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報告書

2021-09-27 09:12:13 字數 4457 閱讀 4932

chapter 1 前言 2

1.1 實習地區概況 2

1.2 實習內容 3

1.3實習目的 4

1.4 實習人員及時間 4

chapter 2 地層 4

2.1 湯山地層 4

2.2 排山地層 7

2.3 棒棰山地層 8

2.4 六合方山地層 9

chapter 3 構造 9

3.1 地區大構造 9

chapter 4 火山活動 11

4.1 六合地區 11

chapter 5 區域地質發展史 14

5.1 湯山地區及六合方山 14

chapter 6 結語 17

參考文獻: 19

chapter 1 前言

1.1 實習地區概況

本次實習前階段的實習地區,主要是屬於揚子地區的下揚子地層分割槽寧鎮地層小區,各時代地層較為齊全,分布廣泛,具有一定代表性,它反映了下揚子臺褶皺帶構造單元的一整套沉積型別及地質環境。具體來說,分為湯山、排山、棒棰山和六合方山四個點。

湯山,在南京麒麟門外湯山鎮西,距南京城約30公里。湯山地處寧鎮山脈西端,由小湯山、雷公山等7座近東西走向的山峰組成。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寒武系的觀音臺組到泥盆系的五通組。

排山,臨近湯山,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泥盆系的五通組與石灰系金陵組的地層分界線至二疊系的龍潭組。棒棰山,位於排山附近,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三疊系的下青龍組至三疊系的上青龍組。以湯山地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東至湯山鎮一線的大致範圍稱為湯山地區。

湯山地區又是一處古生代地層剖面寶庫。這裡古生代地層出露齊全,地質歷史時限長達3億年(距今5-2億年),由寒武係至三疊系地層組成,反映了乙個完整的海陸變遷過程。六合方山,在六合區東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

方山舊時是六合與儀徵的界山,今在縣橫樑鄉境內。方山海拔一百八十四公尺,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登峰遐矚,青山隱隱,滁水依依,俯視千頃,林掩山徑,良田鋪翠。古有「泊舟方山港,弔古方山亭;隋宮羅綺盡,石山鮮痕青」等詩吟詠方山。

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新近系的方山組。

本次實習後階段的實習地區是黃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南北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 黃山處於**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

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區域性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 。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前山岩體節理稀疏,岩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岩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

1.2 實習內容

(1)掌握羅盤的使用,包括用羅盤測量方位、坡度、岩層的產狀

(2)掌握野外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包括岩性點的觀察和記錄、構造點的觀察和記錄、路線地質觀察和記錄

(3)掌握繪製地質圖的方法,包括繪製信手地質剖面圖、地質剖面的測繪及記錄

1.3實習目的

實習是地質學基礎課程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地質實習能直觀地反映課堂所講的內容,使我們直接觀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 實習人員及時間

(1)人員: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08級地理(師範)班

(2)時間:2023年8月30日——2023年9月5日

chapter 2 地層

2.1 湯山地層

在湯山,我們所觀察到的地層從老到新依次為:寒武系上統觀音台組、奧陶系下統侖山組、紅花園組、志留系下統高家邊組、志留系上中統墳頭群、泥盆系中下統茅山群、泥盆系上統五通組。

觀音台組的主要岩性為白雲岩及灰質白雲岩,表現為零星出露,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風化面為黑色而新鮮面為灰白色。

侖山組的主要岩性為灰質白雲岩及灰岩,表現為完全出露。

紅花園組的主要岩性為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表現為零星出露。在我們觀察的這塊岩石中還包含有餌粒灰岩、矽質灰岩及泥質灰岩。

高家邊組的主要岩性為黃綠色碎狀泥岩、薄層泥質粉砂岩及頁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墳頭組的主要岩性為石英砂巖、細砂岩、粉質泥岩及泥質粉砂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茅山群的主要岩性為灰色含礫石英細砂岩、細砂岩及粉砂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五通組的主要岩性為灰白色石英砂巖、粉砂岩及頁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2.2 排山地層

在排山,我們所觀察到的地層從老到新依次為:石灰系下統金陵組、高驪山組、和州組、石灰系中統黃龍組、石灰系上統船山組、二疊系下統棲霞組。

金陵組的主要岩性為灰黑色結晶生物碎屑灰岩,表現為零星出露,與下伏地層為假整合接觸。

高驪山組的主要岩性為雜色砂岩及雜色礫頁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和州組的主要岩性為泥灰巖及白雲質灰岩。

黃龍組的主要岩性為純灰岩底部有含燧石白雲岩,純的黃龍組的灰岩是發肉紅色的,是很好的水泥原料。

船山組的主要岩性為灰白色緻密灰岩及球狀灰岩,是水泥原料。

棲霞組的主要岩性為瀝青質灰岩及含燧石灰岩,有臭味。

2.3 棒棰山地層

在棒棰山,我們所觀察到的地層從老到新依次為:三疊系下統下青龍組、三疊系中統上青龍組。

下青龍組的主要岩性為鈣質頁岩及薄層灰岩,由下至上為泥岩減少灰岩增多,表現為完全出露。

上青龍組的主要岩性為角礫狀灰岩夾石膏層薄層灰岩及瘤狀灰岩,表現為零星出露。

2.4 六合方山地層

在六合方山,我們所觀察到的地層為:新近系上新統六合組。

六合組的主要岩性為洪積環境下的礫石層、沙層、含礫層,表現為完全出露。

chapter 3 構造

3.1 地區大構造

本區大地構造屬揚子準地台中二級構造單元——下揚子準地台褶皺帶及蘇北斷陷盆地。寧鎮山脈主要由3個較大的背斜褶曲和2個較大的向斜褶曲所組成,曲軸方向總體是以北東——北東東為主,自南向北依次為:龍蒼背斜、范家場向斜、寶華山背斜、華亭向斜和湯崙背斜。

