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小柴胡湯或然症的分析

2022-10-10 05:45:02 字數 2528 閱讀 4595

小柴胡湯的或然症,見於96條小柴胡湯項下。曰:「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公升,乾薑二兩」。

共提出了七項或然症。

這些加減症雖多,亦非全部,僅舉例而已。分析這些或然症,可了解少陽證傳變的變化及**的相應變化,可舉一反三,給人以啟迪,示人以規矩。

小柴胡湯證何以加減症頗多?原因有二:一是少陽病包括膽與三焦。

膽主春生之氣,主公升發、疏洩,且內藏精汁,主決斷。各臟腑功能皆仰賴此春生之氣,方能氣機調暢,生機勃發,故曰:「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因而在病理情況下,膽病可影響各臟腑而出現眾多病變。三焦,為水道,原氣之別使,氣化之總司,歷五臟六腑,功能重要,且聯絡廣泛,故病變時,病症紛紜。二是少陽病的性質是半陰半陽、半虛半實,界於陰陽之間,為陰陽出入之樞,出則三陽,入則三陰,可熱化,亦可寒化,故或然症多端。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

胸中煩,多因於熱,然邪擾或陽虛者亦有之。去半夏人參者,知中氣尚強,脾不受邪,胃氣未逆,故不嘔。以瓜蔞實治其心煩,因瓜蔞甘寒,清化熱痰,寬胸散結,知此心煩乃因痰熱而作。

胸中之熱何來?因邪犯少陽,少陽鬱結化熱。此熱乃鬱熱,鬱熱不得外達,必上攻、下迫、內竄,出現諸多病變。

此胸中煩,亦因少陽鬱火上迫,且鑠液成痰,痰熱內擾而煩,故以瓜蔞清滌之。

這一或然證提示,中氣實,少陽不傳三陰。少陽熱化,則可上攻、下迫、內竄。胸中煩,僅是少陽鬱火諸多症狀之一,舉例而已,其他諸症,當觸類旁通。

2、「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

渴,原因甚多,津液虧,陽虛不能氣化,邪氣阻遏津液不佈,皆可渴。少陽病致渴的原因有三:一為少陽鬱結,三焦為不通,津液不能上承;二為少陽熱盛,津液被耗;三為中氣虛餒,生化不足,及脾虛不運。

從用藥分析,去半夏之燥,知非水飲所阻;加人參益氣生津,在於健脾以化生、轉輸,補少陽病之半陰、半虛;加栝樓根以清熱生津,瀉少陽病之半陽、半實。推而廣之,津虧或不佈,可口渴,亦可諸孔竅幹,或筋脈失潤而拘攣或臟腑失濡而見廣泛病變,肺津虧則乾咳或喘,胃津虧則乾嘔不食,大腸失潤則便艱等等,皆可舉一反三。

3、「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腹痛原因頗多,寒熱虛實皆可腹痛。少陽病致腹痛,原因有三:一是太陰脾虛而腹痛;二是少陽熱傳陽明而腹痛;三是少陽木鬱,木陷土中而腹痛。

依所用藥物來看,去黃芩之苦寒,加芍藥之酸收,乃治土虛木陷之腹痛,芍藥味酸入肝,補肝之體,瀉肝之用。痛瀉要方治腹痛下利用芍藥,即寓此義。

4、「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脅下乃少陽之分野。痞硬者,痞塞不通且硬結,乃氣血痰瘀熱凝聚而痞硬。牡蠣軟堅,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之硬。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心下悸,小便不利,有多種原因。少陽病而兼此症者,一由膽鬱疏洩不及而小便不利,膽火上犯而心悸;一可因三焦不通,水飲內蓄而小便不利,水飲上凌而心下悸。從所用藥物來看,去黃芩,知非少陽鬱火致悸;加茯苓,健脾利水,安神,當屬飲泛所致,故心下悸且小便不利。

