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經教育觀 一 關於當前讀經教育一點思考

2022-04-11 20:03:02 字數 4751 閱讀 3551

我的讀經教育觀(一)

——關於當前讀經教育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人皆有其天命之性,是謂良知,至善至真至美,天理具足,不假外求,人所為者,只是遵循此良知之天理而行即可。良知雖光明至善,然常為物慾習氣所遮蔽,以至人欲橫流,悖天逆理,犯上作亂,故須通過教育以存其天理而去其人欲,復其良知本性之靈明至善。口之於味、目之於色、耳之於聲皆有常嗜焉,凡合乎真、善、美之理義,亦常使我們的良知欣欣然而喜悅,皆所以養吾良知者也。

故所謂教育,即是致吾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以使天下事事物物各歸於正而已。

教育在人不同階段之重點,根據人性的的發展,可分為「生活常識」「生命意義」「生存技能」三方面的教育,而啟發人性之善的德性教育、啟發人性之美的藝術教育,以及啟發人性之真的科學教育,都以恰當的方式貫穿其間。

讀經教育作為一獨立之教育體系,可分為三個階段,一者六歲之前陶冶薰染為主的教育;二者六歲到十八歲以讀經解經讀史為主的教育;三者十八歲之後以社會實踐為主的教育。這是一種遵循了人性的發展程序,以及面對人性不同內涵全面開發的學習方式。本文我所要說明的重點就是在讀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和完善,從而實現讀經教育的理事無礙,日臻圓滿。

根據多年的思考和實踐,我主要梳理出十個方面現存的問題,並提出我的解決之方,以供大方之家參考。

1、因材施教的問題

因材施教的全面實踐,是古代私塾教育所以成功所在,因材施教的全面冷落,又是現代教育所以失敗所在。因材施教體現的是兒童中心本位,是對人性的尊重,對個體生命的關懷,對天地間每乙個獨一無二的生命發自內心的悲憫,是面對人的教育。現代應試教育整齊劃一的進度,統一的教材、教法,並以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固然有諸多的不得已處。

然由此而導致的教育產業化、工廠流水線化、以及教育物件的物化,正是近現代中國體制教育最大的弊病所在。若讀經私塾只是把教學內容換成了經典,把分數標準換成了背書標準,把讀經、包本作為唯一追求,在教育觀念上沒有絲毫改變,其結果將更甚於體制應試教育的分數一刀切。

我以為,現代讀經私塾有兩條生命線,一者讀經為本,一者即因材施教。近百年來從未有比現代讀經私塾更適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場所了。故而我斷定,隨著讀經私塾教學管理的日趨合理,將來社會各界的精英,必將自現代讀經私塾而生。

在實踐方面,我以為有兩點特別值得重視,一者教育者自身觀念的轉變,二者學堂制度的保障。

讀經不是知識技能培訓,故實不必只用乙個標準去衡量乙個班乃至乙個學堂的所有孩子,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因為這一定是有問題的。同學之間,也不必非要爭個第一第二,那實在是毫無意義的。教育只是乙個協助天地化育萬物的過程,比如一棵松樹,我們澆水施肥,是為了讓它能夠長得更好,而不是期望他一定能夠長成參天大樹。

這就是盡心,知性,父母該作此觀,師長也該作此觀。

在具體操作上,首先,學堂裡的每個孩子,不管是領讀班還是自學班,都應該有乙個在老師指導下為其量身打造的半年或全年學習目標,每個同學都可以不一樣。在接下的的時間裡,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去完成各自的教學目標,從讀經、背經、識字、書法、閱讀、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可以有所規劃,然後列印出來貼在教室顯眼處,以供同學們平時了解自己的進度,起到乙個勉勵的作用。每個同學,只要在規定時間裡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較之前進步了,我們就應該給予肯定,這份肯定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不扭捏造作的,是和那些最聰明的孩子完成了他們的學習目標之後,從老師處得到的肯定和讚嘆完全一樣的。

這就要求讀經老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並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問題,因勢利導,給予其恰當的指引和鞭策,避免「一刀切」的現象再現私塾。

2、包本背誦的問題

清華、北大以高分錄取學生,我們覺得理所應當;文禮書院以包本背誦三十萬字作為入學條件,我們也覺得理所應當,因為這本身就是乙個選拔機制,豈能毫無門檻。讀經老師把包本背誦作為檢測學生讀經成果的乙個方式,家長把包本背誦作為孩子讀經的乙個成績,我認為都是無可非議的。

但我想說的是,一如在體制教育下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滿分一樣,在讀經學堂也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完成包本。既然如此,若只是以包本作為唯一的目標,那將置那些為數不少的不能包本的讀經孩子於何地?他們在讀經學堂除了飽受指責和輕視以外,又能收穫到什麼?

