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日子

2021-08-24 22:12:58 字數 5625 閱讀 9033

作者馬光毅二零一二年九月六日,秋雨連綿,下了一夜,早晨還沒有停。

我雖然身體有點不適,但還是早早起床了。洗漱畢,吃過了早飯,已是九點多了。我站在窗前,凝神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越下越大,積水很快就淹沒了台階。

忽然,**鈴響了,我慢慢走過去,拿起話筒,「喂,請問您是哪位?」

「您是馬老師吧?我是劉玲仙。您一定要來呀,同學們都在等您,同學們都希望見一見您!」。從學生們畢業到現在四十五年有餘大部分都不曾見過。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定去」。

「讓同學們開車去接您吧?」

「不用,不用,一會兒見。」

我本不打算去了,因身體不適,天又下著雨,為不使同學們失望,且師生們四十五年後相聚實屬不易,機會難得。

我匆匆加了件外套,帶了雨傘,由我兒子陪我一起前去。街上行人稀少,等了一會兒,打了一輛車,經過乙個多小時才到達(我兒子原路返回)。一下車,早已在那兒等候的學生們忙撐開傘,熱情地迎了上來,邊走邊說「馬老師,我們早就等上您了。

」「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

邊說邊走,進了酒店,上了二樓。學生們雖已都是花甲之年,但還是像當年一樣,圍攏在餐桌旁,齊聲說道「老師好」,我的心情無比激動,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座位同學們早已為我安排好,我坐在男同學那一邊。

在我座位旁是一位當時很「調皮」的學生,雖已四十五年沒見面了,但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他叫石磊,對他心裡有種放心不下的感覺,總想得到他的一點訊息,現在終於了了一件心事。他對我特別熱情,拉著我的手說「馬老師,我孩子上學補課要交錢,我和他們說,我的老師那時補課不但不要錢,還管我飯吃,向您這樣的老師現在真不好找啊!

」。我說:「記不清了,只記得批評過你。」我心想,這種特有產物,總有一天成為教育史上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學生們暢談四十五年來的情景,有說有笑。談笑中,我仔細端詳著每個在座的學生,卻乙個也認不准,惟有兒時的名字和音容笑貌仍記憶猶新。我試著叫他們的名字,卻乙個也沒叫對,叫乙個錯乙個,張冠李戴,引得滿堂大笑。

同樣,他(她)們也說認不出我來。現在,他(她)們各自都開闢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好幾位農村的孩子,都取得了大學文憑,在不同的崗位為祖國做著貢獻,我為他(她)們所取得的成就而欣慰。在介紹完各自的情況後,劉玲仙開啟乙個箱子,將一尊鑲嵌燙金「聚福多壽」的精美藝術品捧出,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尊藝術品體積較大,褐紅色海浪紋橢圓形底座上,布滿翠綠色嫩葉,深黃色枝條上結出四小一大五個晶瑩剔透的仙桃,白裡透紅,閃閃發亮。

仙桃正面的「福」字閃著金光,背面祥雲繚繞,栩栩如生。整體製作工藝精湛,造型別致,色彩艷麗,美觀大方,它表達了同學們對啟蒙老師的一片深情厚意和美好祝福。 「為感謝馬老師對我們多年來的培養和教育,我們把這件小小的禮品送給馬老師,祝馬老師健康長壽。

」語音剛落,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此時,我感到無比的激動,師生相隔四十五年多了,他(她)們還沒有把我忘記,縱有千言萬語想對他(她)們說,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只是呆呆地立在那裡。

午餐時,大家歡聚一堂,劉玲仙先舉起酒杯高聲說:「請大家舉起酒杯,讓我們首先祝馬老師晚年幸福,健康長壽!」同學們站起來,齊聲說:

「祝馬老師晚年幸福,健康長壽!」我站起來回敬同學們:「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臨別,師生合影留念。

相聚的時間顯得很短暫,很快又要分別了。相見時難別亦難。學生們將我扶上車,依依惜別。汽車緩緩啟動,我向窗外望去,他(她)們仍站在那,向我揮手道別,但已聽不到他(她)們在喊些什麼……

已是花甲之年的的幾位學生一直把將近耄耋之年的我送到家,我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我和這些學生相處了多年,那時他(她)們都是無憂無慮、天真活潑、一無所知的孩童,如今他(她)們和我一樣都在慢慢變老。

回首往事,思緒萬千,不甚感慨。真是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閃而過。

看今朝,憶往昔。

大約在五十一年前的春季,區教育局介紹我到所屬的某某小學任教。我帶著介紹信前去報到。經過打聽,在中澗河村的西口找到了該校。

這地方挺偏僻,校門坐北朝南,掛著一塊白底黑字長條形校牌,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可以顯示學校的標誌。如果沒有校牌或者學生出入,誰都不會相信這是一所學校。大門是用青磚砌成的,拱形門已顯得十分殘缺陳舊。

校門兩側則是低矮的農村民宅小院。我定定神走進去,校園內青磚鋪的地,已不太平整了。四合院內只有東、西、北三面房,我沒有找到傳達室,在西房南側一小間房門上掛著個小牌「校長室」,我輕輕地叩了兩下。

