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學校 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讀後感

2022-01-02 17:37:33 字數 2212 閱讀 4512

老師與家長的關係

《基礎學校———乙個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裡提到家長是合作夥伴,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現在的中國,家長也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到孩子的學習中。但是,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是不是就應該保持的過於密切,密切到將孩子的一切都匯報給家長。

根據《基礎學校———乙個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所列出的調查顯示:將近40%的家長高度讚賞能和學生的「家庭和父母」保持聯絡的老師,而只有9%的學生是這樣認為的。從這點可以看出:

學生其實並不希望家長與學生聯絡的過於密切。當然,這並不代表老師與家長不能聯絡,家長無疑是老師最好的合作夥伴,只是老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要運用一些技巧,老師與家長的合作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而不是不斷地將學生的「缺點」揭露給家長。我曾經見過這樣的老師,他當著學生的面不停地數落學生的缺點,家長覺得面子過不去,當場就打了那個學生,結果我們便成了一群看熱鬧的觀眾。

年少無知的我們甚至常常拿這件事取笑那個學生。結果,那個學生並沒有像老師預期的那樣「改邪歸正」,他犯的錯誤越來越多,甚至面臨被學校退學的威脅。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老師也只是「恨鐵不成鋼」,想讓家長好好管管學生,只是她用錯了方式,最後學生對他失去了信任感,家長也未必多感謝他。

所以,如何正確對待家長這個合作者還是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聯絡

也許我們會覺得家長與學生一直在聯絡,甚至可以說是很親密。然而,事實上是,除了一些留守兒童,即使父母一直孜孜不倦地陪著孩子,孩子與父母之間也未必關係密切。很多時候,家長與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很難達成共識。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能會步步緊逼,毫不鬆懈。學生對自己的學業當然也是要求盡善盡美,但是人無完人,有人的地方便有弱者。這種時候,學生可能很害怕家長的「溝通」。

我記得我小時候成績考得不好時便很害怕父母知道我的成績,但當我考了滿分時,便迫不及待地想告訴父母。但是父母從來都是差的狠批,好的卻永遠是繼續努力。所以,何為家長與學生的聯絡?

不是一種對我們是否達到他們的標準的過多關注,而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我的很多同學都覺得跟父母沒有什麼話題,實質上便是一種情感交流的缺失。因而,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聯絡更要注重參與與鼓勵。

不是只問結果的參與,不是只有「再接再厲」的鼓勵。抽出一點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看看他們的世界,即使孩子失敗也不要過分苛求,與他們一起尋找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定會有父母有著許多的共同話題。

學生與學生的關係

說實話,在我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我所認識的同學不是同班的,就是同班同學的親戚,當然也不排除那些因為考試而偶爾認識的。《基礎學校———乙個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裡面所提及的孩子便不會如此。他們除了傳統的分班模式外,還有混合年齡組合,幾種組合,按個體組合,全班組合的方式。

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便是:我們認識的絕不僅僅是同班同學。比如混合年齡組合中,四年級學生和學前班的孩子可以參加同乙個科學專案,而五年級學生則可以幫助一年級學生閱讀或做算術。

遺憾的是,在中國有時候「竄班」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同年級的交流除了成績榜上的攀比,似乎找不到其他,更不用說與不同年齡孩子之間的交流。其實,有時候學生更能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我小學時候常常讓我的姐姐給我講解那些不懂的題目,那些上課感覺很難的東西一下子就簡單了很多。這並不是說老師講得不好,只是有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更便於交流。

而且,人的資質參差不齊,有些人的接受能力可能要慢慢啟發,而目前的教學條件教師還只能是考慮到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因而,學生便要尋求多方面的幫助,同學無疑是個好的助手。學生與學生之間這種無壓力的交流學習不僅可以在學業上共同進步,還能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總之,一所好的學校聯絡確實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聯絡才有了思想交流,因為聯絡才會紀律嚴明,因為聯絡才會互相關心,因為聯絡才會有同乙個目標······然而,聯絡並沒有那麼簡單,過度聯絡會讓人有種不適感,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超過了最佳距離便會給人壓力感。所以,我並不是很贊同《基礎學校-------乙個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裡的某些做法。

如:將學生的成績單寄給家長。在我看來,成績是否告知家長是學生的乙個權力,大部分的孩子都相當害怕父母的失望,那比考了班級倒數第一還讓人坐立難安。

這點,中國的做法更讓我贊同。中國只有在家長會的時候才會將成績單給家長,而且只是自己孩子的成績,家長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弱勢,孩子也不會覺得被逼得太死。相反,這樣的一次家長會還可以給孩子敲響一次警鐘。

但是,如果每天都感覺在開「家長會」,生活難免有些「可怕」,家長有學生之間的聯絡恐怕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當然,在這個家庭裡除了聯絡這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外,課程的連貫性,環境,品格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在《基礎學校———個學習化的社群大家庭》中這本書都有體現,其中不乏值得我們借鑑的東西,而將這些理論用於實踐還將是一條漫長的路。

我的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的其中一朵。我是一名哈薩克族五年級的學生。我生長在美麗的賽爾山下奎德格村,我們村由蒙古 維吾爾 哈薩克和漢族四個民族組成,各民族非常團結和睦,就像乙個 大家庭 一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主動幫忙,每當過春節和古爾幫節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穿著新衣服不分民族挨家挨戶...

和諧的大家庭家文章

春天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正如友誼一樣,友誼也是人生中最可貴的,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名人用多少優美的詩句來歌頌與讚美過 友誼 曾今有一位偉人說 得不到友情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 沒有友情的社會,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朋友是友誼的代言人,他們不曾嫌棄任何人與放棄任何人.而用他們那寬大的心去容納與接受別人...

《我們的大家庭》主題班會

相親相愛一家人主題班會 班會主題 相親相愛一家人 主題班會時間 2012年9月26日 地點 求實樓107教室 輔導員 肖青 主持人 謝春花李游 策劃 建工八班班委會 主題班會的目的 1 通過這次班會,使同學們認識到,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只有融入到集體中,友誼的種子才會萌發,理想的航船才能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