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構主義視角構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2022-05-02 01:24:04 字數 913 閱讀 6755

[摘要]文化素質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由於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其效果的發揮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文章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闡述了轉變管理正規化,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內外情境,促成大學生主動學習,並**了構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建構主義文化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為了改變我國高等教育中長期「重理輕文」、大學生文化素質偏低的現象,從2023年起,我國正式在高等院校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各地摸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照理說,經過四年大學教育,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應該是很高了。

然而,事實並不全是這樣。2023年,有學者對湖南省四所高校1526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是:被調查的大學生雖然都認為文化素質教育比較重要,但對於什麼是文化素質和文化素質教育,以及人文科學和人文精神的內涵不是很清楚;大學生文化素質整體狀況仍然很差,例如文學修養欠缺,知識面狹窄,歷史知識較為貧乏,對哲學思想的接觸認識很有限,藝術修養比較膚淺等。

上述調查個例可能並不具有普遍性,但引發了人們對如何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再思考。一種新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引起人們的關注,它對指導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傳統學習理論的區別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建立在「刺激—反應」這一行為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線(s-r)就是所謂的學習。這種學習理論把教師放在主導地位,強調知識的單向傳授;學生則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是教育的物件和目標;教材是教師教學內容「文字化」的體現正規化,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綱領性檔案」。傳統學習理論的最大侷限性在於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條件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與同伴)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有四大要素:「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

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公升藝術類大學生人文素養

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公升藝術類大學生人文素養作者 馮祿 文存閱刊 2018年第09期 摘要 藝術類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應該引起每乙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 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並從國家與時代要求 藝術生人文素養的現狀來分析當前藝術類大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與緊迫性。在...

構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張家口學院藝術設計系谷莉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我們大學生只有自己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風尚,才能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人。大學生是成長的群體 發展的群體,正處於人生發展...

大學生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中國文niu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奠定了我國文化的深度與精度,無論如何,都是無可替代,不可比擬的。但是,不可否認,我國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正在被他國文化所影響,甚至替代。當然,文化的發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為文化強國,吸收他國文化是一定的。但是,我們現在已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