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三總結帖

2022-03-05 17:46:21 字數 2613 閱讀 6782

h組《有理數的乘方》討論結果

經過討論,我作為h組《有理數的乘方》必選案例負責人,對我小組討論結果作如下總結:

1.你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使用了什麼教學模式?

答:我們小組多數成員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使用了「**性教學模式」。

(1)創設情境、啟發思考:請學生動手摺疊張,一張紙摺一次後沿摺痕摺疊,提問層數和摺疊的次數的關係,並板書摺疊的次數和對應的摺疊層數,歸納出每一次摺疊的層數都是上一次摺疊層數的 2 倍。用貼近生活的情境來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2)自主**:引導學生展開分析,說明簡記的必要性。求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總結提高:這節課學習了哪些新知識?新知識與以前學習的知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運用新知識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嗎?引導學生看教科書 49 頁— 50 頁。

寇麗清老師和楊雁亭老師分析更為全面,他們二人一致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使用了1.有意義接受學習教學模式:2.

發現式教學模式:3.**式教學模式:

4.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2.你覺得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體現了哪些教學策略?體現在**?

答:大多數老師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情境教學策略和動機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策略體現在「請大家動手折一折,一張紙摺一次後沿摺痕摺疊,變成幾層?如果折兩次,折三次呢?層數和摺疊的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陳老師上課前創設情境,讓學生動手對折紙張來計算層數和疊數的關係,引發學生的興趣。

(2)動機教學策略體現在:陳老師在講解有理數乘方的概念時,引入了小學裡學過的正方形面積和正方體體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對學習**的慾望。

王尚富老師老師補充一點,即自主學習策略。

薄曉霞老師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體現了(1)**式教學模式(2)啟發式教學策略(3)情境教學策略。

楊雁亭老師和寇麗清老師除以上兩點外,還補充了另外幾點:1. 教學內容傳遞策略。

表現在:陳老師為了讓學生對有理數的乘方有個清晰的印象,在計算機上用 math3.0 演示乘方運算,形象、直觀。

2.自主學習教學策略。陳老師設計了一些運算題,要求學生動手實踐,接著啟發學生思考:

從這些運算中,你發現負數的冪的正負有什麼規律?你能解釋這其中的理由嗎?3.

**式教學策略。本課的實際操作性的**活動比較多,充分體現這一特點。如「當底數是正數或零,不管多少次方都是冪都是正數,這是不成問題的 , 困難在於底數是負數的情況。

讓我們猜想這其中有什麼規律。」4.啟發式教學策略。

在這節課中教師能適時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通過練習總結歸納知識點。在知識擴充套件方面,陳老師採取了密切聯絡生活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

「一根50㎝的麵條均勻拉長到原來的2倍後對折,再均勻拉長到原來的2倍後對折,如此反覆操作10次,原來的麵條該有多長,該有多細?」通過這種練習,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識,把知識變成技能技巧,發展了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

3.陳老師設計用math3.0演示乘方運算,你是否認同他的設計?給出你的理由。

答:我們小組老師都比較認同陳老師的設計。大家一致認為用math3.

0能讓學生很直觀的看出2的n次方的結果,準確方便,便於教師教,利於學生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使學生脫離了枯燥的公式記憶,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4.你覺得陳老師的教學設計在創設情境、問題設計、知識擴充套件等方面有哪些優點?

答:(1)在創設教學情境,我們覺得陳老師設計了便於操作和發展學生動手能力的摺紙遊戲,聯絡了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還幫助學生掌握了乘方的概念。

(2)在問題設計方面:陳老師設計問題「如果折兩次,折三次呢?層數和摺疊的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你發現負數的冪的正負有什麼規律?你能解釋這其中的理由嗎?

」這些問題,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出規律。

(3)在知識擴充套件方面:所選題目貼近生活,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問題,理論聯絡實際,把**於生活的數學又回歸於生活中進行運用。

5.對於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你有什麼改進建議?

答:我覺得陳老師的教學設計是很好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但是我想說一點不成熟的建議。

學生在完成**性操作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發現問題,並歸納總結,然後由學生自己說出結果,老師再加以補充或改正,而不是由陳老師自己說出來。

寇麗清老師和楊雁亭老師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是可行的。她們希望陳老師再增加三個內容(1)小組競賽活動(比如在練習三和練習四中,分組進行比賽,)這樣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課堂評價及課堂評價方法(比如:在練習中做對乙個題,為自己畫乙個笑臉,或者對表現比較積極的小組畫上一面小旗等),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這樣更會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合作交流。個人的思考範圍有限,若在學習過程中,能和夥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尚富老師認為陳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不是很明顯;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課堂反饋也不是太明顯;他覺得學習中的發現、總結如果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就更好了,教師只要去適當的補充就行。

薄曉霞老師覺得陳老師本堂課的設計似乎對於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一直都是老師在講,在總結。感覺陳老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與學生交流得比較少,基本上是以老師為中心,傳授為主,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形式比較少,適當讓學生參與討論,得出結論,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會更深刻。

模組三總結反饋

1.在這個模組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 在活動一必選案例分析中,按照活動要求,我首先閱讀了 北京大學教育技術參考手冊 關於本案例的相關理論知識,了解了教學模式的概念 特點及常見的幾種教學模式,知道了教學策略的含義及型別,以及關於教學模式 教學策略的影響因素 原因和評價等理論知識 接著認真閱讀案例 有理...

模組三總結與反饋

1.在這個模組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 在這個模組的學習過程中,我做了如下這些事情 1 在活動一中,我認真學習有關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理論知識,對必選案例 有理數的乘方 中的五道思考題進行了仔細思考,並表述了自己觀點。2 在活動二中,我對可選案例 發現的故事 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按要求上交了作業,學習...

模組三總結與反饋

1 在這個模組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 在模組三的學習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學習了案例 有理數的乘方 所覆蓋的知識點,學習了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選擇等理論,並根據知識點對該案例的5個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將答案在論壇中發了主貼,同時將建立的文件放進了檔案袋。在可選案例中,我分別選擇了 發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