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報告常

2022-03-26 11:36:16 字數 1577 閱讀 5751

教研實施情況

初中語文科組在《學校教研工作計畫》的指導下,針對新課程的改革和我校的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以掌握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與學習者分析之間的關係及設計方法;體會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設計中各環節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及調整方法為目標,加強了語文教研活動。具體如下:

1、第1次教研:開學後以我編寫的《鄉愁》和《我愛這片土地》兩篇教案發給組內所有老師,要求老師們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班級學生情況,修改各個環節,以適合教學班級的實際需要,於3月5日進行集體討論,交換意見與想法。然後要求組內所有成員以掌握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與學習者分析之間的關係及設計方法;體會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中各環節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及調整方法為目標,加強學習與實踐,提高教研能力,為下次教研活動奠定基礎。

2、第2次教研:我先以自己任課的九(6)班學生為授課物件,備《鄉愁》一課教案,於3月8日通過集體討論定稿,3月24日上午第1節在九(6)班集體聽課後,下午集體評課,總結得失、繼續修改教案,後由張麗老師於3 月10日在九(5)班又進行一次集體聽評課。然後要求全組成員,繼續深入實踐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中各環節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及調整方法。

3、第3次教研:先由我主備的《孟子兩章》教案,通過集體討論修改,在4月3至7日由任初三語文課的吳關存、楊暉、支素琴、張小光四個老師在不同的6個班級中進行執教,集體聽評課後,總結經驗。

教研活動效果

通過開展上面的3次教研活動後,語文組的的老師們對活動的效果比較滿意,對參與活動的激情頗高。

活動感想

全體語文老師通過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對新授課的整個教學模式、各教學環節的可操作性、指導性、實踐性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使同乙個課的質量有較深層次的提高,也使老師們的教學反思變得及時、具體而鮮明,獲得借鑑和促進。以學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教的活動,使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下面談一些我們的見解和困惑,與同行商榷。

(一)集體備課、評課要注意:

1、集體備課,責任到人。嚴格規定了集體備課的內容、主備人(主講人)、時間、地點是集體備課成功的關鍵。集體備課一般每月一次較為穩妥,大家都能準時參加。

公開課要打破由執教教師個人備課、獨自準備的傳統,在上公開課之前教研組全體教師先進行教材分析、指出重難點及自己在教授本節課的體會,之後執教教師以說課的形式說明教學流程,在此基礎上教研組全體成員要全面分析教材、分析學生,找到教師共同的難點問題,研討解決,形成方案加以實施。

2、集中評課,讓所有人都發出聲音。教研組要充分發揮在教學領域有經驗值得吸收和借鑑的老教師力量,將他們的經驗之談與青年教師的在教學中的創新精神相結合,互相協助,相得益彰。評課要激發全組教師的熱情,讓每位教師在交流中都是主角,大家暢所欲言,在和諧的氣氛中互相補充說明;有時意見並不統一的,要讓大家各抒己見,在友好的爭論中觀點越辯越明。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由於教師教學任務重,教研活動的計畫得不到落實,有時計畫好安排被臨時的任務或外出等工作耽誤。

2、部分教師學習不足。

由於種種原因,部分教師的學習仍顯得不足,經驗無法上公升為理論,學習跑皮面,學習不深入。

3、部分教師對教研活動不夠重視,制約了教師教研能力和教學業務素質的發展。

4、投入缺乏專家引領,同行的**只停留表面現象上,經常找不著內在的實質性的問題根結。

2019常睿個人校本研修計畫

小紀汗中學常睿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的工作計畫和辦學理念為指導,以科研興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二 總體目標 1 確立學科為本教學研究的基本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與教學研究。2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在教育實踐中運用所學的新課程理論,並及時發...

校本研修報告

新課程理念下的 高效物理課堂 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我校於2010年1月開始了 新課程理念下的 高效物理課堂 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的研修工作,實驗週期為兩年。一 目的 意義 問題提出 正確認識什麼是高效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教學的含義是指教師傳授知識的高效性還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高效性?是指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高效...

校本研修報告

學習氣氛與訓練課程的有效互動 校本研修報告 單位教師 學科 英語活動型別 校本研修 活動時間 2008年9月 2009年1月 主持人 參加人員 本校課題組成員及相關科目教師 活動方案制定人員 研修任務 學習氣氛與訓練課程的有效互動 研修方法 查閱資料教師討論交流 一 研修課題的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