「請進」。

我推門進屋,房間很小,大約也就六平公尺左右。我向四周掃視了一遍:一塊單人床板用兩條長凳支撐著,乙個檔案櫃,一張連二抽屜辦公桌,一把椅子,都是公尺黃色的,還有點零碎東西,擺放得很整齊,除此之外,別無它物。

難道這就是校長辦公室兼臥室嗎?校長大約有五十歲左右,很面善,花白頭髮,眼角有點皺紋,很面熟,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一時又想不起。我說明來意,把介紹信遞給校長,他讓我坐在床邊。

看過介紹信後,他站起來,走到檔案櫃前,開啟櫃門,取出乙份教工登記表,遞給我說:「你填一下表吧」。我接過來逐項填寫,填好後,我交給校長。

校長看完,微笑著問道:「你是某某學校畢業的?」

「是的」。

「我原來就是某某學校的教師。」原來我們還是師生關係,怪不得這麼面熟。有了這層關係,自然放鬆了不少,也不太拘束了。

又談了一會兒,校長說:「走,我們去外面看看,你也熟悉一下學校的情況」。

走出校長室,校長指著東西兩側說:「這是兩個教室,東南側的大間是教工食堂兼廚房。」北房較高大,我們上了五六個台階,走進去,房間內很明亮,是過廳房。

這是乙個大辦公室,全校教師都集中在這裡辦公備課。辦公桌都是連三抽屜,公尺黃色的,很大,共有八張。每四張對在一起,每張桌子配三把椅子,分東西兩邊擺放,中間自然形成個小通道。

辦公室東南角、西南角各有兩小辦公桌相對而擺,奇怪的是還有一把紅色的太師椅。靠牆擺了些檔案櫃,用來放置學生作業本和教學用具等,房間兩側各有兩小間廂房,西側為事務室,東側供住校老師住宿。

我們穿過辦公桌中間的通道進了後院。院子不大,青磚鋪地,較平整,仍是三面有房。校長指著北房說:「這是學校最好的乙個教室,除此外,東面還有個教室,西房是兩間,作為學校的庫房。」

「校長,操場在什麼地方?」我問道。

校長指著西北角說:「在上邊。」

西北角有好多層低而寬的台階,方便小學生上下。順階而上,眼前豁然開朗,環顧四周,沒有圍牆,地面開闊平坦,足有半個籃球場大。操場上,沒有任何體育設施。

不由的想起辦公室那把太師椅,顯然當年這裡一定是富裕人家收割糧食後用來打穀的打穀場嘛!我彷彿看到了勞動人民把收割上來的農作物堆積在場地上,進行打穀碾壓,晾曬。他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動,揮灑汗水,卻過著飢不裹腹的日子。

現在這樣的場景已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記憶,一去不復返了。

我嘆了一口氣,用懷疑的口吻問: 「這就是操場?」

「是。」答的很簡單。

走下操場,校長邊走邊說:「現在經費不足,條件、裝置都差,以後會逐步改善的。」說話間,我們走到院子的東南角,下了三個台階,進入東側偏院,南北狹長形院落,地面是原有的土地,沒有硬化。

東西各有兩間新建的教室。北邊有一孔破舊的小窯洞,門框上掛著鮮紅的辣椒和金黃的玉公尺。裡面還住著一戶姓張的人家。

廁所建在東南角處。根據這些布局推斷,這裡解放前可能是當地大戶人家的宅院。解放後,歸國家所有。

當時國家還處於貧困時期,略加改建後,由學校使用。

兩天後,我正式報到上班。

「有位老師休產假了,你臨時接替一段時間,擔任他們的班主任老師,行嗎?」校長以商量的口氣問我。

「行!」我回答的很自信。

他滿意的笑了,拉開抽屜,從裡面取出四本書,兩個本子遞給我(一本是語文課本,另一本是數學課本,兩本參考資料和兩本正在使用的備課本)。「這是前任老師備的課,你可以做個參考,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隨時來找我,走吧,先去辦公室,和老師們見見面。」

出了校長室,來到辦公室門前,校長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我緊隨其後,隨手把門關好。辦公室靜悄悄的,只有五六位老師,他們低著頭,有的在看書,有的不知在寫著什麼,估計其他老師到教室上課去了。當聽到響聲時,他們慢慢抬起頭,望著我們沒有說話。

校長說:「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區教育局給咱們學校新調來的馬老師,初到學校,對教學還不熟悉,以後大家多關照、多幫助……」校長做了簡短介紹,並給我安排了辦公座位。然後我們穿過辦公桌中間的小過道,進了後院,來到北教室門口,教室門框上釘著乙個白底紅字的小木牌,寫著「某年級某某班」。

透過玻璃,我看見那些學生:有的低頭看書,有的交頭接耳,嘰嘰喳喳,有的東張西望,有的在做著小動作。好的是沒有大喊大叫的,也沒有隨便離開座位亂跑的。

當學生們發現我們時,教室裡立即鴉雀無聲,有個學生用眼睛眊著窗外,壓低了聲音說:「來了!來了!

