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 新專案管理辦法

2022-03-24 12:02:33 字數 3144 閱讀 2179

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為加強對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的管理,規範新技術、新專案在臨床的應用,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一、定義

新技術、新專案是指我院尚未開展的新醫療技術和專案,醫院鼓勵研究、開發和應用醫療新技術、新專案,鼓勵引進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新技術、新專案應當遵循科學、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會倫理規範的原則。禁止開展已明顯落後或不再適用,需要淘汰或技術性、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倫理及法律等方面與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適應的技術和專案。

新技術、新專案的認定時間為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內。

分級:1、技術改進專案:在原開展的專案上有所改進。

2、院級新專案:本院未開展,其他醫院已開展的技術專案。

3、市級新專案:本市未開展,省內其他地市已開展的技術專案。

4、省級新專案:省內未開展,國內其他省市已開展的技術專案。

5、國家級新專案:國內未開展,國外已開展的技術專案。

6、國際新專案:在國內外均未開展的技術專案。

二、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的條件:開展新技術人員必須是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第一例新技術施行者必須接受該技術省級醫院培訓的經歷,經科室同意,報醫務科,經醫院批准後方可開展該項新技術;醫院其他人員開展該項技術必須在新技術臨床試用期結束後,經醫院批准臨床推廣應用,在已掌握該項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展5例以上,經科室同意,報醫務科,經醫院批准後方可獨立開展該項新技術。

三、申報與評審程式

1、擬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的科室或個人,需向學術指導管理委員會申請進行技術評價,並向醫務科提交以下材料:

(1)《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專業技術評價申請書》(見附件一)

(2)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相關人員執業證書(影印件)

(3)擬開展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的可行性報告,包括:

①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案;

②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的裝置、設施及其他相應輔助支援條件;

③主要技術人員的資質、履歷;

④該新技術、新專案目前國內、外的應用情況,風險評估及應急方案;

⑤適應證、禁忌症和療效判定標準;

⑥技術路線、質量控制措施和療效評價指標及方法;

⑦應用新技術、新專案與其他技術**同種疾病的風險、療效、費用及療程比較;

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2、醫務科對科室所報的技術專案的創新性、先進性進行審核;醫務科對開展該技術專案的人才、技術、裝置及其他條件的相適應、相配套等方面進行審核。

3、經醫務科審核後的技術、專案,應及時提交醫院學術委員會審查。對所報技術、專案的目的、意義、實用性、可行性以及實施的方法、步驟、風險、應用價值、推廣前景、倫理與法律等方面進行論證和評估,對專案主持人進入准入資格評審。

4、醫院學術指導管理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週內進行技術評價,並在評價工作結束後10日內,將技術評價結論書送達申請的科室或個人。

四、實施要求

1、新技術、新專案的主持人必須就開展該技術專案的目的、意義、適用範圍、操作規程、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及防範措施等制定實施方案及實施計畫(含預期目標和考核期內完成例數),並按階段向醫務科書面匯報實施情況。

2、各有關科室應積極支援開展新技術、新專案,必要時可集中科內的人力、物力及病例資源,或申請科間、院間協作,統一實施。

3、對於高難度、突破性的新技術、新專案可借助外力實施;對於系列化、需增加投入的新技術、新專案應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先點後面」的原則逐步實施。

4、開展新技術、新專案不但要「求新」,而且要力爭「做久」,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努力縮短技術成熟週期和注重培養新人,達到盡快掌握和常規應用的目的。

5、職能科室應做好組織、實施、協調工作,實行跟蹤評價制度。新技術施行者應定期向醫務科匯報開展情況,包括診療病例數、應用效果、併發症、不良反應等。醫務科應當加強醫療新技術臨床適用的質量控制,建立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申請表》、實施計畫、匯報材料、考核資料以及其他有關材料。

6、對已認定而未按期開展的技術專案要查明原因,半途而廢給醫院所造成的浪費或損失應追究責任。科室對新技術、新專案的專案主持人及具體實施者必須嚴格遴選,從嚴把關。

五、考核

1、經認定後實施的新技術、新專案由醫務科負責考核。組織學術委員會對各科新技術專案進行審核,評選出

一、二、三等獎,上報醫院審批後予以表彰。

2、對未能按期完成且無合理理由的,取消其下年度申報新技術的資格。

3、每項新技術或新專案的考核期為一年。

六、激勵措施

1、為開展新技術、新專案而必須添置或更新的儀器裝置,在一年內不計成本折舊率。

2、獎勵:經考核後得分在80分以上的專案,符合獎項條件的按分數高低評定

一、二、三等獎。

(1)一等獎:有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診療病例數在60例以上,年純收入在30萬元以上),每項獎勵5千元。

(2)二等獎:有較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診療病例數在30例以上,年純收入在15萬元以上),每項獎勵3千元。

(3)三等獎:有一定經濟、社會效益(診療病例數在10例以上,年純收入在5萬元以上),每項獎勵1千元。

七、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醫院學術指導管理委員會應立即責令相關科室或個人終止應用該專案或醫療技術;並依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對科室和有關醫務人員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門處理。對該科室或個人的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申請,3年內不予受理。

1、未通過院新技術、新專案管理委員會的批准,擅自開展本辦法規定的新技術、新專案的;

2、濫用新技術、新專案或導致人體傷害的;

3、在評價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4、應用新技術、新專案過程中發生嚴重不良後果或發現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未及時上報的;

5、擅自在其他醫療機構開展本辦法規定的新技術、新專案的;

6、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暫停或終止臨床應用決定後仍繼續應用的;

7、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八、本辦法由醫院學術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自下發至日起執行。

附件一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專業技術評價申請書

附件二實施新技術新專案考核評分表

附件一新技術、新專案臨床應用專業技術

評價申請書

專案名稱

申報科室

協作科室

專案負責人

申請日期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四份

附件二實施新技術新專案考核評分表

專案名稱主持人得分年月日

新技術新專案管理辦法

3 科室的學科建設 人員等資質條件以及其他支撐條件 4 該項技術臨床推廣的實用性。三 按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規定需上報的新技術及專案,應及時上報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並獲取批文。四 實施新技術及專案,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 新專案 新技術的收費標準報醫保辦,由醫保辦上報市物價管理部門,獲取收費 的批文。...

新技術 新專案准入審批制度

1.沒有新發明 新思路 新方法,醫療實踐就沒有進步,但是新技術 新專案又具有一定的風險。如何在規範的管理下發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創造性,使臨床工作有創意 有發展,是我們對新專案 新技術准入 審批的目的。為保障我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最大限度地維護病人的利益,減少風險,我們制定嚴格的准入 審批制度。2...

新技術新專案准入管理制度

三 擬開展的新技術 新專案所需的醫療儀器 藥品等須符合醫院相關制度。第五條新技術 新專案准入審批流程 一 科室提出申請,填寫 申報表 上報科研處。二 科研處對科室遞交的 申報表 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 1 申報新技術 新專案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診療操作常規。2 申報的新技術 新專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