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範例 含報告

2022-03-02 22:53:39 字數 3506 閱讀 4206

審計過程又被稱作審計迴圈。它是指二個審計專案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系統化過程。

在美國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不同型別的審計專案因其性質和要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審計目的和目標。要保證審計人員的工作能達到這些目的和目標,把完成專案審計任務的整個工作過程科學地劃分為幾個階段,並賦予與之相適宜的工作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這是對專案審計工作給予指導和控制,保證審計工作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有效手段。

通常,外部審計人員將審計過程分為計畫、實施和終結三個階段。內部審計的審計過程與外部審計的審計過程不完全相同。由於內部審計側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的檢查和評價,目的在於督促和幫助被中計單位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制,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效果和經濟性;而且企業管理當局非常關心審計之後的變化,關心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所採取的糾正行動及其結果,因此,內部審計有必要重視後續審計工作,將其成為乙個單獨的階段。

《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指出,審計工作應該包括制定審計計畫、檢查和評價資訊、傳遞審計結果以及後續跟蹤四個主要方面的工作。

完整的內部審計過程可劃分為計畫、實施、報告和後續四個階段。每乙個階段都有與其相適應的工作步驟,將這些步驟聯絡起來便構成了完成專案審計工作的審計程式。

一、審計的計畫階段

計畫階段是有效執行審計工作的準備階段,是指從確定審計專案開始,到制定出書面的審計方案為止的這一過程。計畫階段被認為是整個審計過程的起點,其工作的周密細緻程度直接影響到專案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為保證這一階段的工作質量,《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指出:

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對每乙個審計專案制定審計計畫,計畫必須用文字記錄幷包括:(1)確定審計目標和範圍;(2)取得有關被審計活動的背景資料;(3)確定執行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資源;(4)與所有需要了解情況的人員溝通資訊;(5)適當的進行現場調查,以熟悉那些需要審計的活動及其內部控制情況,確定重點審查的領域並聽取被審計人員發表的意見和建議;(6)編寫審計方案;(7)決定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對什麼人傳遞審計結果;(8)取得對審計方案的批准。

作為企業內部職員的內部審計人員對所審查的經營管理活動及其成果較為熟悉,也可以較方便地取得有關被審計活動及其控制等方面的資料。因此,上述計畫階段的工作並非每乙個內部審計部門和每乙個審計專案所必須,內部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具體的計畫工作內容,並可以結合日常工作來完成。下面介紹計畫階段的幾項具體工作:

(一)組建有能力的審計組

通常,內部審計部門在規劃年度審計計畫時,就需要考慮不同審計專案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及其知識結構。在準備執行具體的審計專案時,選拔適當的審計人員仍是計畫階段必須予以考慮的重要問題。組建審計組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但是必須保證審計組成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完成審計任務,滿足審計質量管理的要求。

在確定審計組的成員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年度審計計畫對人力資源、時間預算和費用預算的要求;(2)被審計活動的性質和業務量的大小:(3)上一次審計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狀況的評價;(4)企業管理當局對該審計專案的一些特殊要求;(5)被審計單位的組織機構、人事、方針等內部控制環境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6)上一次審計的結果,尤其是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所採取的糾正行動及其效果;(7)某些特殊領域需要外部專家提供的服務和幫助。

(二)召開計畫會議

計畫會議是在審計人員辦公室裡進行的專案審計的初始會議。審計組的全體成員,包括聘用的外部專家都應該參加。計畫會議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審計組的成員知曉有關本次審計工作的一些相關事宜,明確計畫階段應完成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以保證整個審計工作在有效率和效果的方式下進行。

為此,在計畫會議上,部門經理和專案負責人應說明與完成本次審計任務相關的所有重要事項,包括介紹被審計單位或活動的基本情況,上一次或過去審計的結果,以及企業管理當局的一些特殊要求等等;同時,還應該初步確定並說明總的審計目標、範圍和步驟;完成現場審計工作所需要的時間預算;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分工;需要外部專家提供幫助的內容和方式,需要被審計單位給予的幫助,包括委派專門的聯絡員,提供審計所需要的資料,安排會議等;與外部審計人員協調工作的內容和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的步驟和應該獲取的重要資訊等等。

