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臨床運用體會

2021-09-02 01:41:47 字數 1236 閱讀 4666

小柴胡湯始載於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之中。本方由柴胡、黃芩、人參(或用黨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共七味中藥組成。水煎、去渣再煎分三次溫服。

凡病邪在半表半里出現寒熱往來、胸脅脹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乾目眩、舌苔白、脈弦等少陽證時都可用本方**;如《傷寒論》所雲:「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本方用氣質輕清、苦味最薄能疏解少陽之鬱滯的柴胡透達半表之邪使邪從外出。用苦寒氣味較重之黃芩清膽涼膈清瀉半里之熱兩藥清透相合以除少陽證之寒熱為方中之主藥。輔以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人參、甘草、大棗益氣和胃扶正祛邪。

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有疏利三焦、調達上下、宣通內外、和暢氣機之作用。

本方**外感發熱性疾病有意想不到之療效。如筆者曾治一年輕男性患者天前患感冒頭痛時發熱時而惡寒經他人檢查**體溫8.1℃服用紅黴素、強的松、克感敏等肌肉注射安痛定等效果欠佳。

後來筆者處就診自訴:頭痛欲裂時而寒熱、幾欲嘔吐胸脅苦滿。觀其面色呈發熱病容舌苔薄黃扁桃體輕微紅腫咽紅診其脈浮弦而數。

查其體溫8.℃此乃少陽外感之證。遂處方如下:

柴胡15g黃芩1g黨參9g半夏9g生薑5g大棗枚加金銀花1g連翹1g白芷9g細辛g川芎1g。服上藥1劑得汗熱減頭痛罷。服藥劑熱退身涼。

餘症皆消而愈。

本方有疏利三焦調和脾胃宣通內外暢達氣機之作用;氣機暢達則邪從汗解即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之意。舉例如下:2023年5月治一小兒患肺炎經住他院**出院後1周又時發熱微咳不思食。

精神可別無其他明顯陽性體徵。此乃病後復感外邪肺衛餘邪未清遂與小柴胡湯去人參、大棗加桔梗、杏仁、竹葉以清熱通調上焦而化痰止咳。1劑效劑愈。

此即「上焦得通」是也。

本方在臨床上的應用範圍較廣除上述少陽證外婦女經期或產後感冒及瘧疾、黃疸等見有寒熱往來胸脅脹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者均有顯著療效。病案舉例:2023年治1例女性患者歲第1胎足月分娩產後第5天體溫突然上公升至8.

9℃。惡露無臭氣化驗血常規:白細胞1.

×1 9/中性85%經用抗生素類藥物**天無效;症見惡露量中腹無脹痛寒熱往來連日不解頭面浮腫口苦作惡胸脘痞滿時太息舌淡紅苔薄黃略膩脈浮弦而數。此即肝陽素旺之體復因產後血室空虛邪乘虛入居於肝膽之經少陽經氣不和營衛失調。處方如下:

柴胡9g黃芩9g半夏6g人參9g金銀花9g連翹9g當歸9g白芍6g丹參9g益母草9g焦芥穗g生薑片。服用上藥1劑後得汗熱減劑服後熱退至7.℃服劑後余症皆罷。

後以八珍湯加減調治以固其效。

小柴胡湯臨床應用心得

小柴胡湯最早見於 傷寒論 為少陽之良方。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療效顯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陽病症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口苦咽乾,目眩為主要脈證。本證因為邪入少陽經,位居於半表半里,正邪紛爭,外與陽爭為寒,內與陽爭而為熱,故寒熱往來,是少陽病的特徵性發熱。按少陽經脈的巡行規律,...

李士懋小柴胡湯或然症的分析

小柴胡湯的或然症,見於96條小柴胡湯項下。曰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

中藥故事之朱進士細論小柴胡

宋代傷寒大家朱肱在南陽行醫時,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診治,尋按脈證以後,他說這是 小柴胡湯證 進服三劑可愈。因小柴胡湯在宋代已經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沒有寫具處方。但當天深夜,病家來人說,服藥後病未見輕,倒增加了腹滿的症狀。他再次前往視診,察驗前次所服用的藥,取來一看乃是 小柴胡散 他當即指出 湯劑和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