因為有乙個不可忽略的現實,那就是現代讀經學堂相當一部分孩子正是因為在體制面臨淘汰,其父母才不得不為其另謀教育出路,選擇讀經學堂,若依舊如此,那這些孩子和在體制又有何區別?

包本背誦十分優秀的孩子,是否就一定就能夠成為大才,而不能包本的孩子就一定成不了大才?這是乙個古往今來誰也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只能說通過讀經的教育,讓每乙個孩子的生命都能得到盡其可能的開發。

可若一味的迷信於包本背誦,又何異於迷信於考試分數?回顧歷史,無論是古代的科舉狀元,還是現代的高考狀元,絕大多數人都因為對國家對社會毫無建樹而被歷史淹沒。無論古今都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如今天家喻戶曉的馬雲,也曾屢試不第,最後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這樣乙個不起眼的三流專科學校,學的還是英語專業,最後卻締造了乙個商業帝國,影響了數以億萬計的中國人。

不只馬雲,第一位中國諾獎獲得者莫言,小學尚未畢業呢!這都直接給了那些認為成績就是一切的人一劑鎮定劑。

我們始終要牢記我們面對的是活潑潑的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贊天地之化育,五個手指尚且不一般長,我們豈能人為的拿包本作為唯一標準去要求所有孩子?文禮書院設定自己的入學門檻,讀經老師用包本檢測一些同學的讀經成果,我都是雙手贊成的。但實在不必人為的賦予包本背誦太多的附加意義,因為這就是乙個檢測標準。

在我看來,對於包本背誦,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認定,一、這是進入文禮書院必備的條件;二、這是讀經成果的重要檢測標準;三、這是開發聰明的乙個有效方式。

至於對那些不能完成包本的孩子,能完成全書分段背誦也很好,不能全書分段背誦,能比上次多背一兩段也很好。總之,能包本的盡量包本,不能包本的比上次進步了也很好。將來勝負高低,尚未可知呢,十年二十年後,你且看他!

3、教學模式的問題

要**現代讀經私塾的教學模式,首先有必要明確創辦讀經私塾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賺個噱頭,撈的滿盆金,這本身就與教育無關,自可忽略不計。大多數人辦私塾還是出自對現行教育的不滿,對文化的乙份擔當,對聖賢教育的期望,於是含辛茹苦,搭台唱戲,在此我要特別說明一下的是,我們要明確讀經學堂到底是以招生為本還是以育人為本。

是的,學生多了,可以解決經濟的問題,可以修繕硬體設施,可以改善辦學條件,可以優化教學環境。然我要說的是,能否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與這些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儘管一般人可能比較在意這些,但作為堂主、老師,我們要深明此點。一些堂主在創辦學堂之初,信誓旦旦的說要培養真正的人才,然當處處受制於經濟的困頓時,漸漸把先解決經濟問題作為首要目標,時間久了也就很難再回歸初發心了。

因為你有所求,自然就有所限,終於離辦學初心漸行漸遠,所謂的學堂,只不過變成了乙個教育產業而已。

若其初心是要通過讀經私塾這麼一種民間的教育模式,培養出合格的公民,時代的英才,其必定能夠時時回歸此心,常保此心,一步一步走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明確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合格,才算是可以畢業。不管家長如何看待,不管學生如何流動,我們所要反省和檢討的只是我們的教育目標教學方法合理與否?

於是體現在老師的安排上,課程開設上,教學方法上,制度的保障上,一切都以更有利於學堂教育目標之實現而服務。

當此時代,我深知體制教育把教學目標掛靠在取得優異成績和好找工作上。而讀經私塾,雖然大家都號稱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然終究如何落實到作為讀經教育第一階段的私塾教育上?如何落實到具體的實踐方法上?

