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配線通用工藝規範

2022-03-05 01:30:18 字數 4493 閱讀 9402

編制:校對:審核:

批准:發布日期:2014.1.1 實施日期:2014.1.1

1.執行標準和適應範圍3

2.使用材料3

3.裝置和工具3

4.通用工藝要求3

5.通用工藝要求圖示7

6.電器安裝原則12

7.元件、器件、部件的製作及安裝14

8.二次線的製作及配線要求20

1.執行標準和適應範圍:

1.1本工藝守則執行gb50171-2012標準、gb50150-2006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等。

1.2本工藝守則適用於本公司各種成套開關裝置產品中的二次配線工藝要求。

2.使用材料:

銅芯聚氯乙烯單股線(bv)、銅芯聚氯乙烯多股線(bvr)、繞線管、扎帶、銅接頭(ot、ut、gt)、管狀端子、線號管、色帶、瓷質套管、黃臘管、紙膠帶;普通端子、試驗端子、標示端子、終端固定件、普通短接片、試驗短接片、隔板、試驗端板、普通端板、標碼條;二次插座、小母線座、安裝導軌;接地標示、內外標籤等等。

3.裝置和工具:

3.1 裝置:線號專用電腦印表機、下線機、端子壓著機等。

3.2 工具:斜口鉗、尖嘴鉗、扁嘴鉗、老虎鉗、冷壓鉗、剝線鉗、剪刀、螺絲刀、扳手、電烙鐵、焊錫、焊錫膏、捲尺、萬用表等等

4.通用工藝要求:

4.1 配線排列應布局合理、橫平豎直、曲彎美觀一致,接線正確、牢固。

4.2 採用成束捆紮行線的布置方法,行線、佈線時應將較長導線放**束上面,分支線從後面或側面分出,緊固線束的夾具應結實、可靠,不應損傷導線的外絕緣,禁止用金屬等易破壞絕緣的材料捆紮線束。

4.3 導線線束轉彎處應有圓弧過度,其彎曲半徑不得小於線束外徑的

兩倍,以免應力集中。線束應有線夾或固定夾固定,以免受振動和衝擊造成破壞.硬導線接線端應彎成u形緩衝環。

4.4 所選導線截面必須滿足長期允許負荷的額定電流值。

4.5 導線在通過櫃體板件的孔、邊等斷面處,需用護線套保護,以免破壞導線絕緣。

4.6 每批工程二次走線的接線形式必須一致;同批量產品材料色澤應力求相同。

4.7 導線與電器元件間應採用螺栓連線、插接、焊接或壓接等,均應牢固可靠。

4.8 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其迴路編號,編號應正確,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色,字跡排列應便於閱讀。

4.9 櫃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芯線應無損傷。

4.10 多股導線與端子,裝置連線應壓終端附件。

4.11每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螺栓連線端子接兩根導線時,中間應加平墊片。

4.12櫃內電流迴路配線應採用截面不小於2.5mm2、標稱電壓不低於450/750v的銅芯絕緣導線,接地迴路採用截面不小於2.

5mm2黃綠雙色導線,其他迴路導線截面不應小於1.5mm2.。

4.13導線用於連線門上的電器、控制台板等可動部位時,應採用多股軟導線,敷設長度應有適當裕度;線束應有外套塑料纏繞管保護;在可動部分兩端應固定牢固。

4.14櫃內的電纜及芯線應符合下列規定:電纜、導線不應有中間接

頭,必要時,接頭應接觸良好、牢固,不承受機械拉力,並應保證原有的絕緣水平;電纜應排列整齊、編號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承受機械應力;單股芯線彎圈接線時,其彎線方向應與螺栓緊固方向一致。

4.15二次線所有緊固螺釘擰緊後螺紋露出螺帽1-5個螺距,以2-3個螺距為宜,所有螺釘不得有滑絲現象。

4.。4.17櫃體接地應牢固可靠,標識應明顯。

4.18櫃內二次迴路接地應設接地銅排,接地銅排的截面積不小於100mm2,接地銅排上應預留接地螺栓孔,螺栓孔的數量應滿足接地線接地的需要,櫃內接地線應採用不小於50mm2的帶絕緣銅導線或銅纜與接地網連線,接地網設定應符合設計要求。