校長來了!」聲音雖然很小,隱隱約約還是能聽得到。這時,學生們個個挺起胸,雙手交叉在背後,坐得端端正正,一動不動。

我們剛一跨進教室,不知是哪個學生用稚嫩、清脆而響亮的童音喊道「起立!」學生們齊刷刷地站立起來,異口同聲說:「老——師——好——」,聲調拉得很長。

校長走上講台,站到教桌後面「同學們好,坐下。」我站在講台旁邊,只見那些學生們似乎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我,眼睛都不眨一下,有的抿著嘴偷偷地笑,卻又不敢笑出聲來,有的……表情各異。校長將我向學生們做了簡要的說明,就離開了教室。

我向學生們做了自我介紹,把姓名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書寫在黑板上。這時下課的鈴聲還沒響起,時間過得太慢了,時針好像停止了它的轉動,接下來該怎樣進行,我真有點不知所措。這時,教桌上那本靜靜地躺著的學生點名冊提醒了我,我順手拿了起來,翻開第一頁,迅速掃視了一遍,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何不如此這般。

「同學們,現在點名,認識一下大家,點到誰的名字,誰站起來,答一聲到,然後坐下,知道了嗎?」

「知——道——了。」

「劉玲仙」

「到」從她那響亮的童音裡不難聽出,她就是剛才喊口令的那個學生。

「田苗苗」

「到」「韓冬梅」

「到」「石磊」

「到---」他仰起頭,提高嗓音,聲音拖得老長,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他的聲音吸引了不少學生的注意,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轉向了他。我稍停頓片刻,掃視了一圈,沒有說話。我見他似乎有點臉紅,可能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默默低下了頭。

點名繼續進行……

點完名後,我已記不清當時講了些什麼,下課鈴就敲響了。

我問學生們,點名冊平時放在什麼地方,他(她)們七嘴八舌地說:「點名冊每天都是老師自己拿著,今天早上校長把它放在教桌上,還告訴我們不要動。」聽他(她)們這樣一說,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完全明白了,我打心眼兒裡佩服,正印證那句老話「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己」。

什麼事情都是想的容易,做起來難。

下午,學生放學後,我主動找校長匯報了情況,他沒有表態,微笑著說:「咱們一起備兩節課,你去試試。」他耐心地告訴我:

「語文,首先要解決課本中的生字,然後找出重點、難點,再進一步進行課文的分析。同樣道理,算術課也一樣有它的重點和難點……」他講得很慢很仔細,我聚精會神地傾聽。

我按照事先備好的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用於教學實踐中,果然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在校長多次耐心幫助下,受益匪淺,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收穫很大。

某某小學位於城鄉交錯區,北有柏楊樹村,南有西澗河鄉,東面就多了,中澗河村、東澗河村、南瓦村、水銀溝、丈子頭村等,這一片都是土路,凸凹不平,也不甚寬,且越走越窄,像條河流,分出好多支岔,連線彎彎曲曲的田間小徑,越往東走越高。放眼望去,綠綠蔥蔥,望不到邊,深深吸一口氣,格外清爽。一陣風兒輕輕吹來,青幽幽的莊稼搖搖晃晃,嘩啦啦作響。

雨天鄉間小路泥濘路滑,雪天白雪皚皚。頂烈日,冒嚴寒,小小年紀的孩子們,每天要從這些路上往返四趟,或許他(她)們還要承擔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和田間地頭的勞作,他(她)們很辛苦,一點也不輕鬆。西邊則是另一番景象,我市的主要工業區就坐落在這裡,東西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平坦寬闊的柏油路,各種車輛川流不息,行人湧動,廠房林立,夜間燈火通明。過去,煉鋼爐的鐵水常常染紅半邊天,通紅通紅。高聳入雲的大煙筒冒著濃濃黑煙,像籠罩了一張灰濛濛的大幕,白天霧氣騰騰,黑沙塵漫天飄落,夜間連星星都看不清。

《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歌曲 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課型 新授 教法 聽唱 教唱 教學目的 1 學唱歌曲,表達對祖國 母親的摯愛和幸福的心情,為學唱斷音做準備。2 知道4 4拍的含義及其強弱規律,並結合學習歌曲練習四拍子的指揮圖式。3 複習上學期歌曲,對新學期的學習提出要求。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 歌...

和祖國在一起

記得先哲梁啟超曾經說過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十六七歲地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要胸懷祖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擁有5千年生生不自息的歷史,它創造了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明,它還經歷了五午年綿延不絕的創作!你們可知道,我們的民族為什麼能夠...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 1 知道有關誠信的故事。2 知道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情感 1 對講誠信的人產生信賴 崇敬的思想感情。2 從內心裡渴望自己也做乙個講誠信的人。行為 1 教育學生努力做到誠實,講真話,遵守諾言。2 學習 評比 競賽不弄虛作假。教學準備 電化教學裝置 多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