(三)與外部審計人員協調審計活動

協調好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工作效力是美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的一般要求。通常,內部審計部門主任在制訂年度審計計畫時,就應該根據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要求,與聘請進行年度財務審計的外部審計組織進行適當的協調,並達成書面的聯合計畫。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彼此的工作成果,減少重複審計,降低彼此的審計費用。

在執行專案審計工作之前,內部審計部門應該根據雙方達成的年度聯合審計計畫的一般要求,與外部審計人員就審計的範圍和目標,協作的方式和內容作進一步的具體討論,並達成具體的協作方案。在聯合審計專案計畫階段末期,內部審計人員與外部審計人員一起複核風險評估結果和準備實施的審計方案,決定既定的審計程式,決定是否需要增加外部審計人員認為符合其審計質量管理要求所必要的審計步驟。對具體審計專案來說,內部審計人員與外部審計人員進行協作的結果所達成的正式書面檔案,通常包括:

明確應該由內部審計人員完成的審計內容和步驟;明確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實質性審計以前,外部審計人員複核內部審計方案的日期和計畫;確定外部審計人員檢查內部審計人員完成專案審計工作情況而召開協商會議的估計日期。

在完成專案審計任務之後,內部審計人員要向負責協調工作的外部審計人員呈送乙份最終書面審計報告的副件。

(四)通知被審計單位

通常,內部審計部門在年初就應該將年度審計計畫中確定的審計專案傳達給被審計單位。在進駐被審計單位之前,有關審計通知的事項主要是向被審計單位說明審計組的人員組成、初步確定的專案審計目標和範圍、時間安排以及需要提供的資料和幫助;同時,還應該與被審計單位討論如何幫助他們理解和了解本次審計的工作方式和目的。通知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下達正式的審計通知書,也可以通過**或其他非正式方式,只要能達到預先告知的目的即可。

至於什麼時候通知,內部審計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但是,必須考慮被審計單位所需要的準備時間。

(五)幫助被審計單位的相關人員了解審計

通常,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審計錄影帶,董事會批准的內部審計章程,內部審計職責說明書,以及其他一些與內部審計職業相關的文獻資料,是幫助相關人員了解審計的目的和作用,熟悉內部審計的工作程式和方法的較好工具。這些資料並不保密,是宣傳內部審計工作的較好的方式。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將這些資料在組織內部廣為流傳,讓那些經常與內部審計打交道的人員認識和了解審計。

在具體審計專案中,專案負責人應該根據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的現有認識水平來選擇適當的宣傳資料。同時,還應該鼓勵被審計單位的適當人員參與審計的工作。這既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業務素質,以改進自我檢查的工作質量,又可以讓他們感覺到內部審計是一項幫助他們有效地履行職責的有價值的服務,而並非挑剔式的責難與檢查。

同時,這電是取得被審計單位通力合作,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方式。

幫助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理解內部審計的資訊資料,可以在審計組出發之前單獨寄發出去,也可以在與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召開的初始會議上作為一部分內容加以說明和解釋。

(六)查閱有關資料,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

這是一項應該在審計人員辦公室裡完成的準備工作,也是熟悉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乙個有效步驟。這些資料主要包括背景貴料和文獻資料兩類。在內部審計的檔案室裡,背景資料通常包括被審計單位的章程、經營方針和程式說明、組織機構圖、預算、財務和經營報告、控制制度的解釋和說明、相關的**法律和條例,及以前的審計工作底稿、備忘錄和審計報告等等。

審計報告範例

二 非標準審計報告的參考格式 1.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可能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財務報表附註已充分披露 審計報告 s公司全體股東 我們審計了後附的s公司財務報表,包括20 x1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20x1年度的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和股東權益...

美國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審計方案 範例

4 為完成的每一部分工作提供儲存責任記錄 日期 批准人 檢查人 的便利手段。5 為審計報告的撰寫提供符合邏輯的結構和內容。一般而言,乙份完整的審計報告應該包括審計目標 審計範圍 調查結果 審計結論和建議等方面的內容。在這方面,審計方案能夠提供一般性指導。二 編制審計方案的作用 1 審計方案是督促現場...

內部審計報告

衛生院 衛生院審計小組於2012年1月3日至2月10日對我院2011年會計報表及財務資料進行了審計,我們的審計是按照 衛生局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綜合考核目標進行的,同時參照 中國內部審計準則 有關規定,現將審計情況報告如下 一 貨幣資金審計情況 1 現金 期末餘額15094.4元,經對現金庫存進行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