4.19櫃子裝置的接地端子連線線、電纜鎧裝及遮蔽接地線應用黃綠絕緣多股接地銅導線與接地排相連。

4.20電流互感器二次迴路中性點應分別一點接地,接地線截面不應小於4mm2,且不得與其他迴路接地線壓在同一接線鼻子內。

4.21各門的水平接線根數較少不易走直,綁線時可加一根4mm 2的硬導線予以加強。

4.22單股導線中間不允許有接頭。採用單股硬導線直接連線時,根據實際需要長度,用剝線鉗去皮,用園咀鉗打圈,打圈後導線內徑應比固定螺釘直徑大0.

5mm;用螺釘固定時導線圈上下部位應加裝平墊

圈。4.23採用電烙鐵焊接導線時,焊接完後的焊點應飽滿、均勻、光亮、連續,不得有虛焊、假焊、拉尖、氣孔、夾渣等缺陷。焊接後要求用酒精棉球作清潔處理,去除焊漬。

4.24所有器件不接線的端子都需配齊螺釘、螺母、墊圈等並擰緊。

4.25導線與小功率電阻及須焊接的器件連線時,在焊接處與導線之間應加上絕緣套管;導線與發熱件連線時,其絕緣層剝離長度,按表1規定,並套上適當長度的瓷管。

表14.26長期帶電發熱元件安裝位置應靠上方,按其功率大小與周圍元件及導線束距離應不小於20mm。

4.27二次接線與高低壓導體之間的電氣絕緣距離見表2

表24.28指示燈及按鈕的顏色如無特殊規定,按表3執行。

表34.29導線需彎曲轉換方向時,用手指或彎線鉗彎曲,禁止用尖嘴鉗,斜口鉗等鋒利工具彎曲。

5.通用工藝要求圖示:

5.1佈線方式:儀表門上的佈線原則是只有單排儀表時,佈線走儀表下邊,有雙排儀表時,佈線走兩排儀表中間。多排儀表時,佈線也照此原則進行。

5.2導線採取壓接時,必須用專用冷壓鉗壓接,壓凹深度應不低於0.15mm,以確保電氣效能和力學效能;也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連線破壞;並且要保證導線成束,使全部導線插入接線頭內。

良好壓接接頭的要求是:壓痕清晰可見並在導線於壓接端頭的軸線上,導線伸出壓接接頭套管0.5-1.

5mm,絕緣層與壓接端頭套管尾端有0.5-1.5mm的過度間隙。

嚴禁用斜口鉗、鉗子等工具壓接。

5.3橫放斜裝端子排接線形式:

5.4小母線接線形式:

5.5電阻板前接線,需用瓷質套管:

5.6分路到繼電器的線束,一般按水平居二個繼電器中間兩側分開的

方向行走,到接線端的每根線應略帶弧形,裕度連線。同屏內的各種繼電器接線的弧形,應力求一致。

5.7分路到雙排儀表的線束的布置:

5.8分路到單排儀表的線束的布置:

5.9電力儀表的接線:

5.10一排按鈕、訊號燈接線:

5.11轉換開關接線:

6.電器安裝原則;

6.1驗收檢查:

6.1.1包裝和密封應良好。

6.1.2技術檔案應齊全,並有裝箱清單。

6.1.3按裝箱清單清點,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附件、備件應齊全。

6.1.4按要求做外觀檢查;外殼、漆層、手柄,應無損傷或變形;內部儀表、瓷件、膠木電器,應無裂紋或傷痕;螺絲應擰緊。

6.1.5安裝前的保管期限,應不大於一年。

6.1.6電器裝置固定時,不得使電氣內部受額外應力。

6.1.7實現電氣連線的迴路應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6.1.8電氣連線件應有一定的防腐效能和阻燃性能。

6.2電器安裝技術要求:

