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反思

2021-09-29 20:12:06 字數 4021 閱讀 4818

2013-04-11 12:40:32

作為一名教師,又面對的是新教材,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為主要要從以下及點進行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這是我進入初中的第一年,對新教材的認識比較膚淺,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乙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乙個個體。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在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面還需改進。

二、對學生的反思。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我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也許是有

點快了,所以看到那些學生彷彿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現自己並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彷彿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這就是我這麼些月來的最大感受。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對外部資訊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

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的評價每乙個學生。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1.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2.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麼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3.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

通過移項的方法化歸到合併同類項的方程型別這次要學習的方程型別是兩邊都有x和常數項,通過移項的方法化歸到合併同類項的方程型別。教學重點是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難點是移項法則的**。

這次要學習的方程型別是兩邊都有x和常數項,通過移項的方法化歸到合併同類項的方程型別。教學重點是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難點是移項法則的**。

我是從複習合併同類項------解方程(特點是含x的項全部在左邊,常數項全部在右邊。)開始,引出課本上的「分書」問題,應用題本身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有點難度,講解其中的數量關係不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我避重就輕地給了學生分析提示,通過填空的形式,找出數量關係,進而列出方程。

列出方程3x+20=4x-25後,發現方程兩邊都有x和常數項,這個方程怎麼解?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怎樣解此類方程。

方程出示後,通過學生觀察,怎樣把它變為我們之前的方程,也就是含x的項全部要在左邊,常數項在右邊。學生回答右邊的4x要去掉,根據等式性質1,兩邊要同時減去4x才成立。左邊常數項20用同樣的方法去掉,通過方框圖一步步演示方程的變化,最後成為3x-4x=-25-20,變為之前學過的方程型別。

通過原方程、新方程的比較(其中移項的數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發現變形後相當於把4x從右邊移到左邊變為-4x,20從左邊移到右邊變為-20,進而揭示什麼是移項,在移項中強調要變號,沒有移動的項是不要變號的,再讓學生思考移項的作用:把它變為我們學過的合併同類項的方程。

學習了原理之後,把例題做完,板示解題步驟,特別是每一步的依據,進而給學生總結出移項解方程的三步:移項、合併同類項、係數化為1。

練習反饋環節,讓學生自己練習一道解方程,明確各步驟,下面分別是移項正誤判斷、解方程、應用題,分層次讓學生掌握移項法則以及解方程,最後再解決實際問題。

本節課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夠。

2.語言不夠簡練,教師分析得多,學生的參與討論性不高,發表看法機會少,限制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思維的鍛鍊。

3.課堂學生練習環節有問題,其中男生板演了一道題,以為簡單就過了,實際在後面發現錯了,導致教學進入到應用題部分,再回過頭來糾錯,這是課堂教學中的大忌。

4.點評作業時,應該讓學生多說是怎麼做的,說出各步驟,使得學生真正掌握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在教學**允許的情況下,應該使用實物投影對學生作業進行點評,可以清晰地展示作業中的典型錯誤,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在學生學習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都採用的五步變形方法以後,這節課重點**解下列方程的技巧方法,

如在解方程 30%x+70%(200-x)=200×70%中,在去分母時,方程兩邊都乘以100,化去%得:

30x+70(200-x)=200×70 ,有部分學生就提出疑問,為什麼在200那裡不乘以100?在(200-x)的裡面又不乘以100呢?為了能讓學生明白,我想是否要將原方程變形為 ,然後再各項乘以100,寫成 ,最後化去分母。

又在解方程中,怎樣去分母呢?最小公倍數是什麼呢?學生是有疑惑的,當分母是小數時,找最小公倍數是困難的,我們要引導學生:

①把小數的分母化為整數的分母。如解方程把方程中的前二項都分別分子分母同乘以10,則二項的分母分別成為5和3,即原方程變形為

② 想辦法將分母變為1,即把左右兩邊分子、分母都乘以15,原方程變形為 3(10x-3)-5(4x-10)=15

只要我們善於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多思考多練習,抓住特點,就能找到一些解方程的技巧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都採用五步變形靈活應用,除此之外,據不同題型,運用一些技巧方法,就能快捷地求出其解。

《4.3.2角的比較(人教版七年級數學)》

這一節課一開始我就用多**課件展示兩個任意角,設懸念,引出問題: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讓學生有目的地探索問題,緊接著,通過模擬的方法,自然得到角的比較方法。

並通過問題串和練習,進行了分析。課後反思本節課,發現在分析的過程中,將重心放在疊合法和角的意義的理解,其實根據學生的水平,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測量法與疊合法有無異曲同工之處(測量其實也是疊合——測量角與量角器的疊合)。

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動手實踐和直觀感受,如請同學們在準備好的紙片上任意畫乙個角,再與小組其他同學所畫的角比較一下大小,並按順序排列。把結果展示給大家;再如,沿著經過頂點的直線ef對折來畫出這個角的平分線。正是因為有了上面的過程,學生就能運用數學直覺較好的完成隨堂練習「在方格紙上有三個角,試確定每個角的大小及各角之間的等量關係。

」如何培養、建立學生的數學直覺思維和意識?這節課給了我們乙個啟發:要注意創設實際問題情境,運用多種手段如實物、多**、動手製作、情景再現等讓學生讀圖、識圖、畫圖進而掌握圖形符號語言,通過觀察、模擬、聯想、實踐和合作交流去解決乙個乙個力所能及的問題串,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直覺思維和數感。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四:

《4.2.直線、射線、線段(人教版七年級數學》

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找不到直線,學生很難理解這個概念。所以我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線段的教學上,通過實踐感知,操作體驗,深入理解線段的特點,從而在理解線段的基礎上認識直線,便於學生理解與掌握。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特徵:直和和度量的。

很多教師用自己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上了一堂堂成功的「直線和線段」。我仔細地分析了一下,發現這些課都是先學直線,後認識線段。可是現實生活中是找不到直線的,為了能夠給學生一種先入為主的體驗,我把教學順序調換了一下,我想,無論成功與否,至少也是我自己的想法,就當是一種嘗試吧!

整堂課上下來,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直線可長可短的特性只體現了一半,練習的層次不明,訓練不到位,課堂調控不夠靈活,學生提出的像——為什麼在現實中找不到直線這樣的問題,我事先並沒有好好地去思索,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準確,這些情況都是我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極其注意的地方。

數學教學反思

平方根 教學反思 大莊中學 楊澤鑫 課題 13.3.1 平方根 教材分析 平方根 是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第十三章第一節。本節主要學習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在運算方面,引入了開方運算,使學生掌握的代數運算由原來的加 減 乘 除 乘方五種擴充套件到六種,建立起較完善的代數運算體系。本節課所學...

數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在本月的數學教學中我發現在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較為普遍的問題 教師沒有足夠的耐心。現在把我最近的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總結一下 一 耐心引導,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少學生對數學的印象是枯燥 難懂,教師則信奉 嚴師出高徒 的古訓,對待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細緻的引導,造成一部分學生討厭數學,甚至產生 破罐...

數學教學反思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數學課 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鬆鬆,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 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並不理想 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