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教育讓學生享受綠色天空

2022-04-28 10:48:01 字數 4212 閱讀 9775

單位: 天津市紅橋區佳春實驗學校

姓名: 李莉

職務: 校長

單位位址: 紅橋區千里堤雙環村

郵編: 300134

聯絡**: 85832288

內容提要:

社會對綠色教育讓學生享受綠色天空

教育的不斷深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生存環境越發複雜,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的今天。其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功利性,它使得一切社會活動都越來越多地具有技術操作的特徵。教育也逐漸成為一種技術性,程式性的操作,教育過程中對人的關懷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操作程式的關注,對操作結果的關注。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複合型的。面對著這種社會大趨勢。對學生實施綠色教育,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和綜合能力,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教師用綠色教育理念為每乙個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打下堅定的基礎,為學生撐起一片綠色天空,讓學生享受綠色天空,已成為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

教育應成為「綠色」教育,因為這是人性關懷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對於學生而言,他們首先是自然人,生活在自然界,對自然界既要會開發又要會保護。同時他們還是社會人,人有複雜感情,有原創性思維,從而有人性與靈性相統一的精神境界,有人所特有的個性。

綠色教育要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享受綠色天空。

一.學校教育應該是求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研究、認識、掌握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是符合客觀實際辦事,是順乎客觀規律辦事;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是什麼」、「為什麼」,是求真,科學精神是求真的精神,這是科學的精髓。

學校教育中的科學教育,應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科學知識教育,科學思維教育、教學方法教育與科學精神的教育,這是乙個整體,不可缺一。我們將這些教育內容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我校在實施科學教育過程中,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低、中、高三個階段要達到了科學目標,讓學生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求真的品質。

我校每年召開一屆科技月活動,科技月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需要動腦完成的、有需要動手完成的、有需要個人完成的,還有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小專案。每年的科技月學生們都能增長許多科學知識,參與科學小實驗,製作小發明小創造。參加小科學家活動等活動。

如何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討論中在隊長李媛媛同學講到: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和學習,使我認識到科技知識是生產力發展的源泉。

生產力的發展是直接依賴於科技知識,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程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

若想擔起重任,必須從小掌握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用所學的知識來回報祖國。

我校開展讀科學家故事活動中。每位同學學習一位科學家的事蹟。並通過自己的學習把這個科學家的主要事蹟,成果、貢獻整理出來,寫成一篇演講稿。

在班裡向全班同學進行介紹。活動中我們各班的班主任老師也都參與進來。與同學們一起讀書,一起撰寫演講稿。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學生們了解到了沒有蒸汽機的發明,就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電磁現象的發現,就沒有第二次工業革命;沒有放射性元素鈾發現,就沒有原子能的問世;沒有半導體的發現,就沒有資訊革命……,還經常聽到學生們談論: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

學校科技小組的同學還向全校同學提出「節約用水,從我做起」讓每個學生記錄自己家一周中每天用水的情況。並且找出浪費水的地方。研究制定節水方案,學校還專門收集學生們想出來的節水小竊門在廣播中向全校師生介紹。

科技小組的同學還招募了節水宣傳志願者走入社群進行宣傳,讓節水意識深入人心,節水行動從我做起。

二.學校教育應該是求善——弘揚人文。珍愛生命。

什麼是人文:人文要滿足個人與社會需要的終極關懷,又要關心人、集體、國家、民族、社會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什麼」,「應該如何做」。是求善。

人文就是為了人能成為乙個對社會負責的人,乙個真正的人的精神標準和內涵。

學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應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維,人文方法與人文精神的教育,這是乙個整體,杯缺一。

人文知識是人文文化的歷史沉澱,是人文文化的基礎,是人的精神世界昇華的源流,也是乙個民族的歷史與靈魂。人文精神是求善的精神,也是人文精髓,人文,人文文化所包含的這四者都同人性與靈性有關,人文知識是人性與靈性的統一,人文思維與方法同靈性關係更密切,而人文精神特別體現著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對於人來說,是否具有向善、行善、揚善的人性。直接關係著他的理想定位,社會價值,人生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教育的最低標準和終極目標,應該是培養健全的人性。

用人性的光輝照亮理想,溫暖生活,美化社會。

我校為了能讓學生成為具有健全人性的人,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確立了「讓學校成為習慣」的主題教育活動,讓每個孩子先學會關心,熱愛身邊的人(包括:父母、同學、教師、家中長輩等),試想乙個連自己父母、同學都不關心的人怎能做到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怎能報孝祖國,在問卷中學生不知父母的生日,不知父母愛吃什麼、喜歡什麼?更不知父母為了自己,為了家庭付出犧牲是為什麼?

