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管理和控制意義

2022-04-05 18:19:52 字數 4750 閱讀 1833

③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多種計量屬性(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等)並存擇優,還倡導物價變動會計模式;

④不過分強調會計資訊的精確性。

(2)受託責任觀

受託責任觀的含義大致包括兩方面:一是資源的受託方接受委託,管理委託方所交付的資源,受託方承擔有效地管理與應用受託資源的責任;二是資源的受託方承擔如實地向資源的委託方報告受託責任履行過程與結果的義務。受託責任觀是從監督角度考慮,主要是為了監督受託者的受託責任。

受託責任觀的主要理論觀點是:

①會計目標在於反映受託責任履**況,強調對委託方的忠實性;

②受託責任實際上是一種產權責任,產權必須如實反映、不偏不倚並可以驗證,以維護產權主體的權益,因此更加強調可靠性;

③在計量屬性和計量模式的選擇上,主張採用歷史成本;

④為了客觀、有效地反映受託責任,會計資訊應盡可能精確。

由此可知,會計的目標在於加強企業的控制和管理,通過節約交易費用來實現企業利益相關者利潤最大化。

二、會計的管理意義

(一)會計管理

1. 會計管理的含義、物件

會計管理是指各單位根據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經營管理和業務管理的特點及要求而進行的一項經濟活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完善,會計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會計管理的物件是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在實際工作中,資金運動的具體表現為各種實物形態、貨幣形態和債權債務形態。會計管理的物件即是現代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物件,是對過去、現在、未來企事業全部經濟活動過程中資金的反映和管理。

(二) 會計管理的方法與手段

會計管理方法是會計人員用以反映與管理經濟主體的會計活動、完成會計工作任務而運用一定的技術工具作用於會計物件的手段或方式,在充分吸收了傳統會計方法不足的基礎上在我國常用的會計管理方法有以下三種:

1. 事前會計方法

(1)會計**方法。

。一般又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大類。

①定性**法,該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通常是由熟悉企業情況和業務技術的人員通過調查研究,運用經驗、邏輯判斷、推理來進行分析,提出**的初步意見,然後再通過座談會和徵求意見的形式進行修正、補充,最後得出**的資料或意見。該法由於依據的是主觀判斷和不完備的直觀資料,適用於資料缺乏或不確定的情況。

適用性較強,但計算不嚴密,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②定量**法,該法亦稱數量分析法。通常是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對有關資料進行科學加工處理,並建立經濟數學模型以揭示各有關變數之間的規律性聯絡。此法對資料的要求較高,邏輯嚴謹,計算準確,且能進行誤差估計,因而可靠程度較高。

但因其對非計量因素如國家方針政策、市場需求、社會環境和心理狀態等很難考慮,**結果不一定完全準確。轉

(2)會計決策方法。

會計決策方法就是指依據**資料對一些專門的重大的問題擬出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備選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比較,選取一項最佳方案所採用的各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根據決策時期的長短可分為短期決策法和長期決策法兩種。

①短期決策法,常是指涉及一年以內的一次性專門業務,並僅對該時期內的收支盈虧產生影響而進行的決策方法,一般不涉及固定資產投資,故亦稱經營決策法。如產品的最優售價、零部件的自製還是外購、虧損產品是否停產等決策方法。

②長期決策法,通常是指涉及時間在一年以上,並對較長時期的收支盈虧產生重大影響而進行的決策方法。一般涉及大量的資金,包括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分配決策等。如重大的技術改造專案、新產品的開發和批量生產、固定資產的較大量的增加或減少等決策方法。

2. 事中會計方法

會計事中控制方法就是指利用會計反饋資訊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活動按確定的預期目標、計畫進行控制、調節和執行所採用的各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按控制的標準分為制度型控制法和數量型控制法兩大類。

(1)制度控制法

通常是指以國家的方針政策、財經法規制度為標準,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合規性和合法性控制,使之按符合制度的軌道執行的方法。如按國家規定的固定資產管理條例進行固定資產的投建改造,提取折舊和清理報廢、盤盈盤虧等核算,依據國家工資政策和費用開支規定進行工資核算和費用報銷等。

(2)數量控制法

通常是指以一定的經濟指標(資料)為標準,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數量性控制的方法,一般有:目標控制法、定額控制法、預算控制法、責任控制法和最優化控制法等。

3. 事後會計方法

(1)事後核算方法。所謂的會計事後核算方法就是指對一定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通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等程式,最後編制出會計報表的會計技術方法。

(2)事後分析方法。所謂的會計事後分析方法就是指以會計核算資料為主要依據,結合其他有關資料對一定會計期間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比較、肯定成績、揭露缺點,提出改進建議或措施,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一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

(3)事後檢查方法。會計事後檢查方法就是指以會計核算資料和分析資料為主要依據,檢查所反映的一定會計期間的經濟活動的資料是否真實和合法合理的一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亦即主要檢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和經濟活動分析報告所記錄、揭示的業務內容有無弄虛作假的現象和有無違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及財會法規、制度的規定等。

通過以上這些常用方法對會計主體的成本和費用加以控制,以達到會計管理的目標。而實現這些會計目標主要是通過會計控制,尤其是通過內部控制實現的。

(三)會計管理的意義

1. 會計管理確立了會計工作在經營全過程的管理作用,有助於提高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使會計控制延伸至產品研發階段,而不僅限於生產過程。

2. 會計管理克服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監督的「盲區」尤其在非盈利經濟組織內部,成本意識淡,最易形成管理盲區。

