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讀書報告

2021-09-17 04:26:48 字數 5665 閱讀 8296

《明朝那些事兒》系列主要講述了從2023年到2023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其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此系列書籍的第一部從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寫起直到永樂帝朱棣登基為止。算的上是一部朱元璋傳和半部朱棣傳,其對人物經歷生動的記錄著實讓人嘆服。

朱元璋,這位傑出的開國之君在14世紀40年代,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鍾離村,一躍而在2023年在南京登上大寶,他走的這條道路由於他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力求飛黃騰達的意識,已被有力地強行改造,而使之具有符合那些傳統形式的合理的外貌,使東亞大陸的統治權從新回到漢人的手中。他精通怎樣取得帝王統治之術。作為此後的皇帝,他將使這種帝王之術適應他為之著了迷的帝王大業的需要。

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無所有的貧農,是通過造反才擁有的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沒受過教育,卻是個軍事天才,也是個人事管理天才,他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乙個農民世家,缺乏食物,於是便去討飯,做和尚,但到後來,元朝把朱元璋列為造反成員,以此為藉口來殺朱元璋一家,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他不得不戰鬥,而在戰鬥中,他學會了冷靜,堅持與果斷。冷靜能夠讓他準確判斷局勢,甚至在失敗後能夠正確總結經驗,而堅持,能讓他在僵持中打破僵局,果斷,讓他能夠在所處的局勢中正確快速的判斷,這三件「寶物」結合起來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線,而朱元璋利用這道防線取得了成功,所以做一件事,必須學會冷靜,果斷與堅持,當朱元璋一貧如洗的時候,這三樣東西是藏在深處的鉅額財富。

朱元璋雖說有讓人欽佩的一面,但他的殘忍也是難以讓人接受的,也許乙個帝王除了魄力與智慧型外更需要心狠手辣,這是世事人性造成而非他個人造成,放眼於他的一生從殺敵人到殺功臣再到殺**,無論出發點的對與錯,手段卻是格外一致的殘暴,開國功臣一一被陷害,不得善終,被任命的**每天早上出門上朝之前都要與妻兒淚別,雖說寫的誇張,倒也可以形象的體現出當時為其做事的危險性,一生殺害**30000多人,也可謂世界之最,在對他殘忍的感嘆之餘又可以隱約體味到乙個王者的孤獨和內心的敏感,他擁有全帝國的一切,卻沒有乙個除自己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需要稍加防備,當權力膨脹到足以泯滅道德倫理的時候,似乎只有無邊無盡的孤獨才可以詮釋乙個「寡人」的心境。在無窮的富貴下,在殘忍至極的邊緣上折射出的是乙個孤獨者高處不勝寒的悲哀,所以,想要做乙個超越萬人的能者,有些時候就必須接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孤寂,換句話說人生有得亦有失。

讀這本書的後半部分,在對朱元璋觀察感悟的同時逐漸將其與隨後出現的朱棣一一對比,朱元璋心儀的繼承人並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炆,但這兩個兒子表現的不同決定了他們最後不同的結局,從朱棣反敗為勝的歷程中又可以學習到很多的東西,在他很小的時候,當朱允炆還在飽讀詩書,玩弄文字的時候朱棣在軍士的營帳裡與訓場上同將領們打成一片,結下深厚的友誼,為其未來的霸業打下基礎,也許當時的他並沒有想那麼多,也許只是性格所決定的一切,但你絕不可否認成功的結果從不看你的過程怎樣設計,而是關注成功的要素你是否都已具備,至於是為天生就有而感到慶幸,還是不去抱怨,安心的後天自己去培養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現實從來不偏袒於任何乙個所謂的乖孩子,它只臣服於乙個有思想有主見的實踐家。

如果說第一部讓我對人物的性格影響深刻體悟頗多,。

《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內容自永樂奪位的「靖難之役」後開始,先敘述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事蹟——揮軍北上五徵蒙古,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後來永樂於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後,開始進入動盪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導致二十萬精兵喪於一旦,幸虧著名忠臣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但隨即又在兩位皇帝爭奪皇位的「奪門之變」後被害身亡。

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無比,讓人在感嘆歷史的同時,回味精妙策略的魅力,敬畏那些已逝的王侯將相。

朱元璋喜歡自己的孫子,想盡辦法讓心愛的皇孫繼位,為其奠定了所能想到的一切基礎,但皇位還是被自己的兒子——朱棣從孫子朱允炆的手上奪走了。如此,即使你機關算盡,但還是不能改變未來這個不可抗拒的結果,未來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卻無法避免,命運之神總是出人意料。接下來的朱棣,他在父親朱元璋的基礎上,雖然謀權篡位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還是將大明發揚光大,成為萬」國朝拜的「帝國,對明朝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

他有著兩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仁慈和善——與老百姓在一起時,為他們主持正義,愛民如子;殘暴嗜殺——殘忍荼毒一切不服從他的人。他野心勃勃,戰功顯赫,長期在名將常遇春、徐達、傅友德等名將中長大,對戰爭和死亡早就司空見慣,自然而然成為了乙個驍勇善戰的軍事家。