而父母對孩子的生日、喜好,都十分了解。學生中有的一天也不與父母說一句話,也不找招呼,對父母長輩「視而不見」,從不做家務。面對這乙份份問卷,做為教育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學生缺乏愛心,沒有責任感,不關心愛家人,有家長的因素,但也有我們教育的缺失。

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性作為首要目標。

我校每逢節假日開展「今日我當家」活動,低年級幫家長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年級要為家長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高年級要依據家庭目平均生活費安排一天三頓飯。並寫出自己活動體會,同時在活動前要做計畫,寫方案,待家長批准後方可實施,活動過程中還要請家長做好自己的參謀,活動結束後家長在意見反饋中對於學生表現給予評價。

有的家長在反饋中寫到:雖然飯糊了,菜鹹了,但看見孩子那認真勁兒,做家長的感到很欣慰,也感謝學校組織的這項活動,讓我們父子間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係;還有的家長感言:孩子長大了,他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總是搶著做家務活兒、看見孩子健康成長,做家長的由衷高興;還有的家長希望學校長期堅持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乙個身心健康的人。

通過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我們讓學生從身邊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並體會到給予和助人的快樂,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同學,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學會尊重他人,進而昇華到具有責任意識,尊重一切生命、熱愛一切生命,敬畏一切生命,給一切生命以應有的地位,尊嚴和權利。

三.學校教育應該是求新——張揚個性,培養創新精神

什麼是創新精神?是指對創新的見解和行為表示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並使個體對某種創新的情境或產物做出積極的意向反應,創新精神,它是一種功於思考,樂於實踐,刻意求新的精神。

知識經濟時代,呼籲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我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來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沒有班集體活動就沒有教育,活動是學生個體發展的中介,活動是學生的生命,沒有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就沒有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和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主性又是形成創新精神的地壤。

創新精神的培養又要通過班集體活動來實現的。依據心理學家的理論,個體的發展又以活動為中介的,學生只有投身於活動之中,其素質、才能、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活動最有利於培養和發展個體的創造性,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發展。

活動是學生個性張揚的舞台,活動使學生千姿百態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為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創造了機會。我校一直堅持開展「養成十個好習慣,爭做佳春好少年」的主題教育活動,依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設計的未成年人十個好習慣,每學期由學生自主確定養成習慣的目標。自己制定措施,學期末學生匯報習慣目標養成的情況,並由全班同學依據每個學生完成目標情況打分,激勵學生完成習慣養成目標,並且是由學生自主完成養成習慣目標的全過程,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開展「小崗位,我能行」活動。班級裡每位學生都有為班集體服務的崗位,崗位由學生自主選擇,定期輪換。對於在崗位上為他人為集體服務的效果,由大家共同評價,例如有的班設立了文明禮儀崗、值日班長崗、課間檢查崗、節約模範崗,小啄木鳥崗……每個崗位都是那麼受同學們歡迎,正如同學們所講,小崗位,大舞台,雖然我們選擇的是乙個小小的服務崗位,但通過在崗位上的工作,我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體會到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快樂,而且激發了我的潛力,讓我積極主動,自覺、創造性地完成好我的崗位任務。

學生又有主動參與班級活動,只有在活動中充分發揮獨立性,自主性,才能形成創造性,個性品質和創新精神。通過班級活動可以發現他們的才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改善心理素質而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加強素質教育的保證,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性發展」的有力措施。

總之,綠色教育應是求真、求善、求新的統一,綠色教育要為學生的成長創設乙個綠色環境。要實現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目標,因為這是讓每個學生終生受益的教育,是能使人終身發展的教育。讓我們每一們教育者在綠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學生實施綠色教育,讓每個學生享受綠色天空。

讓綠色鋪滿天涯

讓綠色鋪滿天涯,讓鳥兒自由穿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聆聽這一串串婉轉清麗的啼鳴,深深地勾起了我對春的嚮往,對綠的希冀。鳥兒,你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象徵,是自然的小 精靈 曾今,我們擁有多麼純淨的天空,那麼動人的歌聲,那麼美麗的鳥兒 我們領略過那麼多的美好與感動 在自然的懷抱裡,我們的心...

陽光教育 綠色評價

二 綠色評價之非語言激勵 體態語言在英語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 感受英語 理解英語 欣賞英語 表現英語 創作英語的能力 往往通過教師體態語言的激勵而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除了用一些激勵性的英語詞彙以外,對於一些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我常常會用一些表情 手勢或是...

小學綠色教育總結

xx區永安辦事處北門小學從2008年春季開始,以爭創省級綠色學校為契機,努力挖掘綠色教育內涵,凝練以 綠色教育 為核心的辦學理念。我們所理解的 綠色教育 已不是以前的 一般意義上的環保教育 環境教育,而是以尊重人 關注人為核心的人本教育,綠色教育 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育,是民主與公平的教育,是倡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