3. 會計管理有助於樹立會計人員的良好形象和確立會計人員的管理者地位,為充分發揮會計管理職能,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提供了條件。

三. 會計的控制意義

(一)會計控制的含義、物件

現在會計組織部門為實現其既定控制目標,以法制為依據,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通過一定科學的程式,採用科學的方法與現代化手段,充分履行自己的受託責任與行使管理權力,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與財務活動過程遵循經濟活動規律及其經濟活動規範執行,這一工作過程及體現在這一工作過程之中的能動管理作用便是「會計控制」。會計控制是指施控主體利用會計資訊對資金運動進行的控制,具體而言會計控制是指會計人員(部門)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畫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進行指導、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計畫(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

(二) 實施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1)會計控制是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客觀要求

目前,我國會計失控現象較為嚴重,這是造成經濟環境惡化、經濟秩序混亂的乙個重要原因。其具體表現:流通領域從原材料的採購到產品的銷售,從採購**到銷售**,會計失控較為嚴重。

生產領域生產消耗過高,費用居高不下,成本嚴重失控。這不僅表現在成本總量上的直線上公升,而且對成本所含的經濟內容也無法控制,企業亂攤成本、亂擠費用、人為調節成本現象十分嚴重.同時,成本失控造成物價**,物價**又使成本公升高,形成惡性迴圈,會計失控造成利潤虛假,企業留利使用失衡,增加了消費本金,衝擊了市場,導致通貨膨脹。

(2)加強會計控制是會計履行其基本職能的需要

現代會計的兩個職能:一是反映,二是控制。反映是控制的基礎,只有適宜的反映,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也只有有效的控制,才可能反映出正確的資訊。

會計控制是在處理和利用會計資訊的過程中進行的。如對各種費用的開支按照定額進行控制;對差旅費報銷,按照有關制度的標準進行控制,如此種種將一切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支出及時加以制止,這樣不僅控制了支出本身,而且能為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資訊,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以充分發揮會計職能的作用。

(3)會計控制是經濟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

當今,社會經濟技術迅猛發展,並且日益複雜,人們越來越需要經濟活動的過程按既定目標執行,客觀上就要求社會經濟發展過程進行符合人類自身利益的控制,經濟技術越發展,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會計控制就越重要。從實際需要和經濟管理的角度來看,加強會計控制是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時效性和科學性的客觀要求。

(三)會計控制的途徑

1.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審核與監督

如對憑證、賬簿、報表形成控制。應以政策、制度為控制標準,對於不符合方針、政策、制度、規定、法令的現象,應及時糾正偏差。對於違反政策、法令、制度、規定的一切不合理支出,要堅決加以制止,促使經濟活動在法律制度的約束下進行。

2.對資金運動進行定量控制

對企業價值形成中,能制訂定額的指標都要制訂定額。如資金定額、費用定額、材料消耗定額等。明確控制標準,各項定額之間有內在聯絡,如通過對資金投入量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消耗;通過對各項費用定額、材料消耗定額的控制以達到控制產品成本的目的,通過對經濟指標的定量控制,保證經濟活動按既定目標執行,從而實現對經濟活動的有效控制。

3.對會計人員實施工作目標控制

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是實現會計控制的關鍵,實施對會計人員工作目標考核控制,及時考核、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素質,調整會計隊伍,是促進企業會計控制的重要手段。如制定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目標、創造性工作目標、節本增效目標等等,都能激勵廣大會計人員為實現會計控制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

會計控制並非由會計部門獨立完成,它可以向其它決策部門提供資訊,各部門利用會計資訊對價值運動進行區域性控制。只有將各部門的間接控制與會計部門的直接控制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最佳的會計控制。

四、會計的管理與控制對企業意義

進入現代會計發展階段後,現代會計在其工作的組織執行過程中,顯示出兩大基本職能,一是反映職能,通過會計資訊系統加以體現;一是控制職能,通過會計控制系統加以體現。這兩大工作系統都體現了與現代資訊科技的結合。上述可見,在這兩大職能中,前者起控制基礎作用,後者起主導性控制作用,後者是現代會計工作的落腳點;在兩大系統中,前者不僅通過技術性功能作用為企業的決策者及企業內外部的相關部門提供資訊服務,而且還直接為會計部門進行會計控制工作服務,而後者則通過充分利用前者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訊,以及其他相關經濟資訊,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全面、系統的控制,並最終在經營決策方面體現現代會計的地位與作用。

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狀況

一 成本控制的意義 1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 決策 計畫 控制 核算和分析等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成本的 決策和計畫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據。而成本控制既要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同時還要滲透到成本 決策和計畫之中。現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著眼於成本形成的全過程。2 成本控制是推...

流程管理的背景意義和目的

企業面臨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日益多樣化的客戶需求及更加複雜的技術服務市場迫切要求企業轉變運營方式,以適應新的環境與競爭需要。但是由於急劇變化的流程重組忽略了人的因素或超越了企業實際,導致流程重組失敗率高居不下,經過無數先賢的努力,目前流程優化 流程管理正以其穩健的特點獲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流程管理...

事業單位會計的控制管理

事業單位是指不直接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和流通,不具有國家管理職能,直接或間接地為上層建築 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單位。而事業單位會計是各類事業單位對其預算資金及經營收支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 系統 連續地核算和監督的專業會計。因此,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的控制管理就很重要。因此,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的控制管理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