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在路上》有感

2022-04-28 10:45:05 字數 713 閱讀 6597

古西臘哲學家曾說過,人這一生,只不過是三個詞:「出生」「在路上」「回家」。我們終其一生,只不過是在路上,越過險灘戈壁,「家」只是乙個渺茫的希望。

故鄉並不是家。故鄉是祖先漂泊的最後一站,當他們選擇在這裡將心靈寄託,之後的子子孫孫便以此為故鄉。究其本質,所有的故鄉都是異鄉,故鄉只是路途上的一座驛站。

所謂的「回家」更似乙個虛無的目的,但正因為有了歸家的渴望,人才有在路上拼搏的動力。然而回家並不是回到故鄉,故土的回歸,只是物質的慰籍,真正的回家,是精神的滿足,是卸下在紛繁喧囂的世界裡所戴的各種面具,是素面朝天、心無雜憂地奔向屬於自己的那一方淨土。

於是,我們便在路上努力行進,精神在路上努力探尋。我們可能遍體鱗傷,可能心灰意冷。但微笑與哭泣永遠是相互縈繞的和弦,不分彼此。

人生是酸甜苦辣的交融,有喜有悲才是完整的人生。何必哀嘆,失敗的總是自己,有時收穫與付出成正比,有時不能以偏概全。海浪來臨之際,最先躍起的是體態輕盈的小鳥,而最終穩健地飛向彼岸,安全著陸的是有雙健碩而有力的翅膀的海鷗。

換個角度來看,當你忘過那片泥濘的坎坷之路時,驀然回首,往往會心一笑,曾經的巨大困難如今已不算什麼了。難怪有人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發,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不是悲涼。

故鄉是生命的起點,人生只不過是走完了千萬圈迴圈的路回到了起點。在路上,不必急於奔赴前方,所追尋的終點,並不存在。放慢腳步吧,在路上,綻放生命的精彩,在路上,領略生命的風姿。戴杏竹

收看《永遠在路上》有感

加強理想信念,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10月25日,紀委宣傳部,電視台聯合製作的8集大型電視專題 永遠在路上 全部 完畢。這部專題片的播出,是 落實全面治黨的重大舉措和方式創新,警示教育作用巨大。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扛在肩上,以身作則 帶頭踐行。作為黨員幹部,要切實堅定黨為人民服務的...

觀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有感

從2015年2月9下午 10日上午,按照局裡的統一安排,我按時認真收看了中紀委宣傳部與 電視台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 這部專題片。這部專題片共有四集 承諾與期盼 正風肅紀 狠抓節點 黨風正民風淳 該片對話違紀人員,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 傾聽專家學者,洞察...

讀美國著名小說《在路上》有感

事實上,在幾年之後,在路上 就有了中文節譯本,譯者署為石榮,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不過,這個譯本是作為內部發行的 黃皮書 中的一種,只有極少數人能讀到。這一閱讀禁忌,讓廣大中國民眾失去了乙個了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腐朽沒落的機會,並很可能因此而缺乏抵禦西方沒落的 文化病毒 之感染的免疫力。此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