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週期表階段綜合複習及某些知識的總結

2021-10-30 11:10:40 字數 4885 閱讀 2247

高一人教版化學元素週期表階段綜合複習及某些知識的總結

知識重點:

1. 核素:由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構成的一種原子。

2. 同位素:

(1)把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種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

(2)① 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無論存在形式如何,各種同位素所佔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變的。

② 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的質量數不同,但它們的化學性質是基本相同的。

3. 幾種相對原子質量的確定標準:

(1)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a的質量與原子質量的相比,所得比值。

(2)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

(3)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各天然同位素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在自然界的百分含量的乘積之和。

(4)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

各天然同位素的質量數乘以在自然界的百分含量乘積之和。

4. 比較微粒半徑大小的規律。

(1)同週期的原子,隨核電荷數的增大,r逐漸減小。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和離子,隨核電荷數的增大,r逐漸增大。

(3)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隨核電荷數的增大,r減小。

(4)同種元素價態越高,r越小。

(5)當核外電子排布不同,核電荷數也不同的粒子,要在參照物存在下對比,得出結果。

5. 金屬性、金屬活動性與還原性的區別:

金屬性——氣態金屬原子失能力大小。

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能力大小。

絕大多數金屬元素以上兩種情況下失電子的能力是相同的,個別金屬元素有差異。

以上兩種均表現為還原性。

6. 非金屬性、非金屬單質的活動性與氧化性:

非金屬性——指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的大小。

非金屬單質的活動性——指非金屬單質在參加化學反應(一般為得電子過程)時,斷裂為單個原子並參與反應的難易程度,它與其分子內化學鍵的型別及強弱有關。

氧化性:指含有易得電子元素的物質的性質。

7. 幾個重要關係:

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原子序數

質量數 = 質子數 + 中子數(數值)

主族序數 = 最外層電子數 = 最高正化合價

最高正化合價 +│負化合價│= 8 (非金屬元素)

【典型例題】

[例1] 硼有兩種天然同位素、,硼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為,則對硼元素中的質量分數判斷正確的是( )[上海高考]

a. 20b. 略大於20%

c. 略小於20% d. 80%

解析:設原子含量為,則原子含量為,根據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則有,。因為的質量小於的質量,所以的質量分數小於20%。故選c。

[例2] 某元素構成的雙原子單質分子有三種,其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158、160、162。在天然單質中,此三種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由此推斷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a. 此元素有3種不同的同位素

b. 其中一種同位素質量數為80

c. 同位素佔原子總數的

d. 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60

解析:若某元素有兩種同位素、,則構成的雙原子單質分子有、、三種。若,則,,求得兩種同位素的質量數分別為79、81。

由三種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可求得、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故選cd。

[例3] 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三種微粒、、,下列正確的是( )

a. 原子序數關係是

b. 微粒半徑的關係是

c. 一定是稀有元素的一種原子

d. 原子半徑的關係是

解析: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核電荷數越大越小,且陽離子核電荷數大於陰離子,則微粒半徑為,b正確。原子序數,a錯。c正確。原子半徑,d錯。

故選:b、c

[例4] 設某元素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中子數,則下列論斷正確的是( )

a. 不能由此確定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 這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c. 若碳原子質量為,此原子的質量為

d. 核內中子的總質量小於質子的總質量

解析:b,的質量數,是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不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c,此原子的質量近似等於。

d,不一定,若為,則中子質量小於質子質量,若為則中子質量大於質子質量。

故選:a

[例5] 短週期元素a和b可組成化學式為的化合物,若a、b兩元素的原子序數分別為、,則的數值是( )

a. 4,6,8,14 b. 4,6,8,15.

c. 5,6,8,14. d. 4,5,6,8,14

解析:解法一:a、b的化合價可能是,或,或。符合此a,b的短週期元素及其原子序數之差為:

故選:a

解法二:據化合價,或,或。因a、b化合價之差均為偶數,故其原子序數之差通常應為偶數(是一般規律,只有、等少數元素的原子序數和主要化合價不一定同為奇數或同為偶數)。

故選:a

【模擬試題】

1. 在離子中共有個核外電子,原子的質量數為,則原子核內含有中子的數目是( )

a. b.

c. d.

2. 某核內中子數為的離子,質量數為,則它的氧化物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

ab.cd.

