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故事

2022-02-21 08:50:25 字數 1545 閱讀 7756

【典故】:

《壇經》中雲:「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故事如下】:

慧能流浪到廣州法性寺,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慧能卻道:「非風動,非帆動,仁者心動。」法性寺法師印宗聞得這番妙論,當即與他攀談,得知其即大名在外、耳聞已久的慧能,就請高僧為他剃度,完成出家儀式,並恭請其正式即位禪宗六祖。

【賞析如下】:

風吹幡動,不離風、不離幡、不離心。若離風則幡不曾動,若離幡則不見風動,若離心則不知何為動。

若離風與幡則心憑麼動,若離風與心則誰說幡動,若離幡與心則風吹向誰家?悟者謂一切從心起,心不起則一切不起,心不動則一切不動,故說心動,亦為悟語。見物相狀者看物靜相、動相,幡不靜故說幡動,亦為通俗表相說。

研究功用者,研究幡為何動,察知由風在吹,無風吹則不動故說風在動,亦為原因追究說。

雞生蛋蛋生雞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但是沒有乙個絕對正確的答案,也不可能有。 這不是科學問題,而是乙個邏輯問題。

我們假定這裡的雞是特指家雞,蛋是特指雞蛋。否則的話,把恐龍蛋也算在「蛋」的範圍內,答案肯定是先有蛋,也就不會爭論那麼久了。 答案可以是先有雞,也可以是先有蛋。

這要取決於對第一只「雞」和第一只「蛋」的認定。 根據現在比較通行的觀點,鳥類(當然包括雞在內)是由恐龍的乙個分支進化而來。而物種的進化是乙個極其漫長的漸進過程。

即使從恐龍滅絕的白堊紀末期開始計算,距今也已有六千五百多萬年了,而從恐龍開始向鳥類的進化過程的開始肯定還要更早於此。 在如此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歷經了上百萬代的更替,積累了無數微小的演變,才了有我們今天看到並在這裡討論的「雞」。 假設開始這一進化過程的第一代那只恐龍為n1,它生下的蛋為n1,n1孵出了進化過程中的第二代n2,n2又生了蛋n2,隨後是n3、n3、n4、n4、n5、n5、……ni、ni、ni+1、ni+1……,直至今天的n1000000、n1000000,在這個過程中恐龍的特徵不斷地減少而雞的特徵不斷地增加,那麼其中的那一代動物ni被定義為第一只「雞」,以及那乙隻蛋ni被定義為第一只「雞蛋」,就是問題的關鍵。

假設n800000被定義為第一只「雞」,而它的蛋n800000被定義為第一只「雞蛋」,結論就是先有雞後有蛋,假設n799999被定義為第一只「雞蛋」,而它孵化出的n800000被定義為第一只「雞」,結論就成了先有蛋。過程是那樣的漫長,演進是那樣的緩慢,每一代的變化是那樣的微小,絕對不可能有乙個截然的分界,此前是毫無疑義的恐龍,一代之間就變化成毫無疑義的雞。在這個過程中,你定義n8000000為第一隻雞固然可以,定義n7000000為第一隻雞也未嘗不可,對於雞蛋的定義同樣如此。

所以對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不要去尋求乙個明確的、絕對正確的答案:可以是先有雞,也可以是先有蛋,完全取決與你對第一只「雞」和第一只「蛋」的認定。 如果你一定要鑽一鑽牛角尖,非要乙個具體結論,那麼先有蛋要比先有雞稍微合理那麼一點點。

畢竟,乙個動物物種在進化的過程中,其中的某一代動物本身和它所產下的卵之間的差異,要大於孵出它的卵和它本身之間的差異。 仍以雞為例,孵出這只雞的那個卵和這只雞之間的基因的一致性,要大於這只雞和它產下的卵之間的一致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的物種更可能是開始於卵。

烏鴉喝水

經典管理哲學故事

故事四 兩個和尚分住相鄰兩座山,每天都會下山挑水。久之便成了朋友。忽一日,右邊山和尚發現左邊山和尚不再下山挑水。他心想 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看看他。他於是來到了左邊山,卻見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悠閒地打太極拳,他好奇地問 怎麼不見你下山去挑水了,你難道不用喝水嗎?左邊山和尚不言,帶著右邊山和尚來到...

管理哲學主要內容及哲學故事

一 學習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還想學什麼?1.學習內容 管理哲學是對管理的哲學思考,是從哲學層面來思考管理問題。管理哲學以管理活動中的一般世界觀 認識論和方 為研究物件。管理哲學由三部分組成 管理本質,管理意義,管理規律。本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對企業文化的理解與運用,即管理規律。管理哲學主要內容包括對管理...

小故事教育故事

小故事,大智慧型 賣辣椒的智慧型 賣辣椒的人,恐怕經常會碰到這樣乙個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 你這辣椒辣嗎?答 辣 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刻走人 答 不辣 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當然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把辣椒分成兩堆,吃辣與不吃辣的各選所需。我一天沒事,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