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基礎知識提綱梳理

2021-09-18 11:05:51 字數 3348 閱讀 4603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易錯辨析:★岩石圈和地殼的範圍:岩石圈是介於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之間的乙個圈層,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之上的固體岩石部分。地殼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地球的普通性:①從運動特徵來看,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都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②公轉的軌道都近似圓形③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④從結構特徵來看,地球與其它行星的質量體積相似。

★太陽黑子出現在:光球層

★地球上晝夜更替的週期是:乙個太陽日

★目前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主要依據是:**波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

知識整合(1)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主要表現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

②一般以太陽黑子數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誌,其最明顯的變化週期約為11年。

③對電離層的影響,干擾無線電通訊;

④對磁場的影響,產生極光和磁暴現象。

(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週期和速度

(4)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為23026′。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下圖1—1—1所示:

(5)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黃赤交角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

(6)地球的圈層結構比較

一. 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某地經度 120°e

1.自轉運動: 時間計算: 例1:在4個條件中找出三個已知條件

東加西減該地時間 10:00

例2:時區數計算82°e――東五區

(經度數除以15,四捨五入, 87°e――東六區

取整數即為時區數

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向、河流流向、洋流流向等

日期計算 「死」:180°經線

` 「活」:地方時為0或24時的經線

2.公轉運動:

(1)直射點經緯度——――借助隱含條件

赤道始終晝夜等長: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始終為12:00

白晝的中點為12時;夜間的中點為0或24 時

北(南)極圈與晨昏線相切時,為6月22日或12月22日

⑤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晨昏線與經線圈重合,此時全球都是6:00日出,18:00時日落

(2)計算正午太陽高度

變化規律:由太陽直射點向兩側遞減

計算公式:h=90°-當地與直射點緯度差

特殊緯線:h(極點)=直射點緯度數(極夜期除外)

h(赤道)=90°-直射點緯度數

(3)晝夜長短的推算晝弧:同一緯線晝長相同,日出日落時刻相同

例:某地5:00日出,肯定19:00日落,晝長為14小時

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則北半球晝>夜;直射在23°26′n,則整個北半球晝達最大值;南半球相反。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h漸大,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23°26′n及以北地區,h達最大值;整個北半球晝長達最大值

整個南半球h及晝長均達最小值。

3.公轉與自轉的關係——黃赤交角(23°26′)

第章自然地理環境中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一、大氣環境

①大氣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是大氣根本的熱源,下墊面輻射(包括陸面和海面)是大氣直接的熱源。

●大氣受熱過程,實際上是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

②大氣熱力環流

●大氣熱力環流是大氣不均勻受熱的結果,大氣不均勻受熱由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和下墊面熱性質差異引起的。

●大氣不均勻受熱是大氣運動的主要原因,小到城市熱島環流,大到全球性大氣環流,都可以用大氣熱力環流的原理來解釋。

③ 氣壓帶和風帶

例: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例:地中海氣候(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熱帶季風氣候中的西南季風(東南信風夏季北移跨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而成)

④ 常見天氣系統

常見的鋒面(包括冷鋒和暖鋒)、低壓(包括低壓槽)、高壓(包括高壓脊)而且只關注海平面的天氣圖。

二、水迴圈與洋流

●按空間範圍分:海陸間迴圈(又稱大迴圈)、陸上內迴圈和海上內迴圈三種。水迴圈環節指實現水的迴圈運動的途徑,主要包括降水、蒸發(蒸騰)、徑流、水汽輸送等。

●水迴圈的地理意義:①聯絡四大圈層、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②促進物質和能量交換;

③對生態、氣候、地貌等產生深刻的影響。

2.易錯辨析

★太陽輻射、地面輻射與大氣逆輻射的關係:太陽照大地(太陽短波輻射)、大地暖大氣(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還大地(大氣逆輻射)。例如, 晚上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溫度低,易出現霜凍;晚上陰天,大氣逆輻射強,溫度高。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大氣的受熱過程可以用圖1-2-2或圖1-2-3表示,在此過程中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進行吸收、反射、散射,從而使到達地面的能量大為減少。

★大氣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紅外線,而可見光的絕大部分可以到達地面。

圖1—2--2圖1—2--3

(2)氣候的成因

東亞季風的成因、風向比較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3)關於寒、暖流的區分:①從溫度影響看,使洋流流經海區溫度公升高者為暖流,溫度降低者是寒流。②從流向看,從高緯向低緯方向者為寒流,從低緯流向高緯度者為暖流。

③從洋流流經等溫線的彎曲看,可組成向各種凸凹者為暖流,向低緯凸凹為寒流。

3.知識整合

(1)物質迴圈

(2)板塊構造學說:把岩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亞歐板塊。

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火山、**多分布於此。

板塊張裂處形成裂谷和大洋中脊;碰撞處形成褶皺山系、島弧和海溝。

(3)、地質作用分類:按其能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

背斜:岩層上拱、中心岩層是老岩層――儲存石油、天然氣;建隧道

地質構造向斜:岩層下彎、中心岩層是新岩層――有水

斷層:岩層錯位――大型工程避開斷層

注意:背斜成山:岩層上拱,形成山嶺――內力作用

背斜成谷:頂部受到張力作用,裂隙發育,容易受外力侵蝕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成谷:岩層下彎,形成谷地――內力作用

向斜成山:槽部受到擠壓,岩層變結實,不易被侵蝕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4)、熱力環流

熱脹冷縮原理」

豎直方向上的大氣運動:高溫上公升,低溫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水平運動方向:高壓吹向低壓.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礎知識梳理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與總結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 恆星和星雲 2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夜晚,我們所見的滿天繁星絕大多數是恆星。3 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總星系4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5 地球是太陽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

魯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三基礎知識提綱梳理

首先是初期階段,是指區域早期發育階段。此時,區域內的因子數較少,空間結構關係簡單,資源對生產來說是充足的,而環境短期內也不會受到明顯破壞。因此,區域內部的人地關係基本上是協調的。其次是成長階段,是指區域的中期發展和成熟階段。在區域的中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漸趨複雜,物質 能量...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

近圓性 各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同圓相當接近,只有水星軌道的偏心率稍大。2 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徵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別是高階智慧型生物的行星。這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本身的條件有關。1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條件 穩定而又安全 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安全的空間執行軌道 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