因為自己是並非是朱元璋的將來**人的培養物件,對於朱元璋對太子朱標及其兒子朱允炆的偏愛而變得冷酷,對死後朱元璋傳位給侄子朱允炆卻沒有傳給他而心存憤恨,在明朝第一陰謀家——乙個名叫道衍的和尚的引誘下,終於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上。朱棣固然殘暴,但也是在他的統治之下,將明朝的發展推向了巔峰。鄭和七下西洋,用友好和強盛將大明帝國的名字傳遍世界。

朱棣後的兩任繼承人也選的不錯,可惜統治的時間都很短,朱高熾和其子朱瞻基一共只統治了十一載,雖然沒有朱棣和朱元璋的驚天動地,但在這十一載中,卻是明朝的**時期,兩人合稱「仁宣」。書中有令後人敬佩的、寧死不屈的錚錚傲骨,如鐵鉉、方孝孺,雖然都只是一介書生,乙個文臣,但在朱棣的暴行之下,仍不屈服,心中懷中對正義的信念,無所畏懼。這不禁震撼了我:

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決心是無可戰勝的,執著的信念與不滅的正義才是最強大的**。書中除了正經的歷史,但幽默是在每一行中都能體會到的。其中令我覺得最經典的黑色幽默:

「……如果你有幸拿到兩張鐵劵,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別是第一版『開國輔運』,因為據有關部門統計,拿到這張鐵劵的人80%以上都會有朱元璋同志額外附送一張陰曹地府的觀光遊覽劵。此外特別說明:

單程票,適用於全家老小,可反覆使用多次,不限人數。」除了幽默的調侃,還凸顯出朱元璋當時滅臣人數之多。這就是《明朝那些事兒》,能將歷史如此簡潔明瞭,幽默生動的娓娓道來,一篇偉大的著作。

能將歷史寫成如此,已是一種創世之舉。

朱棣的一生頗為傳奇,他人生中兩次生死攸關的時刻「中五百萬」的經歷也不得不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說第一次兵敗如山倒,眼看就要被生擒宰殺的時刻那一陣遮天蔽日的飛沙走石救得朱棣一命是巧合的話,那第二次幾乎全軍覆沒時的陰風大作著實無法讓人理解,就我們而言,作為龐大社會中的乙份子顯得尤為渺小,有時候我們無法左右外部環境,但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做好自己,也許機會就在你每每快要倒下的時候眷顧你,也許你一生的敗筆在於你沒有再堅持那麼一小會兒,我們不能因為外部因素而抱怨然後漸漸停止自己的努力,而是要學會在逆境中不斷頑抗,哪怕眼前毫無希望也要學會堅持,因為最痛苦的一刻也許預示著成功一刻的到來,只有盡人事,才有資格聽天命。

除了對朱元璋和朱棣本人品質能力的感悟外,此書還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1出身並不能代表什麼,哪怕是乙個乞丐,只要你肯拼搏,會拼搏,也有機會君臨天下。

2打贏一場戰爭,必須先要了解你的對手,正像書中所說「越接近對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對方的強大,就會越來越畏懼,當他的畏懼達到極點的時候,也就是他能與對手匹敵的時候。」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的敵人。

3每一種主張背後,都隱藏著某種勢力或者利益群體,在接納一條提議的時候要看到背後得益的團體,這樣才能掌控全域性。

4權力的鬥爭勝利者永遠只有乙個,張士誠,乙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成就一方霸業,但他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作為亂世群雄中的乙個,他小富即安的心理使其最終走向滅亡之路,權力爭奪的淘汰賽中,勝利者只能有乙個,要麼征服,要麼被征服。

5老天無罪,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爭取,因為命運之神從來沒有將寶劍交給乙個乞丐的慣例。

6千萬不要抱怨阻力,而要積極應對,就像朱元璋提拔**時的手段,總要打壓一下才可委以重任,所謂磨練就是這樣來的。

7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解縉聰明,卻聰明過了頭,在許多人看來,他的變故只是對人生的選擇失誤而已,然後當他覺決心遊走於官場的同時,他將自己看的太高,他對自己官場能力的評價遠遠超過了自身的水平,違反了乙個重要而簡單的原則,「做自己擅長的事兒,不做自己資質尚淺的事。」

8創業艱難,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起步的日子都是命懸一線的生活,只有經歷過最嚴峻的考驗才能獲得平步青雲的快感。

9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兩大強者的結盟意味著將於更強的對手平衡,當這個對手被消滅,結盟者也就變成了死對頭,而自古以來的開過功臣有幾個能有善終,也著實讓人捏一把汗,因為王者只能有乙個,在人性貪婪的背後利益左右著一切,學會在謀利中保護自己,不要被別人當劍使用後硬生生的掰斷。

10心胸不寬闊的人做不了大事,朱元璋在造反期間,上下左右逢源,不貪圖小利,每次得到戰利品,就獻給上面,如果得到賞賜,就分給下面的士兵。(不為小利,必有大謀)他老丈人郭子興背叛過他,甚至要殺他,他不但沒有記恨,最後,離開時,把自己的精兵大隊留下後,兵權交出,自己另起門戶走了。郭子興曾問過朱元璋:

