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之 業績評價

2022-01-05 03:59:52 字數 5362 閱讀 2570

第一節業績評價概述

一、業績評價系統

二、業績評價主體

三、業績評價客體

四、業績評價目標

五、業績評價的作用

概念:「業績」 是指建立的功勞和完成的事業或重大的成就;

「評價」 就是評定價值高低。

企業業績評價:為了實現目標,按照企業管理的要求設計評價體系,比照評價標準,採用特定的方法,對企業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判斷的活動。

業績評價屬於一種專業性的技術判斷。

業績評價與業績考核的四點區別:

(1)主體不同

考核主體往往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

而評價主體可以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也可以是企業的非利益相關者

(2)物件不同

考核物件是以人為物件的

評價物件可以是企業或者某一部門,也可以是人

(3)標準不同

考核標準往往是預先設定的,也就是通常採用的計畫標準

評價標準可以是事先確定,也可以是事後選擇。

(4)結果的處理不同

考核主體對於考核結果的處理通常是與考核物件的個人報酬或者職位公升遷相掛鉤

評價主體對於評價結果的處理通常是為其決策提供依據

業績評價與財務分析之間的關係:

業績評價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財務分析需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評價;

二者的最終目的都包含為企業的相關利益者提供決策資訊或依據。

業績評價和財務分析相互不能替代

業績評價不僅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價,還包括對企業的非財務活動進行評價;

業績評價的評判結果無法反映出企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根本癥結,需要通過財務分析對評價結果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管理會計人員在業績評價中的工作內容:

(1)幫助進行業績計量系統的設計和實施;

(2)幫助確定企業的管理人員獎勵計畫,使管理人員目標與責任中心和企業整體的目標保持一致;

(3)監督業績的實現情況,並評價業績評價系統獎勵計畫的有效性。

一、業績評價系統

1.企業業績評價系統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的內容:

(1)企業整體層次的業績評價,按評價物件的不同分為企業業績評價和管理者業績評價;

(2)企業內部各層級、各子公司、各經營單位的業績評價,按評價物件的不同分為分部業績評價和員工業績評價。

2.業績評價系統的構成要素:

評價主體(評價者)

評價客體(評價物件)

評價目標

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

激勵機制

兩個核心要素: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激勵機制的選擇

(1)評價主體可以是特定的組織機構,也可以是自然人;

(2)評價客體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目的確定;

(3)評價目標是評價的立足點和目的地;

(4)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系統的核心部分

(5)評價方法是具體實施評價的技術規範

(6)激勵機制是評價行為的延伸和反饋,有利於評價客體行為的改善。

3.業績評價流程:

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評價目標,通過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業績評價,形成評價結論,並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來影響評價客體的行為,使之更好地為滿足評價主體的評價目標而工作。

4.業績評價系統各構成部分之間的關係:

如下列圖1所示:

二、業績評價主體

業績評價主體:是指業績評價的組織者和實施者。

1.業績評價主體分為兩個層次:

(1)企業所有者對企業最高管理層進行的業績評價,此時業績評價主體是企業的所有者;

(2)企業上級管理層對下級管理層的業績評價,此時業績評價主體是企業上級管理層。

2.業績評價主體的依據

(1)作為第一層次業績評價主體的企業所有者,是依據產權關係為基礎的委託—**關係對企業最高管理層進行業績評價。

在股份****中,所有者僅保留重要的表決權,而把大部分決策權委託給他們的代表——董事會,對管理者的業績評價和獎懲措施的制定都由董事會來完成。董事會最大的職責是公司財產的保值增值。

(2)作為第二層次業績評價主體的企業上級管理層,是依據以管理權關係為基礎的委託—**關係對企業下級管理層進行業績評價。

這一層次的關係比第一層次的關係要複雜得多,是管理會計確定內部責任單位、進行業績評價的重點。

3.選擇評價主體的三個基本原則:

(1)評價主體必須與公司的利益緊密相關;

(2)評價主體的選擇應便於降低**成本;

(3)要有監督的動機和能力。

三、業績評價客體

業績評價客體:即業績評價的物件。

1.業績評價客體的層次:

由於業績評價分為兩個層次,因此,評價客體也分為:

(1)最高管理層

(2)下級管理層

2.企業最高管理層的確定:

與經營權有關,經營權有兩個層次的含義:

(1)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權;

(2)對企業的生產、營銷、分配等方面的大政方針的決策權。

①在實行經理負責制的企業中,從經理所擁有的權力和承擔的責任來看,他們是企業最高管理層的代表。

②在股份制企業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首先表現為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其次表現為所有權與決策權的分離。但後者的分離是不徹底的。

《公司法》規定,股份公司的組織結構為:通過股東大會選舉出董事會和監事會;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管理機構,有權決定公司經營計畫和投資方案;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總經理由董事會聘用,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企業經理擁有的權力在公司製的企業中由董事會與總經理分享。董事會是主要的管理者,經理層是分享管理者角色的管理者。

3.下級管理層的確定:下級管理層是指企業管理組織結構中的各個層次。

縱向組織結構:分廠、車間、工段、班組等

橫向組織結構:**、生產、銷售等職能部門和計畫、財務、人事等管理部門。

下級管理層不一定嚴格按照企業管理組織結構來確定。例如:按可控性劃分責任單位、按成本動因劃分作業單位等等。

四、業績評價目標

1.評價目標:解決為什麼進行評價的問題。目標代表著乙個組織努力追求的未來預期業績,從當前業績衡量的結果評估企業目標的實現情況。

2.管理者業績評價的目標:是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為實現企業目標所作的貢獻。(在實踐中這個目標可操作性較差)

