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中師德行為

2022-02-03 02:43:55 字數 948 閱讀 2979

「教育是用大愛來做小事,教育是心靈的事業」。教育是植根於愛,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教師對學生只有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豐富性不僅表現在它是一門科學,它還表現在它也是一門藝術。

一、師愛是教育的生命

師愛是教育的生命,它體現在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之中。愛的滲透就是教師將愛一點一滴地、源源不斷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時刻感覺到老師的關愛。把師愛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乙個環節,會讓初中語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很多,對學生的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師愛也相應地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每乙個環節。在學校裡,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礎,愛的教育崇尚身教,崇尚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學生。春風化雨般的教育,無聲地拂過學生的心靈,滋潤學生的心田,達到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教師以無聲的力量來喚醒學生的激情與動力,激發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師德在語文教學備課中的體現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已經成為衡量教師師德的最低標準。當代師德不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覺悟,高超的教書育人之能,還必須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懂反思、講合作、富有團隊精神。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使教師樹立起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教育價值觀等,努力使對教師師德的外在要求變為廣大教師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為。

1.注重學生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確定一堂課的目的是很難的,即使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也是如此。」所難之處並不是在課堂設計上寫出的該堂課的教學目的,難的是教師不能夠理解教學真正目的之所在。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制定的原則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忽視學生的存在,語文教學就失去了意義。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精心設計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程序中,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充分機會,實際上它也是教師捕捉和接納學生的經驗與創造,促進或實現課堂價值的良機。

這種信念必須在新世紀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實踐中確立起來。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楊樹林中學李智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有趣的場面 每當學期的期末或新學期開學前,學校發下新課本時,教室裡會突然安靜下來,變得鴉雀無聲了。原來大家都在專心致志地看新發的課本。再仔細觀察一下,竟有90 以上的同學看的是語文課本。他們看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那麼主動,你會得出結論說 學生是愛...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陳建平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 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一 表現 ...

初中語文教學心得

第一篇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新課程要求一線的教師更新教育理念,這個要求對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語文學科具有重要價值,並且可以使語文教學更科學更合理,為語文教學行為提供了乙個適合學生發展 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結合新課程中的新理念,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普遍行為,有必要進行反思,以便對新課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