「為什麼這樣對自己。」朱元璋說:「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記你的恩德。

」得知這一訊息後,原先企圖殺害朱元璋的人,也對他敬佩萬分。

11再強大的對手,只要從精神上擊垮他,也只是一團毫無威脅的肉體,正如朱棣攻城方法之一:間諜法。這個世界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12政權握在一人之手,難免造成霸權主義,再英明神武的君王身下也總會存在一批窮苦的百姓,更何況政權落入像王振這樣的敗類手中,權力的至高無上和高度集中使其無惡不作,將人性醜惡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諾大的王朝最後盡落得皇帝被俘的千年恥辱,在那場不敢回想的亡國之戰的最後一刻被自己的部下一斧斬斷是一代孽種最恰當的結局,身處如今民主和權力制衡的國度裡,不由感到頗為幸運,我們不能對古人制度有苛刻的要求,但牢記歷史的傷痕,總會讓我們找到更為民主和平坦的大道,迎來人類最幸福的一代。

感謝作者明月,歷史並不幽默,幽默詼諧的是你,在樂趣中感悟歷史,認識偉人,體味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無數的厲害角色每乙個都表現著不一樣的處事風格,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存法則,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節奏快速的社會裡遵從強者昌,敗者亡的自然規律有時候顯得略微極端,但只要把握好度,它便會成為你不停奮鬥的動力源泉,在人生跌向底谷的時候,在人生很是迷茫的時候,回顧歷史,古今的生活在我看來換湯不換藥,我們不能指望人的本性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感悟,不去抱怨,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開動自己獨有的智慧型,堅定信念,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在逆境中求得美好的生活,磨練身心,正所謂郎才女貌,巨大的收穫需要驚人的實力與之相配,永遠不要怪世事不公,而是要看到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強大。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所認識的歷史只停留在那些枯燥無味的課本上,我們大部分人似乎沒有一點興趣去追尋和探索那段充滿生機的記憶長河,在我們的印象中那些書本便代表著歷史,記到頭昏的時間年月,無聊至極的制度綱領還有簡單沉悶的人物事件,漸漸讓我們疏遠了歷史,放棄了在我如今看來最寶貴的財富,歷史其實是很精彩的,而《明朝那些事兒》能被大眾所接受足見其有過人之處,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愛上歷史也肯定了作者明月不一樣的歷史視覺。除了對書中歷史人物的體悟外還有更多的便是對這本別具一格的史書記敘風格的欣賞。

正如」歷史學者彭勇如此表示自己對歷史書的理解。他評價《明朝那些事兒》是「比較有趣的普及書」,「最大的特色是通俗易懂,也有趣。還有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周枝羽在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稱之為「乙個流行文化研究的經典案例」。

他表示,「這部書幾乎具備了流行文學傳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沒有想到一部具備了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歷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戲說,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稱為**,因為它幾乎是完全忠實於《明史》的。」一本好的史書不僅要記實,更要能激起廣大讀者的興趣,只有當它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和銘記時才發揮了一部史書最為本質的作用,無論歷史在哪個檔案館中儲藏的多麼完好,都不及讓歲月的長河在每個人心中不停的流淌,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很難,「當年明月,乙個心靈史開創者,強調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

」正像這個名字的解讀:明月,明,就是明朝,明月,就是精彩的明朝,當年明月,就是當年那精彩的明朝!他說:

「我寫《明朝那些事兒》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歷史就是那些發黃的書本嗎?不是!絕對不是!

歷史原來是很精彩的呀!」,感謝明月,你讓我看到了前人不一樣的一面,你讓我發現了隱藏在歲月深處的巨大財富,你讓我真正體會到歷史無與倫比的魅力。

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哪些事兒 好書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 這套書是網路作家當時明月的歷史 本名石悅,順德海關公務員,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明史學會會員,青年歷史學者。這本書開創了一種史書新寫法,讓枯燥的歷史不再枯燥乏味,迅速引起明朝熱,使更多的人了解明朝的歷史。全書描寫從朱元璋起兵反元建立明朝到清兵入關崇禎皇帝自殺這...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撫順市第十二中學高一三班陳益民 這個冬天的夜晚,我終於讀完了當年明月的大作 明朝那些事兒 雖說窗外無輕揚的雪花,屋內也沒有溫暖的火爐,但我依然讀得很舒服。也許是文風的關係,讀起來一點不嫌累,但更重要的,它的內涵在深深的吸引著我。在這本書的後記中,當年明月講述了很多他讀史和寫作時的感受。按照作者的說法...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明朝,在它長達二百七十六年的統治時間裡,誕生了乙個個偉人,發生了一件件奇事,這是乙個偉大的王朝,乙個人才輩出的王朝,乙個無與倫比的王朝。在 明朝那些事兒 裡,勞模 朱元璋 造 家 朱棣 懦弱的建文帝 貪玩的朱厚熙,不求富貴名利的政治家 野心家姚廣孝,以諸葛亮自喻的哲學家 教育家王守仁等等,他們乙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