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技能

2022-02-02 10:11:54 字數 5033 閱讀 5903

2. 觀察分析。在這個階段,教師既是各種資訊的收集者,又是冷靜的批判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描述者。

首先,教師要圍繞所要反思的問題,通過查閱文獻、觀摩研討、專訪等形式,廣泛地收集資訊,特別是關於自己教學活動的資訊。然後,教師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己,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經驗與教訓。如針對「為什麼四年級學生閱讀水平會出現分化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觀察分析:

★這個問題是不是乙個由來已久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四年級學生閱讀水平出現分化,與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內容以及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沒有直接的關係?★前人或優秀教師在**這個問題時,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哪些經驗?

這些經驗是否存在不足之處?★自己在**這個問題時,教學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以上的觀察分析,將會為下一階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與形成新策略奠定基礎。

3. 重新概括。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所依據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資訊,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新的實施方案,力**決所面臨的問題。

4. 實際驗證。在這一階段,教師需將以上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付諸教學實踐,並根據實踐的結果驗證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

在驗證中發現的新問題將成為新一輪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內容,如此反覆,直至問題的解決。從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迴圈往復的過程,也是教師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更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經歷的過程。

二、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

根據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內容及教學程式,反思性教學實踐一般有以下3個方面:

1. 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學什麼

科學制定目標: 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標準對「知識與能力」(目標1)、「過程與方法」(目標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3)三維目標進行分解,使學生在三維目標的引領下,不僅解決了「學到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尤其解決了「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目標分解後還需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將形成的目標群按一定的層次與梯度進行有序化處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目標。

優化教學設計:這種型別的反思主要在備課階段進行。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兩種不良的傾向:

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慮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二是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在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不注重反思,憑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備課筆記。也不考慮現有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課業負擔重 2、作業批改任務大 3、學校的其他事物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以往經驗與教訓進行思考的基礎上。例如:

★自己或他們以前在教授這一教學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曾遇到哪些問題?是採用什麼策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

★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生在學習這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可採取哪些策略和方法?教師在反思過去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再寫出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一是可以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二是可以逐步培養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

2. 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怎麼學

教學實踐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安排、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做出種種的反應。學生這些反饋的資訊教師必須敏感地體察,並深入領會其意圖。明確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實際需要,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教學上的優點與不足,利於及時調整,使教學真正適應學生學習認知發展幹什麼的要求。

這種師生互動,能拓寬反思的層面和渠道。從學生角度認識教師行為和合理性和有效性,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深入分析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並根據反饋資訊及時做出調整增強語文課堂行程的靈活性和可控制性,培養靈洗教學機智和豐富經驗智慧型,面對動態的、持續的、不斷呈現的教學程序,教師要能不斷地反思。

一是反思學習內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還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對話和合作是否充分。課堂活躍不等於教學設計合理。有的教師設計活動乙個接乙個,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課堂上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景象。

但要問每個活動景象,每個活動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有的教師竟語焉不祥,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因此,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二是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用所有學生,是否還有學生不適應,怎麼引起學生總結。課堂回答問題活躍不等於思維活躍。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啟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從而保持課堂張力。

三是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準備和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特別在匯入新課時,要設法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學生只有經過了思考,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頭腦。

教師在反思中必須具備駕馭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因為這一階段的反思強調解決發生在課堂教學現場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出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

你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爭議時,你如何處理?★當提問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該生不能按計畫時間回答問題時,你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

★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某一問題時,思維異常活躍,如果讓學生繼續討論下去,就難以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針對這種情況,你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實踐證明,課中有效的反思,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請看下面一則課中反思的案例:一位語文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發現一篇構思精巧、立意新穎的優秀作文,於是決定利用作文評講課朗讀這篇作文。可是,教師剛把這篇文章讀完,就有一位同學站起來檢舉這篇作文是抄襲的。

此時,全班一片譁然,同學們一齊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襲作文的同學,那位同學羞愧地低下了頭。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老師也一下子愣住了。後來,這位教師經過短暫的反思後,將話題轉移到評價這篇作文好在**。

當同學們評、賞結束後,老師問大家:「今天我們能欣賞到這樣的好作文,應該謝謝誰呢?」這時同學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老師的用意,一起為那位同學送去了熱烈的掌聲。