3. 、、、分別代表四種元素,、、、分別是、、、離子的核電荷數,已知、、、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可表示為(用字母表示,表可不填滿,也可補充)

4.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 )

a. 3 b. 7 c. 8 d. 10

5.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兩種微粒,若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則其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b. 凡單原子形成的離子,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c. 兩原子,如果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一定屬於同種元素

d. 不存在兩種質子數和電子數均相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

6. a、b、c、d是核電荷數均小於10的元素,且核內質子數:a > b > c > d,已知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三倍,c元素原子與d元素能形成帶乙個單位正電荷的離子,則:

(1)四種元素符號a: b: c:

d: 。

(2)b、c、d三種元素還能組成一種只存在於水溶液中的共價化合物,其化學式為

(3)b、c、d三種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

7. 已知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都小於18,它們的核電荷數a < b < c < d。a與b可生成共價化合物,每個分子中含有22個電子;c元素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為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d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少1個,則各元素的名稱為a:

b: c: d:

8. 下列遞變規律不正確的是( )

a. 、、還原性依次減弱

b. 、、氧化性依次增強

c. 、、原子半徑依次增大

d. 、、最高正價依次公升高

9. 下列各組微粒半徑之比大於1的是( )

a. b. c. d.

10. 甲、乙兩種非金屬:① 甲比乙容易與化合;② 甲原子能與乙陰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③ 甲的最**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強;④ 與某金屬反應時甲原子得電子數目比乙多;⑤ 甲的單質熔、沸點比乙的低。

能說明甲比乙的非金屬性強的事實是( )

a. 只有④ b. 只有⑤

cd. ①②③④⑤

11. 核電荷數為15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它的最高正價是最低負價是原子半徑比硫比氮

12. 用a. 質子數,b. 中子數,c. 核外電子數,d. 最外層電子數,e. 電子層數,填寫下列各空格(填入字母)。

(1)元素種類由決定;

(2)質量數由決定;

(3)元素的原子半徑由決定;

(4)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由決定;

(5)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決定;

(6)核電荷數由決定。

13. 圖中曲線表示原子序數在前20號中的某些元素的原子序數(按遞增順序連續排列)和單質沸點的關係,其中a點表示的元素是( )

a. b. c. d.

14. 某元素與某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已知分子中各原子核外最外電子數之和為32,核外電子總數為42,則為等於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15. 已知a、b是週期表中同主族相鄰兩元素,a、b所在週期分別有、種元素,若a的原子序數為,則b的原子序數可能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試題答案】

1. c 2. a

3 4. c

5. cd

6. a:f;b:o;c:n;d:h;;或

7. a. 碳 b. 氧 c. 矽 d. 氯

8. c

9. bd

10. c

11. ;+5;-3;大;大

12. (1)a (2)ab (3)ae

(4)d (5)d (6)a

13. c

14. 氟;4;

15. d

提示:3. 抓住「四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利用的關係。

5. a. 微粒包括原子,陰、陽離子。錯

b. 不符合。

d. 陽離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陰離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對。

c. 正確。

6. (3)亞硝酸銨的存在同學可能不熟。

9. 注意:比例式中作為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半徑 > 作為分母的元素的原子半徑,而粒子半徑的比可利用前面總結的關係。

13. 當a為時,其中沸點大於的20號以內元素沒有,圖中有2種,不可能為;同理若當a為時,只有一種沸點與a點不符合;當a為時,也不符合題意。當a為時,則其連續元素為:

、、、、、、、。

元素週期表

知識精析 1 1869年,門捷列夫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順序製出第一張元素週期表。2 原子序數與原子結構之間的關係 原子序數 核電荷數 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3 1 週期序數 電子層數。週期序數用阿拉伯數字表示。2 元素週期表目前有7個週期。第1 2 3週期稱為短週期,分別含有2 8 8種元素 第4 5 ...

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律綜合複習題

1 在元素週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與乙 丙 丁三元素緊密相鄰。甲 乙的原子序數之和等於丙的原子序數。這四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 丙 乙 甲 丁 b 甲和乙或乙和丁所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氣汙染物 c 最 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丁 甲 d 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

元素週期表總結

1 某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a倍 a 1 則該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a 2a b a 2 c 2a 10 d 2a 2 解析 首先確定該原子的電子層數 根據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及條件a 1可以確定該原子只可能有兩個電子層 其次確定各電子層上的電子數 k層上肯定是2,l層是k層的a 倍,所以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