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於共同經驗傳播原理的知識共享的深思考

2022-03-16 15:42:22 字數 912 閱讀 2882

摘要本文從共同經驗傳播原理出發,對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完成知識共享傳播過程提出了四點認識。第一,知識共享是乙個資訊傳播的過程;第二,知識共享的前提並非是共享雙方必須具有直接共同經驗;第三,知識共享並非一定是完全共享和完全接受;第四,知識共享後,產生的結果並非都是形成正認識。

關鍵詞教育傳播共同經驗知識共享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1世紀是知識數量迅速增長的時代,知識成為財富的象徵。知識管理和知識共享在企業、學校都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如何實現知識共享,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是否應建立在某些基礎之上,學生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後可能會達到哪些效果,這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筆者將針對基於共同經驗原理的知識共享分析展開深入思考。

1 知識與知識共享

1.1 知識的含義與分類

1.1.1 知識的含義

知識,作為乙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其內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異。一般可區分為狹義和廣義的兩種概念。根據韋伯斯特(webster)詞典2023年的定義,知識是通過實踐、研究、聯絡或調查獲得的關於事物的事實和狀態的認識,是對科學、藝術或技術的理解,是人類獲得的關於真理和原理的認識的總和。

1.1.2 知識的分類

知識具有不同的特點,對知識的分類也是多種多樣。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麥可·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2023年從哲學領域提出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認為:

「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型別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

」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而將後者稱為隱性知識。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對,是高度個人化的、主觀的、基於長期經驗積累的,它不能用幾個詞、幾句話、幾組資料或公式來表達因此很難規範化,也難以轉移給別人。

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一 概述 一 定義 經驗學派 empirical school 在廣義上指的是主要以經驗性方法來考察社會現象的社會科學流派。是主張從經驗事實出發 運用經驗性方法研究傳播現象的學派。與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會現象的流派相區別。在傳播學中,經驗學派尤指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主流傳播學。二 名稱及由來 1.傳...

北大傳播學考研經驗

專業課的複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吧,第乙個階段算是打基礎,從6月份開始到8月吧,把基礎的課本大體上看了幾遍,從而對傳播學建立了比較系統地了解 第二個階段可以說是擴充知識面,從8月到11月,看了很多書,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選擇,基本上看到哪本算哪本 當然大家最好多參考一下別人的意見,好好的選擇一下 第三個...

武大傳播學考研經驗

我的成績 綜合知識 115 傳播理論 113 政治 76 英語 69 總分 373 在09級武大傳播學碩士生中,我的分數屬於中上,武大這次初試線為355分,基本上能上370分的話,複試不出意外就能被錄取了。事實上,這個分數是我跟我最理性的預定目標是一致的,在考前我一直都按自己的實際能力來 自己的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