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績效制度到績效管理後感

2022-02-12 16:08:30 字數 1110 閱讀 8308

周五下午去聽了史為建《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為主題的演講,演會廳座無虛席,甚至大部分聽眾都是提前半小時以上到會場就座。三個小時的精彩演講聽下來,收穫確實頗豐。

其中史老師說道乙個觀點是:20%的專業+80%的老闆的想法=體制過程。

人力資源的專業知識不能憑空的用在企業的制度上,而應該是建立在公司老闆的想法上,才能夠建立乙個相對比較符合公司的制度。誠然管理者對公司的管理比較巨集觀,大格局管理者需要管理者確認,細節的實習就需要人力資源部主管建立制度,讓人力資源部專員去實行。

史老師還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領導或者其他權威者發出的言論時,不要急於去反駁對方的觀點,而應該是先聽聽對方的觀點是怎樣的,在聽完之後再加以總結,以及提出自己的觀點。特別是當我們聽到反感物件發出的言論時,內心第一件是就是對觀點進行剖析,同時想出以此不同的意見去反駁對方。常常也因為此,最後我們只記得反駁對方的話語,對方的言論是記不得的。

這樣不僅不利於我們去學習對方的優點,跟無法對對方不合理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促成自己更好的成長。

最後面史老師的乙個觀點我也是比較深刻的:」辭退或者勸退某同事的原因是因為公司想要的他不能給於「。結合馬雲有句話是」員工辭職不外乎是兩個原因,一是心裡委屈了,二是錢不到位。

史老師的觀點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上,炒掉不能滿足公司發展需求的員工,馬雲的觀點是站在員工的角度上,簡單說明了企業員工流動率大的基礎原因。因為當員工受委屈了,可能是企業基本福利待遇、或薪資待遇、或晉公升等可能造成員工心裡不平。當企業文化氛圍可以絕大部分的公正公平,每乙個在內的員工也會秉承著企業公平公正的文化,在企業裡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是不公平不公正,有得勢的人利用企業這種昏暗的文化謀取自己的利益,有得勢之人,自有吃虧之人。

長此以往,企業人員流動率就會公升而不減,不利於企業的後續發展。第二個理由是錢不到位。企業發展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資金,同時也需要後備資金,在擴張或增加發展專案的時候之用。

而員工錢不到位,多半是工資,獎金不到位,企業提供給員工的工資應該是參照一定市場同職業的薪資水平,不能太低,太低留不住員工:太高則企業利潤降低。按照馬雲的觀點,我覺得企業保持公正公平的競爭狀態,同時保證員工薪資水平是和同行業同崗位基本持平的水平,員工留下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至於繼續留住優秀員工,則需要企業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這是後話。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如果不妥之處,請給予指點。

績效管理第二章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

二 兩者的主要區別 如右圖 1 對人性的假設不同 2 管理的寬度不同 3 管理的目的不同 4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不同 案例 王君眼中的績效管理 第二節績效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中其他環節的關係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圖 一 績效管理與工作分析 兩者的關係表現為 工作設計和工作分析的結果是設計績效管理系統的重要依...

從經營計畫到運營計畫,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

季度業績質詢會及績效評價後,我約董事長及發展戰略部劉總溝通下一步變革思路,話題還是從第一季度各部門的業績開始。董事長說 這一次質詢會非常成功,而且考核也真正把大家的績效拉開了,基本上達到了變革目的。但我也意識到乙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形式有了,而且效果也不錯,但年度經營計畫很多公司的策略落地性還有差距,...

惠普從組織到員工的雙層績效管理

惠普的績效管理是要讓員工相信自己可以接受任何挑戰 可以改變世界,這也是惠普獨特的車庫法則的主要精神。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乙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它通過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及相應的激勵機制,引導管理層和員工積極努力地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績效管理涵蓋的範疇包括組織和個人兩個層面。惠普的績效管理是要讓員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