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二輪複習知識點總結

2021-11-02 08:27:04 字數 2873 閱讀 6640

專題六農業生產活動

一、農業分類方法:

(1)、按投人生產資料或勞動力的多少:將農業分為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1、密集農業又稱集約農業,耕地面積不變,依靠擴大投入提高單產增加收入;根據投入要素的側重可分為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等農業型別。

2、粗放農業依靠擴大耕地面積增加收入。

(2)、按產品用途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二者的區別主要看農民生產的目的:若主要是用來自己消費,則是自給農業;若主要是為了把產品變商品,則是商品農業。

(3)、按生產物件的不同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

二、農業的區位因素:

三、主要農業地域型別:

1.水稻種植業

①分布: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非洲的埃及、奈及利亞;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拉美的古巴、委內瑞拉、巴西;美國旱地直播。

②區位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勞動力豐富;單產高;種植歷史悠久人們喜好稻公尺。

③特點: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大牧場放牧業

①分布:美國、阿根廷(牧牛)、紐西蘭、南非(牧羊)等國家和地區的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區。

②典型: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③區位條件: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進

④措施: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條件;開闢水源;種植飼料。

3.商品穀物農業

①種植作物:小麥和玉公尺,便於機械化耕作。

②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③分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我國東北西北

④美國發展商品穀物農業條件: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便利的水陸交通;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

4.混合農業

①分布: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

②主要形式:飼養牲畜和穀物的混合。

③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混合農業:優點:農場成為良性生態系統;農民有效的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缺點:大分水嶺的背風坡缺水。

④特點:家庭農場、機械化水平高、生產規模大,農產品多出口、英國是主要物件。

專題七工業產業活動

一、工業分類:

1、產品的製造方法:①採掘工業:水電站。②加工工業:

2、產品用途:①重工業。②輕工業。

二、工業區位:

1、經濟因素:原料、市場、動力、勞動力、技術、交通、資訊。

2、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文化傳統、消費習慣。

3、環境因素:大氣、水、固體汙染物汙染。

4、工業的主導區位分類

5、工業生產活動與農業生產活動的特點比較

三、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的比較

四、我國的工業

(1)我國主要工業地帶

1、沿海工業地帶:包括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五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沿海經濟開放區及浦東經濟開發區等。這是我國實力最雄厚的工業地帶。

2、長江沿岸工業地帶:包括上述滬寧杭綜合工業區以及以武漢為中心的鋼鐵、輕紡等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鋼鐵等工業基地,以貴州烏江水電站為中心的礦業基地,以六盤水、攀枝花為中心的煤炭、鋼鐵工業基地等。本區是沿海經濟向我國內地輻射最便捷的區域,區內水能、有色金屬、農業、多層次的勞動力資源豐富,航運發達,工業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力。

3、隴海-蘭新沿線工業地帶:包括徐州煤炭工業,鄭州輕紡工業,洛陽機械工業、西安飛機製造工業,蘭州石化,新疆石化工業等基地。是亞歐大陸橋的捷徑,開發西部的**通道。

(2)四大工業基地

(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特點

1、東部沿海所佔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帶,中關村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典型代表。

2、高新技術產業區不斷由點狀向塊狀、帶狀格局轉化,分布範圍迅速擴大。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武漢、重慶、成都、西安、蘭州等城市都已建成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五、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絡:

1、生產的聯絡:投入——產出聯絡。

2、空間上的聯絡:共用基礎設施或廉價勞動力。

3、資訊上的聯絡:如計算機聯網——非物質聯絡。

(2)工業的集聚和分散:

1、集聚:

①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規模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②傳統工業: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絡,且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較大的協作工廠,相互靠近集聚在專業化工廠附近,形成專業化生產集聚區域

③新興工業:協作工廠地理上靠近,並接近使用者、及時反饋資訊,或利於擴大自身影響,形成新興工業區。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集中在技術密集的專業化工業集聚區域內

2、工業分散:

①傳統工業區的分散:老工業區處於飽和狀態,用地、用水緊張,能源不足,環境狀況差,及許多社會問題等,使得新建企業遷移出老工業區。

②新興工業區的分散:原料(或零部件)及產品的運輸量較小,甚至可以空運如電子元器件**廠與裝配廠; 複雜產品原料零部件由許多任務廠**,每一種零部件銷售到許多地區,為減少市場上交易費用,或充分利用各地的優勢條件,形成跨國或跨地區的企業。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或接近市場,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廉價勞動力豐富的地區等。

汽車生產的全球化最為典型。

③具體表現形式:工業由老工業區向新工業區分散;向大城市周圍的衛星城分散;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分散(投資建廠);以跨國公司的形式分散。

④ 趨向:全球化;中小型。

(3)工業地域:

1、形成:

①自發形成:有投入—產出聯絡的工廠在地理上靠近,以滿足降低生產成本的需要。

人文地理期末複習總結

人文地理學 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於差異,並 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即研究人地關係,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形成,發展變化與分布規律的科學。地理學 把地球表層作為人類活動的空間來研究,地球表面是人類生存活動最直接 最重要的場所,人類的生存 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地理環境。地理學二分法 人文,自然 三分法...

人文地理複習大綱總結

1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 2人文地理學科特性 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 3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物件 人地關係,區域研究,空間分析 4中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 經驗主義方 實證主義方 人文主義方 結構主義方法 論。5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一 人文地理學...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之中國人文地理

知識要點 一 我國的行政區劃 行政區 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有 自治區 直轄市 特別行政區 縣 自治縣 市 鄉 鎮 我國擁有 個省級行政區。如下結構意示圖 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二 人口和民族 人口 年全國人口估計已達 億人。我國人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