6.2.1實現電氣連線後的接觸電阻應符合技術要求,一般情況下不應大於10mω。

6.2.2實現電氣連線後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符合國家標準。

6.2.3實現電氣連線後,在標準規定試驗條件下,不同迴路之間、導電部分與地(金屬外殼)之間應能承受交流工頻耐試驗電壓,頻率

50hz,歷時1分鐘下,而無擊穿或閃絡現象。

6.2.4實現電氣連線後,各迴路之間、導電部分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於300mω。

7.元件、器件、部件的製作及安裝:

7.1安裝元器件時,注意不要把面板上的漆碰掉。

7.2元件門的製作:把需要布置在元件門上的元件按有關工藝要求進行布置安裝,按照佈線要求進行佈線。

第一排的順序從左到右是溫控器、交流空開、直流空開、熔斷器、保險、端子等。如果兩排以上,其順序是由下而上。

7.3元件門的安裝:將製作好的元件門固定在儀表箱內,要端正牢固,不得歪斜。

7.4儀表門元器件的安裝:門前保護、開關狀態、儀表、開關、訊號燈、按鈕、標籤框等元器件的安裝應以設計開孔圖為標準,並按照圖紙要求的規格、型號進行核對準確,檢查無誤後,方可依據有關安裝說明書進行安裝;安裝後貼上相應的標籤。

7.4.1轉換開關的安裝:首先把開關手柄拆卸掉,然後把開關從屏後插入面板孔內。再把相應的螺桿、螺母、墊圈卡入開關兩側的安裝位置。

7.4.2訊號燈的安裝:安裝訊號燈前應仔細對照圖紙,將訊號燈的型號、顏色(合閘紅色、分閘綠色、儲能黃色)、安裝位置搞清楚後,

方可進行安裝。安裝時先把訊號燈上的緊固環卸掉,然後訊號燈裝入面板孔內。讓緊固環旋轉最大限度,再調節訊號燈另一調節固圈。要

求訊號燈緊固牢靠。

7.4.3按鈕的安裝:按鈕的安裝方法和訊號燈相同。按鈕顏色(合閘綠色、分閘紅色)。

7.4.4帶電顯示器,、儀表、微機保護等的安裝,用安裝說明書的方法進行安裝。

7.4.5標籤及標籤框的安裝:門上所裝標籤要卡入標籤框內,大小合適,平整且不受外力,標籤顏色要求一致,字型統一工整,不允許用變質或有損傷的標籤和標籤框。

7.5門屏上的配線應將其固定在屏板上,不允許線束自由懸空,並預留相應長度,以保證門在90°內開啟方便;門的範圍在90度和145度之間,預留長度要避免太長和太短。

7.6門與櫃體間應用多股軟導線(銅質)實施安全接地連線,導線面積應為6mm2裸銅線。

二次迴路配線要求

二次迴路裝配的基本要求是 按圖施工 接線正確 電氣連線可靠 接觸良好 配線整齊美觀 導線無損傷 絕緣良好,經濟 安全。具體要求如下 1 絕緣導線和電纜的要求 1 二次迴路使用的絕緣導線和控制電纜的工作電壓一般不低於500v,沿較長高壓電纜並行敷設的控制電纜選用相適應的額定電壓。2 測量 控制 保護迴...

焊縫返修通用工藝規範

山東齊星鐵塔科技股份 2011年4月發布實施 檔案編號 sqx cg 8.2.4 12 版本號 a 修訂次 0 分發號持有人 受控狀態 批准編寫 質量管理控制中心 1 範圍 本規範規定了焊縫的外表及內部質量在不符合標準要求時,對焊縫進行區域性或整體返修的焊接前準備 人員 工藝要求 工藝過程和檢驗。本...

焊接通用工藝規範2HTGYTGA1

焊接通用工藝規程 編號 htgytga1 001 編制審核 批准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 焊接工序通用工藝規程 1 主要內容與適用範圍 1.1 焊接工序是產品製造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的特殊工序,本規程規定了一般零件的焊接工序須遵照執行的通用工藝規程。檢驗人員應按圖紙 工藝和本規程進行工序質量監督和驗收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