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學期工作計畫

2022-02-26 03:42:58 字數 4553 閱讀 7010

語文教學計畫

2006—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李立萍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學生的思想情況,學習基本情況)

一年級(2)班全班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系統、不規範、發音不夠準確。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個別學生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確書寫。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為模糊。

二、學習目標

本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標準」中的「總目標」明確提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認為這個要求對小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此,我們在教材中設定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系列。本冊「習慣篇」的要求是:認真寫鉛筆字;積極發言,專心聽講。

2.識字寫字

本冊教科書用「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方法安排了475個生字(其中只認不寫的 187個,要求能識會寫的288個),較之過去同冊的識字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

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識字,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10個;只識不寫的生字也不超過10個。二是專門的識字課文。

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9個,其中只識不寫的生字不超過8個。

專門的識字課文採用以下三種形式:

(1)詞串識字。顧名思義,詞串是將相關的詞語串連起來,用以表現某個場面或意境。詞串是押韻的,可以連貫起來誦讀。

詞串配有相關的情境圖,用以幫助兒童理解詞語的意思,並感受詞串描繪的意境。如「識字 1」:「春天春風春雨/柳樹小草嫩芽/布穀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

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好像一首小詩。「識字」1、2、 5、6四課均屬此種形式,其內容分別是「春天」、「奧運會」、「夏天」、「夏夜」。

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借助韻文形式和情境圖識字;通過誦讀進行自動化識別漢字的訓練;幫助學生認識事物,並受到美的薰陶。

(2)看圖會意識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圖來揭示字理,並附有為識字提供語言環境的相關短文。如「識字3」便是通過有關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實物——古文本——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使兒童初步認識到絕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

「識字」7則通過形象化的圖形來顯示「人從眾木林森」等是怎樣以基本字逐步疊加來體現字義的。

(3)轉轉盤識字。先通過轉轉盤顯示一組同聲旁的字,再將這些字編進短文,為識字提供語言環境。「識字」4、8均屬於這種形式。

如「識字4」,課文先以轉轉盤換偏旁的方式,轉出了馳、地、他、池等一串同聲旁的形聲字,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這幾個字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義。然後讓學生讀一則有趣的字謎:

有馬能行千里,有土能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養魚蝦。以加深對形聲字造字規律的理解。

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揭示漢字的造字規律;集中識一批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無論是隨課文出現的生字,還是「識字」課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寫的字都在課文後面的田字格里出現;只識不寫的字則列在兩條綠線內。

為了打好小學生的寫字基本功,所有要求書寫的生字,都根據國家語委規定的標準,一一展示筆順,以便小學生在描紅、仿影、書寫時有所遵循。

「標準本」十分重視寫字教學。對於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識上有片面性:現代社會電腦已經普及了,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那麼多的時間去練字了。

尤其是毛筆字,已沒有實用價值,教材裡不必安排了。我們認為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因為寫字不單純是一種書面傳遞資訊的工具,漢字裡面還蘊含著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

作為龍的傳人,不會說中國話,不會寫方塊字,就失去了民族的根。作為母語教材,從小教會孩子寫好方塊字責無旁貸。不光要會寫,還要寫得好,要促進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熱愛漢字、尊重漢字的態度。

所以我們在教材中堅持描紅、仿影,不是只在一二年級這樣做,而是一以貫之,六個學年一描到底,一仿到底。過去我們的孩子字寫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丟棄了傳統寫字教學行之有效的經驗。

3.課文

共25課,分為6個單元。選文力求具有典範性和時代氣息,文質兼美,難易適度。注意兒童化,富有童趣。

多為兒童喜愛的詩歌、童話或故事。選文貼近兒童生活,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絡。如《好學的爸爸》、《奶奶的白髮》、《放小鳥》等聯絡了兒童的經驗世界,《世界多美呀》、《螞蟻和蟈蟈》等則聯絡了兒童的想象世界。

選文還注意到適應新時期的需要,自覺地滲透標誌人類社會進步的現代意識,並根據本學科的特點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為此,我們在教材中選人了一批具有時代意義的課文。如《好學的爸爸》便反映了這麼一種新時尚: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要求。《放小鳥》、《這兒真好》意在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樣一種新的理念。《魯班和櫓板》、《烏鴉喝水》意在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培育他們的創造意識。

課後的練習設計堅持簡約、實用、抓住關鍵,主要突出了識、寫、讀、背四項。25篇課文均要求朗讀,其中14篇要求背誦。部分課文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富有童趣的實踐性、**性、創造性作業。

如學生學了《魯班和櫓板》,課後便要求:蒐集有關創造發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學了《螞蟻和蟈蟈》,要求他們「分角色演一演這個小故事」。