有一些學堂選擇了以只管背書其他擱置的方式,以背誦完數十萬字的經典字數為唯一目標,並以學生能盡可能多的包本背誦經典為最大的成績。而在我看來,這並不能讓我心悅誠服,因為我知道背誦並不是人類學習能力的全部,包本背誦也不是培養人才的全部,乃至讀經也不是人性開發的全部,既然如此,我就要試著去完善我們的教學模式。

對比古今中國的基礎教育,有這麼乙個現象,我覺得很有必要說明一下。在古代私塾,無論是三五個學生,還是

三、五十個學生,往往從早到晚只有一位老師全面負責其教學;而在現代體制學校,乙個班級常常是每門課都有一位老師來負責教學,然後有一位班主任負責此班日常管理。古代私塾以讀經為主,開設的課程少,一位老師也能夠兼顧得下來,現代學校基礎階段也學習西方分科的模式,專業性又很強,於是需要很多位老師來配合。同樣是基礎階段,同樣是涵德育智,到底哪一種模式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呢?

這個問題或許在體制內根本不必討論,然在讀經學堂卻很有必要**一下。因為現代讀經學堂很大程度上繼承的是古代私塾的教學模式,既然都是為了教書育人,而教書育人豈能缺失老師的合理安排?

根據我的切身經歷,現代讀經學堂主要有三種班級管理模式,一者兩三位老師從早到晚輪流帶著學生讀經,一方面是為了在上課時盡量保證每乙個學生都能夠開口讀書,且一位老師讀書讀累了,其他老師可以替補上去。我心裡琢磨的是既然作為大人的老師都會讀累了有人替換,那一天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讀經的學生,能扛得住嗎?要扛不住誰來替換一下他們呢?

而這種模式也讓幾位老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早耗到晚,常常會感到精疲力盡,心力交瘁。

於是自2023年初我創辦銘謙,就拒絕了這種模式,而是採用了另外一種模式,即乙個班安排兩位老師,一主一輔,主班老師負責上午和晚上的讀經教學以及班級日常管理,輔班老師則負責下午的讀經課,配合主班老師的各項工作。在非上課時間一位老師可以讀讀書,安頓一下自己生活上的事。然實踐了四年,有乙個問題始終不能得到解決,即因為輔班老師負責的課比較少,並且以主班老師的配角出現,若其於讀經教學方面是新手上路,在他代課時學生往往不買其帳,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證;若其是有多年經驗或有獨立思想的老師,卻會和主班老師在對班級的教學和管理上出現嚴重的觀念偏差,常使學生無所適從。

在**了徐建順教授等製作的紀錄片《南韓吟誦採錄紀行》之後,我深受啟發,於是完全改變了這樣的班級教學模式,也就是如今我們正在實行的第三種模式,即每個班級只安排一位老師,主管中文讀經教學和班級管理,要求必須有多年讀經教學經驗,並且對於相關理念以及重要經典十分熟悉。若一些學生因年齡小生活方面需要特別照顧,則請一位性情平和的生活阿姨,負責他們的生活管理。除了每天六個多小時中文讀經外,我們還有英文,書法等課程,於是聘請專業的老師按照我們的教學大綱來負責,而此時負責中文讀經的班主任老師就可以得到休息。

這是目前為止我認為最合理的讀經學堂班級教學管理模式。

我教育孩子的一點體會

第三 不打不罵,為孩子建立成才之路。孩子成才不是靠打罵。我曾經聽過乙個 說 小時候一出去玩回家後就會挨打,看來打孩子會在孩子心靈上落下多麼大的傷痛。還有一位家長說,她有兩個兒子,都是一把掌沒打過,但她就是說教,結果孩子從小到大考試一直是前三名,各種知識競賽都拿好名次。有一次我聽說有個小孩竟然向同學大...

關於家庭教育的一點思考

大家好,收到參加今天上午的會議通知後,我著實興奮了好長時間,這個會議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乙個新手媽媽,再過幾天寶寶剛好滿六個月,雖然嘗到了初為人母的辛苦,但是還仍然沉浸在寶寶降臨的喜悅當中。今天來參加這個會議主要還是學習。下面我簡單談一下我對家庭教育的一點見解,不足的地方也請各位前輩 專家和...

我對於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作為乙個不到6歲孩子的家長,和所有父母一樣,對孩子的教育很是頭疼。教好孩子是所有家長的希望,都希望孩子是乙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下面我就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和家長老師交流一下。俗話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時期的教育很是關鍵,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禮儀禮貌,行為符合社會一般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