①湯山位於湯崙背斜的中段,為一穹狀短軸背斜。核部由寒武系和奧陶系地層構成,北翼由上奧陶系——中三疊統地層構成,岩層較陡(傾角大於60°)或倒轉,並發育次級褶皺;南翼不完整,僅有奧陶系及志留系地步地層出露,產狀相對平緩(傾角在40°左右)。由於所受應力的差異,在背斜的不同部位發育了性質不同的小型構造。

其中,還包括背斜軸部的張節理、翼部的縱向斷裂和層間劈理等構造。②

區內主要發育有近東西向的主斷裂(如逆掩斷裂、平移斷裂等)、北西南東向平移斷裂和北東向斷裂等三大斷裂體系。他們對湯山地區的地層(兩翼缺失中上奧陶統地層)、地貌的空間分布有較大的影響。溝谷的優勢方向與構造和主要斷裂體系的走向一致。

湯山地區溝谷的平均走向為348°和76°,於南京市郊29條大型溝谷的平均走向以nnw向德溝谷為主相一致。③溝谷間是被切割的山前崗地和山麓面,大部分山麓面上覆有黃土層。

1.2 區域性地區構造

孔山背斜

chapter 4 火山活動

4.1 六合地區

該區玄武岩主要出露於六合靈巖山、方山、橫山、銅山以及六合縣小盤山、平山、馬頭山、尖山。據卲家驥等人研究資料及其中相應剖面對比④,以其與新近紀砂礫層的關係,區內新近紀玄武岩大致可分為4次噴發。

第一次噴發:為溢流相為主的玄武岩,在小盤山地區夾於六合組頂部灰綠色泥岩中,六合方山及江寧方山下玄武岩大體與其相當,但它們呈火山錐形態出露,岩性為灰黑色緻密狀鹼性橄欖玄武岩,屬六合組沉積晚期噴出的玄武岩。

第二次噴發:以溢流相為主的玄武岩,廣泛出露於六合縣北部平山、盤山、馬頭山等地。岩性為灰黑色斑狀鹼性橄欖玄武岩。

在剖面上位於黃崗組中上部灰紅色岩屑砂岩、凝灰質砂礫巖之間,屬黃崗組沉積時期噴出的玄武岩。

第三次噴發:岩性為灰黑色中細粒橄欖玄武岩,該次玄武岩主要分布於六合縣北部地區。該玄武岩覆於黃崗組之上,被雨花台組礫石層覆蓋。

第四次噴發:岩性為灰黑色含鈦輝石玄武岩,出露於六合八百鄉桂枝山,呈火山錐形態出露。該玄武岩覆於雨花台組之上,被下蜀組覆蓋。

從岩性、巖相特徵來看,第

一、二、三次玄武岩均屬鹼性橄欖玄武岩,第四次玄武岩屬玻基輝橄巖;第

一、二、三次玄武岩之間,岩石的岩性、巖相及岩石化學成分存在著一定的演化趨勢,表現在岩性上,早期(第一次噴出的玄武岩)結晶較細,基質隱晶——微晶質,少玻璃質,斜長石牌號較大,岩石中鐵鎂礦物含量較高,偏基性;晚期(第

二、三次玄武岩)結晶較粗,基質常為中細粒,含一定數量的玻璃質,斜長石牌號較低,岩石中常見深源捕晶、晶洞及包體,偏鹼性。總的表現為從早到晚鹼度分異明顯,岩石基性程度下降,鹼性程度增高。其中第三次噴發的玄武岩由於爆發作用強烈,受矽鋁層混染,其鹼性程度相應降低。

⑤1.2 黃山

到早白堊紀時,晚燕山運動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於地殼下部炙熱的岩漿,沿著印支運動時形成的褶皺帶,從黃山這塊比較薄弱和斷裂發育的地殼內乘虛上公升,侵入到距地表約數千公尺的古老地層中。隨著溫度和壓力的改變,這些岩漿由邊部向**慢慢地冷卻凝結而成黃山花崗岩體的胚胎,這便是距今約1.25億年時期形成的「地下黃山」。

在黃山花崗岩體侵入地殼形成之際,也就是黃山山體雛形孕育鑄就之時,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脈動上侵定位和結晶固結之後,黃山岩體的雛形終於形成。

南京師範大學精美求職簡歷

十分方便修改的簡歷模板 自薦信尊敬的領導 您好,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審閱我的自薦信,當您翻開這一頁的時候,您已經為我開啟了通往機遇與成功的第一扇大門。我將努力讓您在短時間內了解我。我是 大學20xx屆的應屆畢業生,我所學的專業。經過4年的大學生活,在師友的嚴格教益及個人的不斷努力下,我已經具備了紮實...

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報告

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活動是在2010 2011學年大二地理課程的氣象 土壤 植物 綜合自然地理等課程學習完成後,於2011 7 10 2011 7 14,在陳智文老師和張立峰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09級地理科學同學,在四平周邊地區,主要針對土壤和植物的實習活動,涉及氣象 地貌 地質 生物等諸多...

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報告

年級 2012級2班 專業 地理科學專業 學號 1241212 姓名 李庭樂 實習指導教師 張立峰李筱琳李蒙 2014年9月2日 第一章土壤地理學實習 這次土壤地理實習的路線是從丘陵地區到山前台地再到平原地區。具體是先到四平的葉赫地區再到四平市區外環路最後到遼寧省的昌圖縣地區。山前丘陵 山前苔地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