4.單元練習

這部分分三個板塊:綜合練習、語文積累和口語交際。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有三個特點:變繁瑣的單項訓練為綜合練習;與社會實際活動相結合,向其他學科滲透;注意培養小學生的**意識。

從本冊起,在每個單元練習裡安排了「讀讀背背」,其形式是將一組有內容聯絡的成語編成「成語歌」,以便於兒童誦讀與記憶。「成語歌」配有相應的圖畫,用以幫助兒童理解成語的意思。「成語歌」大都聯絡兒童的生活經驗或前面學習過的課文。

如「練習1」的「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便可聯絡「申奧」成功當天夜晚的狂歡情景來理解。又如「練習8」的「臨危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便可聯絡《司馬光》一課的內容來理解。

「標準」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為了在教材中落實這一目標,我們擯棄了過去低年級清一色的「看圖說話」模式,構建了「口語交際」的訓練系列。如一年級下冊我們便安排了說說我的家、春天來啦、指路、學會道歉、大家來討論、我在「六一」這一天、學會做客、小蘋果樹請醫生等口語交際的訓練內容。

在呈現方式上,我們力求便於教師設定交際環境,強化交際雙方的互動性。

三、具體措施

一、更新理念

有一些老師面對新的練習形式感到困惑:原來那些熟悉的練習形式,如看拼音寫字、比一比再組詞、選詞填空、改病句(實際上是人造病句)等,怎麼都沒有了?這種板塊式的練習怎麼教?

也有的老師說:做這樣的題目,能應付考試嗎?老師們的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長期在應試教育的軌道上執行,乍一改教這種新的練習,自然是不大習慣,不大適應。當乙個新事物突然來臨時,誰能一下子就適應呢?這不要緊,只要我們認真領會課程改革的精神,注意更新理念,吃透這種綜合性練習的設計思想,經過乙個階段的磨合與探索,就能夠使兒童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從而嚐到課程改革的甜頭。

這好比穿慣了舊鞋子,乍一換上新買的名牌皮鞋,會感到夾腳,總覺得不如舊鞋子穿著舒服。但是你堅持穿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還是新鞋子好。這就叫做「穿新鞋效應」。

有的老師擔心這樣教難以應付考試。其實,課程改革是乙個系統工程,課程評估是其中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自應同步進行改革。據我所知,目前各個試驗區都在研究評估改革問題。

我們教材編輯部每個學期都要研製相應的試卷,供各試驗區參考、選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當然,也不是說過去的練習形式一無是處,有一些對於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有用的題目還是可以讓學生做做,但分量要適當,不要加重兒童的課業負擔。

二、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兒童學習動機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該板塊練習的設計注意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不少練習都是很有趣的。如學習象聲詞讓兒童亮開嗓子學學,讓兒童通過連線的方式為小動物找家等,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

然而,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時,還可結合你的教學實際進行二度創造。如教學「練習5」,可以先布置兒童在家長的幫助下,做乙個小轉盤。上課時讓兒童邊轉轉盤邊學字,這樣學孩子會感到更直觀,更有趣。

教兒童唱包含這個字族的兒歌,可以一邊擊鈴鼓一邊唱,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教學時,要兼顧到認知水平有差異的學生。要因人施教,分類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感到學習特有趣,並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三、注重實踐

注重語文實踐活動是該板塊的主要特點。學習字詞句,既要動筆、動口,又要動手。如結合認識汽車,可以帶學生到馬路邊看看來來往往的汽車,說說它們是幹什麼用的。

結合認識所學的幾門功課,自己動手做一張課程表。教學有關居室、家具、擺設的詞語,要求兒童做成卡片貼在相應的地方,以幫助他們記住生字詞;並向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臥室裡有哪些家具、擺設。結合給小動物找家,可以到大自然裡觀察,看看哪些小動物住在**,再跟全班的小朋友來交流。

《課程標準》說得好,「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教學時,我們一定要鼓勵兒童認真去說、去寫、去做,使他們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鍛鍊自己的語文實踐能力。

四、大事安排

一年級下學期工作計畫

一 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的學生人數是11人,在經過了乙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觀察 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好說好動,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因...

一年級下學期工作計畫

一 取得的成績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備好教案。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2.加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深入淺出。如教到 9 8 7...

一年級下學期工作計畫

3 重視培養能力。學生獲得知識是必要的,但培養能力更重要。乙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的終身發展將受到限制,我們從新世紀人才的培養目標出發,必須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就第二冊語文教學來說,要著重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理解詞句的能力,朗讀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和初步的自學能力。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