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複習

2022-05-02 14:30:03 字數 3399 閱讀 2976

2023年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考點整理

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考點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1)天體系統的含義: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2)天體系統由高到低的層次:

(3)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系成員:太陽、行星及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中心天體是太陽。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點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1)普通性體現在:

①八大行星繞日公轉運動的特徵: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②八大行星根據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特徵分為三類: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體現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質

★考點3: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

(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大氣、水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3)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直接和間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氣)

★考點4: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大氣層由內至外可以分為光球、色球、日冕層。

(2)太陽活動最主要的型別是黑子和耀斑,分別出現在太陽大氣層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動的平均週期為11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

①影響無線電短波訊號,導致通訊衰減或中斷。②產生「磁暴」現象,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③兩極地區高空大氣產生極光現象。④地球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相關性。

★考點5: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週期和速度

★考點6:理解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能夠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

(1)晝夜更替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續不停地自轉,因此晝、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有了晝夜更替現象。晝夜更替的週期是1個太陽日。

(2)晨昏圈:晝夜半球的分界線,由晨線和昏線組成,在此線上太陽高度是0度。

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所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

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所經過的分界線是昏線。

(3)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轉使得同緯度地區不同地點見到太陽的時刻會有早晚。

地方時的確定與經度的對應關係:

太陽直射的那條經線地方時為12點,晨線與赤道相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

昏線與赤道相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點。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經線(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鐘。

(4)時區與區時

時區:為了統一標準,國際上把經度15°劃分為乙個時區,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

區時:各時區都以本區的**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使用的時刻。

北京時間的含義:採用東八區的區時作為中國統一使用的時間(東經120度的地方時)。

區時的計算: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1小時×時區差。

解題步驟:第一步,求兩地時區差:同側減,異側加;

第二步,求出區時值,東加西減,知西求東用加號,知東求西用減號。

補充考點:結合例項,說明地球自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1)由於地球自轉,地球表面的物體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發生一定的偏轉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向左偏轉,赤道上無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體水平運動前進方向產生偏轉的力,稱為地轉偏向力。

(3)地球自轉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堆積、侵蝕)都有影響,

★考點7:理解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1)黃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黃道平面之間的夾角,目前是23026′。

(2)黃赤交角的影響: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並且地軸在宇宙空間的方向不因季節而變化,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不同位置的時候,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南北緯23°26′之間作有規律回歸運動。

(3)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4)黃赤交角與五帶:

若黃赤交角變大,則熱帶範圍變大,溫帶範圍變小,寒帶範圍變大。

若黃赤交角變小,則熱帶範圍變小,溫帶範圍變大,寒帶範圍變小。

★考點8:了解四季更替的現象,解釋四季形成的原因。

(1)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以北半球為例)

(2)四季形成的原因

★考點9:知道地球的圈層結構,了解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考點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了解地殼內部物質的迴圈過程。

(1)三大類岩石的比較表

(2)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過程就是岩石圈物質的迴圈過程。

★考點11:了解褶皺、斷層的特點、成因其地表形態(地貌)

(1)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地貌)

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足跡」,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岩石(或岩層)的變形和變位,最常見的兩種基本地質構造──褶皺(背斜、向斜)和斷層(地壘、地塹)。地表形態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態或外貌,也稱地形。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內力與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殼物質運動的結果。

(2)褶皺(地殼運動——擠壓作用)與地貌

(3)斷層(地殼運動——壓力作用、張力作用)與地貌

★考點12:結合例項,說明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1)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從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岩等方式。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觀圖

★考點13: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過程中,部分被大氣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能到達地面,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地面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傳遞給近地面大氣。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

★考點14:理解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輻射,使大氣增溫。大氣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從而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2)有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與大氣對太陽削弱作用有關,有云的夜晚氣溫不會太低與大氣保溫作用有關。

★考點15:結合例項,說明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1)大氣運動能量**是太陽輻射;大氣運動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2)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先有垂直運動,後有水平運動

較熱的地方空氣膨脹上公升,高空形成高氣壓;高空空氣向外流出後,近地面形成低氣壓。

較冷的地方空氣收縮下沉,高空形成低氣壓;外來氣流由高空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

(3)海陸風、城市熱島環流

(4)大氣水平運動的作用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指向低氣壓,始終垂直於等壓線。水平氣壓梯度力既影響風向,又影響風向。

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複習計畫

2 以考綱為基礎,關注變化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雖然新課程考試強調四大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但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做基礎,能力就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學業水平測試覆蓋面廣,考查程度細,但都在考試說明範圍之內。因此在複習過程中,要嚴格定位在考試說明上,各個要點的具體位置,複習時要一一...

2019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考點解析

目錄第一單元地球的宇宙環境 1 第1講地球的宇宙環境 1 第2講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2 第3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3 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 5 第4講岩石圈與地表形態 5 第5講大氣圈與天氣 氣候 6 第6講水圈和水迴圈 10 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理環境內在規律 11 第7講地理環境的差異...

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複習策略之我見

摘要 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學業水平測試,更應選擇合理科學的複習策略,積極實施有效教學,使學生在複習中獲得新的思考 體驗和知識,並達成一定的目標。關鍵詞 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複習策略複習效果 正文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是江蘇新高考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語數外科目考試 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完整的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