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

2021-09-14 09:19:55 字數 2564 閱讀 7871

農資市場監管一直是工商部門監管工作的乙個重點,近年來,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採取有力措施,將農資市場管理和農資打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農資市場監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下面本人結合工作實際,**一下如何抓好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

一目前農資市場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主體資格不合格。一是無證照或證照不全而從事經營活動。導致出現侵害農民權益問題時,難以找到責任人。

二是超範圍經營。有些經營單位和個人只有《種子經營許可證》,卻從事農藥經營。還有的擅自改變經營方式,將零售擴大到批零兼營,或搞起總**、總經銷等。

三是經營者不具備經營條件,卻照樣開起了農資經營店。四是轉讓證照。一些農資經營者擅自轉讓或出租《農資經營許可證》。

五是掛靠經營。一些個體經營者為逃避稅費上繳和日常監管,在沒有取得《農資經營許可證》情況下,採用掛靠供銷社、農資推廣站等集體單位的名下,成立「分店」從事農資經銷活動。

(二)質量不過關。一是商家內部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經營者不能或者不願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進貨把關不嚴,導致不合格農資產品上市銷售。二是進貨渠道混亂。

一些經營者從一些不具備農資生產資質的商家進貨,質量無法保證。

(三)宣傳手段不規範。一是由於進貨渠道混亂,導致一些農資產品外包裝沒有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二是一些經營者虛假標註農資產品的功效和禁用範圍,誇大化肥、農藥功效或者種子的成活率、抗病效能等,欺騙和誤導農民。

三是廣告發布方式不合法。每到農忙季節,總有不少不法農資經營者將私自印製的農資廣告或貼滿鄉村,或送到農戶家中。

二、解決的對策

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目前農資市場的監管應著力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是確定好經營資格,把好市場准入關。

近年,各地相繼建立了農資大市場,實現了進場經營。但是經營資格混亂的現象依然突出,有掛靠的假集體、有連鎖經營的、有代銷的,目前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還是計畫經濟時的法律、法規,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建議國家盡快修改現行的法規,或設立地方性法規,允許個體經營,是什麼性質的就發什麼性質的營業執照,解決市場主體資格難以確認的難題,從根本上杜絕經營主體混亂的現象。

同時,還要依法認真清查主體資格,規範農資經營渠道,加強對農資市場和農資經營的巡查和檢查,對不具備經營資格的農資經營戶,堅決予以取締。

二是加強合同監督管理,樹立誠信意識。

目前化肥、農藥的銷售實際情況是生產廠家委託代銷,各大經銷商連鎖經營的方式,通過簽訂合同與零售商經營合作,用合同來規範雙方的權力和義務的關係及經營當中的法律、法規責任尤為必要,通過幾年的管理經營經驗上看,目前存在的實際問題是,一旦在監督管理**現質量問題,如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不符合國家規定等情況,涉及到處罰和賠償時,一些零售商確實無力承擔法律責任和賠償責任。尤其是當主品質量出現問題,生產廠家推卸責任、逃脫法律的處罰情況時有發生,給監督管理造成困難。因此,可由廠家為經營者委託代銷協議、產品購銷合同、產品生產許可證及產品的合格證明,經審核確認作為登記發照的前置條件,強化合同的監督管理,通過合同確定生產商和經銷商雙方的法律責任,質量出現問題應由生產廠家承擔法律責任,經銷商經營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由經銷商承擔法律責任。

並要由法律和法規來明確下來,在監管中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應大力開展提倡誠實守信活動,落實承諾制度,由經營者向農民做出不經銷假冒偽劣化肥、農藥的承諾,使產品質量從源頭上得到保障。

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完整的立體監管模式。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流通領域監督管理的主體,按照國家授予我們監管的權力和職責,在監督管理上我們應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嚴密、立體、長效監管機制。按各部門職責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同時要密切協作、通力配合形成監管的整體合力,讓違法者無機可乘。

一是進一步強化**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新聞媒介、散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宣傳形式,加大對「紅盾護農」行動和相關法律、法規、農資商品識假、防假工作的宣傳力度,不斷擴大「紅盾護農」百日執法行動的影響力,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自我維權意識和經營者的誠信經營意識。二是把住產品進入市場第一關,審查經營者商品的進貨渠道和產品的直觀檢查,根據國家法定標準對商品的外觀進行識別,化肥、農藥國家規定在外包裝上應具備的要件必須標明。三是審查經營者的行為有沒有誤導和虛假宣傳形為。

四是對部分商品要有重點審查,個別商品應提前進行抽樣送檢,建立預先檢測制度,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把不合格產品堅決驅逐出市場。五是建立封樣留存制度。對沒有被送檢的產品要在工商部門的監督下,由購銷雙方共同取樣、簽封,交由工商部門或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保管,保管時限是當年農作物生產的乙個週期。

一旦經營者和農戶發生爭議時作為送檢的樣品,起到潛在證據的作用。六是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和農資經營戶信用分類監管,加大市場巡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兩帳兩票、一書一卡」制度和「種子留樣備查公示」制度,把責任落實到片區、落實到人。此外,還可以通過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將監管的依據、程式、結果等通過各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定期向社會公開監管資訊,以增強農資市場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從而達到切實保護消費者,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的目的。

七是充分利用好工商現有的舉報系統,拓寬舉報的渠道。對12315舉報系統進行宣傳,讓群眾了解舉報途徑,並開展簡訊舉報和有獎舉報,鼓勵群眾參與到打擊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的行動中來,要利用農村消費維權監督網,與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多聯絡,多溝通,盡可能了解農村農資市場的經營狀況,對出現問題的農資經營戶要進行嚴厲查處,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要多手段開展農村維權宣傳,講述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的危害性,發動群眾力量,對農資市場進行實時監管。

如何構建縣級局捲菸市場監管體系

摘要 隨著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代網路建設步伐的逐漸加快,原有的專賣管理體制與新的形勢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取消縣級公司法人資格後,縣級局不同程度地存在諸如職能定位模糊 執法地位削弱 工作效率不高 市場監管淡化等問題,建立縣級局捲菸市場管理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關鍵詞 菸草市場 監管 中圖分類號 f...

關於對當前向陽峪鎮農資市場現狀的調研報告

趙東全2008年3月10日,市 旗兩級人大代表 政協委員一行10人針對農資產品的各方面情況進行視察。一方面看營業執照等手續是否齊全,另一方面看一看農資產品的質量是否過關,最關心的還是農資產品的 問題,並且詳細了解了各商家的庫存情況,以及各商家和農民對現在農資市場的態度等這些切實關係到民情民生的問題。...

如何抓好學校安全的日常管理

會昌縣右水中心小學凌春泉 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堅持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 為方針,以 抓防範,保安全 為重點,以建立 平安校園 為目標,提高廣大師生的平安意識 群防意識 責任意識,創設學校良好的育人環境,保障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開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