由此可知,少陽病可夾飲,而飲凌於肺則咳喘,上乾於巔而暈眩,飲乾於心而悸、心神不安,飲注胃腸而下利、不食、脘腹滿等諸症叢生,不一而足,皆可觸類旁通。

6、「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出」。

在少陽病的基礎上,點出「不渴」這一陰性症狀,何意?少陽熱化可外傳陽明,陽明熱盛則傷津、口渴,正如97條所雲:「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陽明熱淫於外則身當熱。

點出口不渴,說明少陽病未傳陽明,則此身熱亦非陽明外淫所致。何以身熱?從加桂枝且溫覆取微汗來看,當屬太陽表邪,類於柴胡桂枝湯法。

可是,少陽病本有寒熱往來之熱,今又加一身微熱,二者皆是有熱,如何能區分開此熱為少陽,彼熱為太陽?

146條用柴胡桂枝湯,指明其表證為「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痛」。可是少陽病發熱亦有惡寒,亦可因經絡不通而肢節痛。仔細琢磨起來,從文字表面分析好說,但臨床實際卻難以區分。

究竟該如何分清少陽與太陽之熱?少陽之往來寒熱,是先寒後熱,寒與熱是分別而作,且寒熱陣作,寒熱之後有間歇,間歇期,則無寒亦無熱。而太陽之熱,是寒熱並作,且寒熱持續無間歇,表邪不去,寒熱不止。

那麼,寒熱不止時,又顯不出少陽病的寒熱往來,當然,筆者所說的「熱」,不是指體溫高低,而是中醫的熱象。

這個表熱是**來的?一是太少合病,一是太少並病。或始為太陽,傳入少陽;或始為少陽,傳於太陽;或少陽正氣復,邪氣外達而外出太陽。

由此可見,少陽病位於陰陽交界之處,外出三陽,內入三陰。外出太陽,此條可證。

7、「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公升,乾薑二兩」。

咳的原因甚多,外感內傷、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少陽病致咳,可因少陽之熱犯肺;亦可三焦不利,水飲犯肺而咳。去人參、大棗、生薑者,非因脾虛所致。

加乾薑者,溫散飲邪,五味子斂肺氣,亦瀉木亢,故此咳當為飲邪上犯所致。

從仲景所列舉的小柴胡湯或然證來看,說明小柴胡證屬半虛半實、半陰半陽,可寒化、熱化,寒化則入三陰,熱化則外出三陽。深入了解小柴胡湯證的實質,利於臨床正確運用小柴胡,並擴而充之,守繩墨而廢繩墨,隨心所欲,不踰矩。

小柴胡湯臨床運用體會

小柴胡湯始載於醫聖張仲景的 傷寒論 之中。本方由柴胡 黃芩 人參 或用黨參 半夏 甘草 生薑 大棗共七味中藥組成。水煎 去渣再煎分三次溫服。凡病邪在半表半里出現寒熱往來 胸脅脹滿 心煩喜嘔 默默不欲飲食 口苦咽乾目眩 舌苔白 脈弦等少陽證時都可用本方 如 傷寒論 所雲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

小柴胡湯臨床應用心得

小柴胡湯最早見於 傷寒論 為少陽之良方。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療效顯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陽病症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口苦咽乾,目眩為主要脈證。本證因為邪入少陽經,位居於半表半里,正邪紛爭,外與陽爭為寒,內與陽爭而為熱,故寒熱往來,是少陽病的特徵性發熱。按少陽經脈的巡行規律,...

中藥故事之朱進士細論小柴胡

宋代傷寒大家朱肱在南陽行醫時,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診治,尋按脈證以後,他說這是 小柴胡湯證 進服三劑可愈。因小柴胡湯在宋代已經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沒有寫具處方。但當天深夜,病家來人說,服藥後病未見輕,倒增加了腹滿的症狀。他再次前往視診,察驗前次所服用的藥,取來一看乃是 小柴胡散 他當即指出 湯劑和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