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2021-11-01 08:43:48 字數 3312 閱讀 8137

漣源市工貿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校園文化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展示,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系列活動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強化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提公升學校的辦學品位,順利通過國家示範校驗收,迎接建校三十周年校慶,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踐行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校園」為統領,全面貫徹職業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融合「職業教育文化、企業文化、將軍文化」為特色,以優化、美化、淨化、綠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打造「活力工貿、實力工貿、魅力工貿」為發展目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品位提公升奠定基礎。

二、領導小組

組長:梁降祥

副組長:高雄顏雄林譚武魁劉太平黃顯彬梁月明

成員:肖偉毛克昌、李正謀、林忠於、張双喜、劉文輝、闕康新、魏兵、劉文博、顏國強、朱偉華、周紅莊、李全勝、廖澤林、各班主任

下設工作小組:總策劃:梁降祥成員:梁月明、毛克昌、肖偉、李全勝、周紅莊、廖澤林、李正謀、林忠於。

適當時候聘請專業機構或專家指導。

三、實施原則

1、育人性原則:根據學校實際,結合時代特點、職業教育特點和形勢需要,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和激勵功能,使廣大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整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老師的工作熱情。

2、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乙個不斷建設、反思、提高的整體工程,是學校整體建設的一部分。校園文化建設要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密切聯絡社會實際,體現時代精神,凸顯學校特色。

3、特色性原則: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通過新事物來領悟傳統文化,用融合的手段來為校園文化注入生機與活力。

4、繼承與發展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繼承與發展的原則,精心設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明顯,做到優化、淨化、美化、綠化、文化,各個場所布置個性鮮明,符合特點,能使用規範字,體現濃厚的學校文化底蘊和辦學特色。

四、整體思路

(一)建設內容。校園文化建設計畫分三部分。

1、尋根——學校理念文化建設(mi):學校理念系統梳理。學校的理念文化正是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建構了這樣乙個理論體系框架,它是服務於學校全員,並被學校全體師生教職員工,家長,社會廣泛認同的核心價值觀,是學校文化得以開枝散葉的根。

學校的特色理念系統,是支撐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是整個校園文化得以展示蓬勃生機的根基。也是我們在整個策劃工作中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它一般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一訓三風、辦學目標和學校精神,以及日常的制度文化。

2、塑形——學校實體文化建設(vi):包括標識文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學校文化工程實施。

vi即以標誌、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的完整的、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將學校理念、學校文化、學校規範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塑造出獨特的學校形象。在ci設計中,視覺識別設計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眾接受,具有重要意義。

vi系統

a.基本要素系統:如學校名稱、學校標誌、標準字、標準色、象徵圖案、吉祥物、宣傳口號等。

b.應用系統:辦公用品、校園環境、交通工具、校服、宣傳**、包裝系統、 公務禮品、陳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物等。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學校的內外部環境,作為學校文化的硬體支撐平台,不僅僅起著理念文化外顯的作用,同時,也承擔著環境育人的功能性。

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遵循以下四點原則:

藝術性原則,即通常說的美育。學校的環境文化和理念文化一樣,是服務於學校全員的,它必須要獲得全員的認同。這樣以來,就要求我們的環境文化擁有藝術美,能夠讓師生去親近,去認知它,通過美的環境培育美的人。

唯一性原則,即通常所說的原創性。堅持學校的每一處環境文化建設,都應該是專屬於學校自身的,而非複製於其他地區,人為地搬入一些呆板的雕塑、標語,不僅不能很好地體現學校的理念文化,同時,也會對學校的文化建設產生不好的影響。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不僅要烙印在理念文化上,同樣也要通過環境文化去承載。

故事性原則,即通常所說的互動性。文化應該是不斷被分享,被傳承的,文化如果不能通過物作為載體,與個體產生良好的互動,那麼,它不能被稱之為文化,因為它不具備生命力。環境文化的建設尤其要重視互動性,人與人,人與物的交流,引發內心的共鳴才能讓師生通過這些文化設施收穫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讓每一面牆都說話」就是文化建設互動性的最好體現。

節約性原則,即通常所說的簡樸性。根據學校財力狀況,校園內個環境文化建設體現簡樸大方、特色突出、效果明顯的思想,設計不過繁縟、用材不過奢華、施工不過複雜。厲行節約,明快大方。

學校內外部環境文化的建設,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割槽,其不僅能夠提公升師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水平,同時,也能作為理念文化的載體,將學校的文化建設,提公升到乙個新的高度。

3、鑄魂——學校文化品牌建設(pi):包括學校品牌文化推廣、學校資訊系統建設。

校園品牌文化推廣不僅僅是針對學校理念文化的提煉以及環境文化的重塑。在當代以及未來很長的第一段時間內,它應該被看作乙個貫穿學校發展全過程的系統化維護及建設體系:不僅包含了學校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等不同層面的建設,還囊括了學校的文化主題應用、形象宣傳、社會推廣等傳播活動。

是多位一體的持續性傳承、推廣活動 。

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並非止步於內部理念文化的梳理及外部環境文化的外顯,如何找到屬於自身的校魂,需要學校在很長地一段時間內,通過理念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一次次地去積累、去沉澱,最終打造出屬於學校自身的品牌文化.

(二)建設過程。校園文化建設是乙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根據學校實際,計畫分三期完成。第一期:

2023年1月——2023年2月,完成校園文化建設的設計工作(包括mi和vi設計);第二期:2023年3月——2023年6月,完成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工作(對mi和vi設計方案進行具體製作和施工);第三期:2023年7月——2023年7月,根據學校發展和學校新徵地的建設使用情況進行系統的校園文化補充修正工作,以及校園文化品牌推廣工作(pi)。

五、具體實施工作安排和要求

第一期設計工作人員分工:

總策劃:梁降祥

第一組:學校理念文化建設、標識文化建設:梁月明、毛克昌

第二組:校園樓室內文化建設:肖偉、李全勝

第三組:校園樓室外文化建設:周紅莊、廖澤林

第四組:校園行為文化建設:李正謀、林忠於

設計要求:每個點的設計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實施原則和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原則;每個點的設計方案必須在二個以上;每個點的設計文字和設計圖均要有電子稿和紙質稿;設計初稿在1月26日前完成。

設計方案確定:各組初定——工作小組討論二定——校園網上發布徵求師生意見或投票三定——請專業機構或專家指導四定——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研討終審定稿。

具體實施方案:略

2014-1-19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的重要方面,是展示校長教育理念 學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學校校園文化通過班風校風教風建設 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 人文和自然的校園環境等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指引 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 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 規...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工作相結合,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相結合,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優化育人環境,營造環境育人的優良氛圍。二 文化建設遵循的原則 1 教育性原則。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導...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一 指導思想 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是雙語人不懈的追求。和諧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和諧的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動中,力求使教育過程諸要素之間以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協調 平衡的狀態,從而提高教育質量,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面 和諧 充分的發展。乙個學校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