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二中2019學年下教科室工作總結

2021-10-27 21:11:52 字數 3231 閱讀 2640

在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經過各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教研組長、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本學期的教科研工作,已經圓滿地完成了預期的目標,現將這一學期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工作回顧:

1、為廣大教師提供教育理論學習機會,提公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內涵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為使廣大教師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能夠按照課改的精神有效地實施教學,我們對教師現狀進行了認真分析,絕大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熱情都很高,但由於種種原因,教師們的教科研意識不夠強,缺乏方法。為此,我們認真組織教師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的研究,按照「邊試驗、邊培訓、邊總結、邊提高」的原則,不斷對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通過「教、研、訓」有機結合,促進教師走進新課程。

二是建立培訓、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培訓機制,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校本培訓工作,我們要求全體教師每學期撰寫一篇課改實驗**,上一節課改優質課,每學期撰寫一篇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通過一系列培訓,有效地拓寬了教師的智力背景,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這就為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搞好教育教學及教科研工作創造了條件。

2、營造學校科研氛圍,提高教師科研積極性。

(1)加強教師的科研意識。一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師日記,關注差生)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教師從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在工作中獲得理性的昇華和情感的愉悅,提公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質。

(2)克服教師的畏難情緒。通常,不少教師在談對教育科研的認識時,往往反映出對教育科研有畏懼感,認為科研比較高深,是孤零零的,也有人對教育科研持「負擔論」,認為中小學教師的本職是教好書,搞科研是額外負擔,應該是專門的人做在辦公室搞研究,殊不知,教育科研恰恰是建立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脫離實踐的科研只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不具可操作性。通過近兩年來的宣傳引領,使我們教師克服了畏難情緒,並認識到沒有科研的教學是盲目的、是低效的、也是沒有前途的,大家能積極投身教育科研,並把教學過程與教育科研過程統一起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校園充滿著科研的勃勃生機。

(3)強化教師的反思意識。《詞典》有云:「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反思過去是為了將來。」波斯納說:「成長=經驗+反思」。

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讓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善於從中發現問題,對日常工作保持乙份敏感的探索的習慣,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並形成理性認識。我們在實踐過程中,要求教師每天反思,並記錄感受、隨筆,寫教學後記,把有感而發的事情、棘手的問題、小小的案例、一時的頓悟都記下來,既可以是記敘,也可以是議論,還可以是抒情,內容、形式不拘一格,認真填寫校本研修報告冊,最終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同時,資料的積累為日後研究、總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促進了教師反思意識與能力的發展。

(4)為教師搭建科研平台,使科研意識自覺滲透於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各位教師有自己的可行的計畫和目標,努力有目標,工作有方向。全校教師做到「四個一」:

每人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科研或教改方面的書籍;每人每學期寫一篇關於教研或教改方面的讀後感,實際是一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每人每學期要上一堂與眾不同的公開課;每人每學期要寫讀書筆記。

3、組織教科研培訓,加快教師向「科研型」轉軌。

(1)組織公開課、示範課,為青年教師開闢學習的課堂。

(3)為了提高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組織教師參加新課程培訓及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軌。教科室組織有關教師對教學中存在的課堂教學的組織與調控、如何做到堂清等問題進行了有系統的科研培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響應學校號召,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校內以學科組為單位選拔了課堂教學優秀的教師參加縣課堂教學展評。

5、抓好各學科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大部分教研組長能夠根據學科的特點,按照學校教研制度的要求,靈活地開展教研活動。有解決學科共性問題的課例研究;有借鑑他人先進教學設計為主題的**活動;有針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方法為專題的教研活動;有針對中考學科新動向為主題的研究。

所有這一切,在教研組長的帶動下,各學科的教研活動更加接近師生的實際和學科特點,教研活動也逐步走向深入,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廣大教師在教研活動的思想碰撞中,有利於教育智慧型的生成和教師專業的發展。

6、立足課堂,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教研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而開展的教學研究活動。具體而言是教師以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感想或遇到的問題為中心開展研究活動。開學以來我們在校本教研活動中,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行動研究為方法,以主題式課例研究為載體,強調教師是主體,教學問題是核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研活動。

二、教師在本學期取得的成績

本期有四位教師在縣級教師綜合素質培訓中做報告,有一位教師的**在cn刊物上獲的發表、兩位教師在三門峽市化知識結構圖比賽中分別獲得了市級一等獎和二等獎,有四位教師在縣中學生古詩文朗誦比賽中獲得輔導獎,五位學生獲獎。

三、存在問題

當然,教科研工作也有不令人滿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教科研工作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2、部分教師參與教科研活動的意識淡薄;

3、學校教科室的督促還不夠深入,力度還不大;

4、校本課題教研活動開展未能完全落到實處;

三、下一步打算

針對開學以來教科研存在的問題,今後教研工作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1、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做好為全體教師的服務工作,為各位提供教育科研的舞台。

2、將進一步立足於課堂教學,各教研組將根據自身的實際,按照規劃,確立乙個專題開展教學研究。專題研究必須做到:將專題「立足點」與學校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同步;將「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將「切入點」放在挖掘學生的潛力上。

在開展專題教研活動中,教科室將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管理、監督和考核,重視過程的管理,加強對教研活動的監管、檢查與考核。

3、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與教育創新,加大培養教師培養的力度,改革課堂教學, 創特色學校、品牌學校。

以上是本學期教科研工作總結。在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學校教師的潛能逐步得到開發,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得到提高。開展校本教研,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走教師發展學校之路,是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課題,我們將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面對時代的挑戰,通過校本教研,課題帶動,讓教師不斷進步;經過行動,讓教師在過程中享受生活;注重反思,讓教師變得更加敏銳;收穫理想,讓教師擁有更加充實的教育人生。

從而使我校教科研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新形勢下的學校教科研工作,必須真抓實幹,並且要不斷開拓創新,為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獻計獻策,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盡力。這也是學校教科室今後努力的方向。

東明二中教科室

2011、7

和縣二中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教科室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根據學校工作計畫和市縣教科研工作要求,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校本教研為切入點,以給中青年教師搭建良性發展平台為重點,通過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為二中可持續發展培養中堅力量。以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突破口,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穩步提高教師教科研...

二中第一學期教科室總結

2012 2013學年第一學期教科室 工作總結 一.加強教師培訓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開展2011版課標學習活動。為充分發揮課標的導向功能,組織開展了對2011版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活動。學校出資四千多元為每位任課教師購買了各學科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2011版 材料,採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

2019學年下期教科室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工作為中心,進一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推進 第二屆高效課堂達標活動 強化教科研意識,落實教科研措施,加強教科研過程管理,爭創新業績 新局面。二 工作任務 1 開展第二屆高效課堂達標活動。2 強化校本教研的過程管理,加強週六教研活動,使我校教科研工作落到實處。3 扎扎實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