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2022-01-02 21:29:54 字數 1573 閱讀 1098

——劉利軍

世界上有許多的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們所發揮的作用卻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就是這樣一本書。

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後,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正是通過他那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進步。企業需要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積極主動、堅忍不拔,積極和堅決完成任務的人,那些值得信賴、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並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國家、企業和乙個人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般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標準,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積極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就像我在正大是總是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困難不要講,辦法自己想」。

我想這本書老師之所以能給我們鑑賞,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但現在有這樣乙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就是這樣。

每乙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乙份付出乙份收穫,收穫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麼說「收穫」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穫」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暫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

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現實的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乙份工作對於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乙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現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即把老闆或領導規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

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書中給出了這樣乙個例子,艾倫在乙個週六的下午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點事情,結果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了乙個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艾倫並不是速記員,他也沒有義務留下來幫那個律師做速記,可他還是留下來幫了律師的忙。

他能這麼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為樂的內在品質,正是這種良好的品質,使他獲得了現金收入和更好的職務。每天多做一點,並不會占用自己太多的時間,卻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羅文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華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乙個企業、乙個領導、乙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願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這也是現代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細細品來,對我們今後取得成功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

2023年7月3日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完美的執行,把信送給加西亞 我很幸運能夠讀到這麼乙個故事,事實上,我從中認識到許多存在於我們身上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抱怨,抱怨組織對我們的壓榨,抱怨公司給我們太多的壓力,抱怨上級的指示不明確,抱怨工作十分艱難 但在這個短故事中,上尉羅文卻正好是乙個相反的人,他具有高度的執行力,絕對的忠誠,堅定的...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戴海斌在公共課程培訓的時候,我們的輔導員 茜怡姐給了我們每個人一本書 把信送給加西亞 說這本書會對我們啟發很大。這本書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以為它是單純的故事書,把它簡略地看了一遍。然而作為全球暢銷的書,我覺得它不會單純只是故事書,應該有特殊的地方。我本著這 的精神看了第二遍,細心閱讀後發現,這本書能帶...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為什麼一本十八世紀的書會暢銷全世界,經久不衰?正是因為羅文的自信 執著 敬業適用於任何的工作崗位。對於一名教師的我來說,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是,要想讓自己成為一名平凡但不平庸的人,我們就需要這樣的品質。反思我自己,如果想把自己塑造成像羅文那樣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就需要擁有這些品質 一.樂觀 積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