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應急管理

2022-03-04 08:00:58 字數 1627 閱讀 4911

環境突發事件發生後,當地**和環保等有關部門要快速反映,及時組織救援力量,有效處置汙染事故。

1.建立完善的應急防控體系

一要嚴格環境准入,把好專案建設關口,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專案,向水體排放汞、鎘、六價鉻等重金屬和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的重汙染專案,以及汙染嚴重、群眾反應強烈、連片汙染可能性高的專案把好準入關。

二要嚴格執法監管。掌握轄區內重點環境隱患防控物件,確定本轄區具有環境隱患的重點行業、重點汙染源、重點區域。建立隱患排查情況動態資料庫,做到底數明晰、隱患清楚。

對重點監控物件進行定期現場檢查和監測,將環境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國控、省控企業、涉危企業等要綜合運用執法手段加強監管,堅決打擊違法排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三要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各級**要編制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各級環保部門要編制應急響應預案、應急監測預案,制定完善高速公路、河流、湖泊等環境敏感區的環境應急預案,重點完善各涉汙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確保事故發生後能夠做到「汙染不出廠」。

四要修建環境應急設施。在專案管理上,存在環境風險的已建或新建專案必須儲備應急物資,完善或建設應急設施。

五要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有關部門應急反應能力和工作協調能力,檢驗應急設施和物資的準備情況。

2.建立高效的應急指揮和救援體系

一要建立統一的應急指揮機構。由當地**主管領導和有關部門組成應急指揮機構,統一指揮和協調所有應急救援力量,確保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有序開展。

二要建立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在環境事件處置過程中,應建立以環保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協作配合的應急救援機制,分別建立環境監測、環境諮詢、消防、氣象、公共資訊等多個專業應急小組。

三要堅持屬地原則。環境事件不論大小、程度如何,事發地**應該擔負第一救援力量的職責,在第一時間內組織應急力量趕赴現場,及時了解和掌握動態,並採取初步控制措施。

四要實行分級響應。對發生的環境事件做初步判斷後,應根據事件的等級,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程式。並根據事件的初始情況、發展態勢等科學判定事件的等級,根據事件發展不斷進行動態調整。

3.建立強有力的應急保障體系

各級**和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應急保障資金投入,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裝備保障。重點解決應急指揮、監測、救護車輛、應急監測裝置、檢驗分析儀器、人員防護裝置、應急照明裝置等基本裝置儀器的購置。

二是人力保障。建立熟悉環境應急知識、掌握應急處置措施的應急力量。加強**有關部門環境應急管理人員培訓,熟悉應急處置的知識和流程。

加強大中型企業應急救援人員的技能培訓,做好事故應急救援。

三是技術保障。建立專家庫,針對各行業環境事故的特點,提出應急處置的基本措施,並編製成應急手冊。

四是通訊保障。建立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應急領導、隊伍、值守人員保證24小時聯絡暢通。應急現場要配備無線通訊裝置,確保在各區域不出現通訊盲點。

五是資訊保障。要在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中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及時向社會通報事件發生原因、處置過程和事發後的環境狀況,尤其是飲用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情況。及時告知群眾防範措施,及時賠付群眾損失,切實維護好群眾的環境權益,為應急處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建立評估恢復體系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要對人生傷害、財產損失、生態環境影響等進行評估,提出損害補償、生態恢復等建議方案。通過開展監測,提供可靠的監測資料,分析判定汙染影響程度,制定科學有效的汙染防控措施。對汙染物侵蝕過的水、氣、土壤進行妥善處置,嚴防二次汙染。

環境應急預案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 等有關法律法規 國家標準,正確應對突發性環境汙染 生態破壞等原因造成的區域性或環境汙染事故,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快速有效的進行現場應急處理 處置,保護廠區及周邊環境 居住區人民的生命 財產安全,防止突發性環境汙染事故發生,制定適合...

突發環境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完整

本預案適用於應對以下各類事件應急響應,對事故的應急遵照協調機構的指示執行。1 在本工程專案地區域內發生重大環境事件應對工作。2 超出事件發生區域突發環境事件處置能力應對工作。1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 防治結合。加強對環境事件危險源的監測 監控並實施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險防範體系,積極預防 及時控制...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目錄1總則 2 1.1編制目的 1 1.2編制依據 1 1.3適用範圍 1 1.4預案體系 1 1.5工作原則 1 2企業基本情況 2 2.1企業概況 2 2.2地理位置 2 2.3水文條件及氣象條件 2 2.4生產經營規模與現狀 3 2.5周邊交通情況 3 2.6周邊環境敏感點 3 2.7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