這位語文老師以此為契機,從那天開始,要求全班同學每週輪流推薦一篇優秀作文在班裡朗讀。這樣的教學反思,不僅開闊了全班同學的閱讀視野,而且使那位抄襲作文的學生免受心靈的傷害,可謂一舉兩得。

3. 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學會沒有

主要是教師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及教學的成敗進行梳理,教學的結果如何?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是否學會了學習?因為「教會」不只是提供給學生某種學習方法,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步驟、程式去學習,而且應設法讓學生多體會和感悟,引導學生總結對他們自己適宜的學習方法,經過自己感悟出來的方法對學習者來說才是管用的、好用。。

例如:★當課堂氣氛沉悶時,你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的?★哪些教學環節的工作沒有按計畫進行?

為什麼?★在授課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令你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假如你再教這個內容,教學設計方案還可以作怎樣的更改?請看一則課後反思的案例:一位教師執教《群鳥學藝》一課,當學完課文後,老師讓學生談談讀了這個故事有什麼收穫。

大多數學生都從課文的重點句著眼談了體會:學本領要有始有終,不要怕苦、怕累等。正當老師準備結束課時,有位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邊舉手邊喊:

「還有,還有!」出於對學生的尊重,老師請這位學生作補充性發言,沒想到他語出驚人,完全超出了老師備課時的設想。他說:

「許多鳥兒沒有學會搭窩,鳳凰也有責任。鳥兒們飛起的時候,鳳凰為什麼不把它們叫住?所以,我覺得學本領應找個責任心強一點的老師。

」這位學生的精彩發言贏得了全班同學和在場聽課教師的一片掌聲。課後,這位教師對此作出了這樣的反思:「是啊,為什麼一定要按教參上的道理講呢?

難道教材只是用來教育學生的嗎?如果問題的答案只能是惟一的,那麼,還有什麼創造性可言呢?那位學生的發言,是學生創造潛能的極好證明!

在欣喜之餘,我也感慨無限。……每當想起當時的掌聲,我心中都會感受到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三、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基本方法

要提高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效率,就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現介紹5種常用的反思方法。

1. 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是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總結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以及自己對教材、學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總結反思學生和同事的反饋意見;可以總結反思他人的寶貴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還可以總結反思教學實踐中的「關鍵事件」。

所謂「關鍵事件」主要是指對自己專業發展影響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課或者一堂失敗的課,可能是師生間的一次衝突,也可能是與專家的一次對話)。要對「關鍵事件」進行反思,就必須對「關鍵事件」進行如實的記錄(因為事件本身是無法呈現其自身意義的,只有在事後的反思中我們才能斷定它是否真是「關鍵事件」)。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關注對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觸動較大的事件,為事後回顧反思提供原始素材。

2. 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的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教學監控能力的一種方法。對話反思法類似於我們平常採用的專題性的小型研討會。其操作程式為:

(1)執教者圍繞研討專題上課,其餘教師帶著問題聽課。(2)執教者闡述自己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以及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3)執教者與其他聽課教師展開對話,產生思維碰撞。

(4)執教者根據討論結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並寫出反思性總結。

3. 錄影反思法

錄影反思法就是通過錄影再現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觀者清」的效果。這種方法的操作程式為:

(1)上課和錄影。(2)**錄影,比較錄影的教學過程與預先的教學設計有什麼不同。(3)反思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聽課者或**錄影的人員的評價),評價主要教學環節所應用的教學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論依據。

(4)根據評價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學設計,寫出反思性總結。

4.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就是針對教學實踐中某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運用觀察、談話、測驗、調查問卷、查閱文獻等多種手段,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設計乙個研究方案,以求得問題解決的方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一種在中小學比較盛行的教科研方法。這種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式為:

(1)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2)廣泛收集與該問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3)根據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

(4)蒐集研究資訊,撰寫研究報告。

農村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研究

農村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研究 是指教學主體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借助行動研究不斷研究與解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領域教與學等方面的問題,將 學會學習 與 學會教學 統一起來,努力提公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的教科研活動過程。3 課題研究意義 1 該課題在秉承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著力研究 在課堂教學行動中的反思 ...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我認真回顧 小學語文教學例項及分析 這門課,我覺得語文教學反思給我的幫助最大,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葉瀾教授說過 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這句話反映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教學反思 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楊家寺小學龐愛英 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穫,也有困惑。初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自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 成才之門。在課改實驗中,我嘗到了不少甜頭。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上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