3.企業目標決定管理者業績評價的目標:

企業是乙個契約關係網,其主要當事人是股東、職工和債權人等。企業的目標可以從多個方面加以描述:股東財富最大化、投資收益率最大化、職工工資增長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等,這說明企業目標是多樣的,企業不可能同時追求上述多個目標,因此,企業只能達到多種目標之間的協調。

4.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和企業總價值的不斷增長是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的各利益集團都可以藉此來實現他們的最終目標。

長期穩定發展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為股東提供回報。(2)關心企業職工利益,創造優美和諧的工作環境。

(3)關心客戶的利益,在新產品的研製和開發上有較高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來滿足客戶要求。(4)保持對債權人的按期償付,不拖欠。(5)關心社群建設,注重社會貢獻。

5.企業目標與管理者目標的關係:

企業的管理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貨幣收入和非貨幣方面的利益。非貨幣方面的利益包括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等。

一致的方面:企業與管理者都有經濟利益追求

不一致的方面:管理者對個人經濟利益的追求可能導致其在追求企業目標時的差異性,另外,管理者也有非經濟利益方面的追求。

6.對管理者業績進行評價的必要性

企業實際追求的目標是由管理者確定的,隱含在管理者的管理行為中。對管理者進行業績評價的目標就是要衡量管理者實現企業目標的程度。

管理者的目標與企業目標並不完全一致,因此,對管理者進行業績評價有其必要性。

五、業績評價的作用

通過業績評價,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支援戰略

2.資源配置

3.經營監督

4.決策支援

5.決策評價

6.員工評價

1.支援戰略

每個組織都有各自的戰略,不同的戰略限定了不同的決策範圍,管理人員不能在公司的戰略之外進行決策。因此,在既定的戰略下,管理人員需要用業績評價結果來確定兩個問題:

(1)該戰略對企業的成長與機會是否合適;

(2)員工是否正在有效率地完成這一戰略。

2.資源配置

業績指標作為乙個訊號,向員工傳達了管理人員認為哪些環節是最重要的,哪些環節是最值得注意的這類資訊。管理人員用業績指標來指引員工工作時,如果能使員工、管理人員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目標相一致,就能有效進行資源配置。

3.經營監督

由於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流程,需要能反饋出業務執行不好的系統,因此,在日常運作中,經常要用業績指標進行經營監督。

4.決策支援

管理人員用業績計量作為制定決策的資訊**,在制定決策時,業績計量最普遍的用處在於決定投資於何種專案,包括資本性投資及改良性投資。業績指標能夠識別持續生產出低質量的產品、亟須改良的流程、過度的浪費及汙染環境的流程。它還可以顯示出哪種業務能收回投資,可以用來投放剩餘資金。

5.決策評價

業績指標還有乙個雖不常用但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對過去的決策是否科學有效進行評價。

乙個學習型組織將計量過去的各類投資決策的業績,以確定所採納的決策流程是否給組織帶來正的產出。這種情況下,最合適的業績評價指標是那些能揭示公司是否實現了期望投資收益的指標。

對決策制定過程進行業績計量與反饋,可以使公司與管理人員從中發現並評價其決策質量。

如果管理人員預先知道他們的決定要經歷這麼乙個過程,他們在制定決策時就會更加謹慎,做出更切合實際的假設。

6.員工評價

業績指針對員工過去的表現進行計量與反饋,以作為對員工加薪晉級的參考依據。員工通常認為如果他的業績指標的得分越高,對他的評價就越高,晉級加薪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節以企業為主體的業績評價

一、基於利潤的業績評價

二、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三、經濟增加值績效考核體系

以企業為主體的業績評價發展過程:

以企業為主體的業績考核與評價最初以考核利潤為目標,後來以考核淨資產利潤率為目標,往往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

這種評價標準主要用於企業所有者對企業最高管理層進行的業績評價,此外也可以用於企業上級管理層對下級管理層的業績評價。

一、基於利潤的業績評價

由於利潤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因而追求利潤最大化往往可以給企業利益相關者帶來好處。

基於利潤的業績考核與評價指標根據考核的需要確定,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投資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和資產報酬率等,而針對上市公司則經常採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等指標。

1.營業利潤率: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計算公式: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淨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分別為:

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額/銷售收入)×100%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100%

成本與管理會計管理會計

二 客觀部分 一 簡答題 1.簡述管理會計師應具備的知識包括哪些方面。考核知識點 管理會計師的知識體系 2.簡述管理會計中重大的道德行為衝突的解決辦法。參見p31 考核知識點 道德行為衝突的解決 3 成本按性態分類可分為哪幾類?按照成本性態對成本進行的分類有何意義?4.簡述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在產...

2019會計繼續教育管理會計之價值管理

管理會計之價值管理 1.判斷題 從現實看,為債權人創造價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投資者與管理者的普遍共識。n 錯 y 對 對錯提交答案 正確答案 錯。請選擇正確答案,重新提交。答案解析 從現實看,為股東創造價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投資者與管理者的普遍共識。2.判斷題 通過考核經濟增加值,著力引導企業資本投向更...

管理會計實訓之全面預算答案

銷售預算表 表一 預計現金收入計算表 表二 單位 元 生產預算 表三 單位 件 直接材料採購預算 表四 預計直接材料現金支出計算表 表五 單位 元 直接人工預算 表六 製造費用預算表 表七 單位 元 預計製造費用現金支付表 表八 單位 元 產品成本預算表 表九 單位 元 銷售成本 960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