子----原子(1)原子核:(質子.中子)

2) 電子:

二.質量: 1.質量: (1).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屬性)

m (2).單位:千克(kg)

2.質量的測量:(固體.液體)

3.天平的使用:(方法:兩個放.調母看針.左物右砝)

三.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2.密度: (1).概念:單位體積所含物質的多少.(特性)

2).公式: =m/v.

3).單位:千克/立方公尺(kg/m3)

四.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為準)

2.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1).天平---質量. 量筒---體積.

2) 液體---先總後剩.

五.密度與社會生活:1.密度的應用: (1)已知. m.求v.

2)已知. v.求m.

(3)已知. v. m求.鑑別物質

重點: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估測物體的質量

學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密度的應用

難點:使學生通過實驗能對密度的物理意義加深理解。

認識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1.乙個正常成年人的質量最接近(a)

a.60 kgb. 60 gc.600 gd. 6 t

2.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礦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實驗步驟:

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

②向量筒中倒進適量的水,測出這些水的體積v1;

③根據密度的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ρ;

④將礦石浸沒在置筒內的水中,測出礦石和水的總體積v2.

他應採用的正確的實步驟順序為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由圖可知,礦石的質量為______g,礦石的體積為______cm3.礦石的密度為_________g/cm3.

第12章. 運動和力

一. 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1).概念:(位置的變化)

2.參照物: (1).概念:(常選地面)

二.運動的快慢: 1.速度: (1).概念:(運動的快慢)

2).公式: v=s/t

3).單位: m/s

2.勻速直線運動: (1).概念:運動快慢不變.

3.變速直線運動: (1).概念:運動快慢變化.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國際單位制: (1).單位換算:km m dm cm mm(10進製)

2.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刻度尺

2).測量方法:(認.看.記)

3.時間的測量: (1).測量工具:鐘錶

2)單位換算:1h=3600s

4.誤差: (1).原因:(方法不當)

2).減少誤差的方法:(取平均值)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圖:

4.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五.牛頓第一定律: 1.維持運動需要力嗎?(不需要)

2.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

3.慣性: (1).定義:(屬性----只跟質量有關)

2).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的條件:(乙個物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條直

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長度的測量

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條件,會畫力的示意圖.

難點: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相對性.

. 牛頓第一定律.

1.中國是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如圖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個物體為參照物,可以認為加油機是運動的(b)

a.「殲-10」戰鬥機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機中的飛行員

d.「殲-10」戰鬥機裡的飛行員

2.物理知識滲透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語中涉及到慣性知識的是(a)

a.汽車的後窗上貼有「保持車距」 b.輸電鐵塔下掛有「嚴禁攀爬」

c.商場走廊過道標有「小心碰頭」 d.景區水池邊立有「水深危險」

3. 關於汽車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總是有害的

b.緊急剎車時,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改變輪胎的形狀

c.汽車沿直線勻速上坡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廢舊輪胎沒有**價值,可以直接燒掉

第13章. 力和機械

一.彈力彈簧測力計: 1.彈力:(1).概念:

(接觸力2.彈簧測力計:(使用方法)

二. 重力: 1.重力的由來: (1).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

(非接觸力) 2.重力的大小:(1).公式:g=mg(g=9.8n/kg)

3.重力的方向: (1).豎直向下.

4.重心: (1).概念.(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不在物體上)

三.摩擦力: 1.概念:靜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接觸力) 2.實驗:(f=f)

3.方向: (1).靜摩擦---物體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滑動摩擦---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3).滾動摩擦---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四.槓桿: 1.槓桿:(支點.動力.阻力. 動力臂. 阻力臂.)

2.槓桿平衡條件:f1l1=f2l2

3.槓桿的應用: (1).省力的槓桿: l1>l2

2).費力的槓桿:l1< l2

3).等臂的槓桿: l1= l2

五.其他簡單機械: 1.定滑輪和動滑輪: (1).定滑輪:不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動滑輪: 省力, 不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滑輪組: 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費距離。

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與質量的關係、重力的方向.

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了解槓桿的構造(五要素);實驗**槓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方法的設計.

滑輪組的特點

難點: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會畫出槓桿的力臂;能區分各種常見槓桿的型別

1.如圖是滑輪的兩種用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b)

a.甲是動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 b.乙是動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

2. 在**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d)

a.減少摩擦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少誤差

c.使每組資料更準確d.獲取多組實驗資料歸納出物理規律

3.右圖是電工常用的膠把鋼絲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a.鋼絲鉗的剪口較薄,可以增大壓力

b.鋼絲鉗的鉗口較粗糙,可以增大摩擦

c.鋼絲鉗的膠把是絕緣材料,可以避免觸電

d.鋼絲鉗是乙個槓桿結構,可以省距離

4. 由於能源緊缺,自行車成為許多人選擇的代步工具,關於自行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車把是乙個費力槓桿(c)

b.鏈條和與其連線的兩個齒輪組成滑輪組

c.輪胎表面較粗糙是為了增大摩擦

d.腳踏板是乙個費力槓桿

5.下圖中,屬於費力力槓桿的是(b)

第14章. 壓強和浮力

一.壓強: 1.壓強: (1):概念: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2):公式:p=f/s(s物體共同接觸的面積)

3):單位:帕斯卡(pa)(4).方向:垂直於物體的表面。

2.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1). 增大壓強的方法: f不變,減少s. s不變, 增大f.

2). 減小壓強的方法: f不變,增大s. s不變, 減小f.

九年級物理知識總結

十三 十四章內能 內能的利用 1 一切物質都是有分子或原子構成,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間隙。2 擴散 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擴散現象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3 分之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例如 很難將一根鐵絲拉斷,也很難將其壓扁...

九年級物理知識總結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觀世界 宇宙 銀河系 太陽系 地球 物質由分子組成 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一種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億分之幾公尺 0.3 0.4nm 物質三態的性質 固體 分子排列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 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

九年級物理案例分析

調光檯燈的奧秘 電阻與變阻器 普宜中學葛永普 教學目標 1 從自身的動手實踐中,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和作用,能改變電阻的原理。2 知道滑動變阻器所標規格的含義,會識別滑動變阻器規格,會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改變電路中電流。3 在實驗 合作中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實驗的不足之處,交流與討論主動獲取應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