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浦送混凝土裂縫問題防治措施

2021-08-16 01:15:08 字數 3713 閱讀 1672

一、幫浦送混凝土的特點

1.水泥用量較多,為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幫浦性,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多為350~550千克/立方公尺。

2.常新增摻合料,為改善混凝土的效能、節約水泥和降低造價,混凝土中時常摻加粉煤灰、礦渣、滑石粉等摻合料。

3.砂率偏高、砂用量多。為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運輸、幫浦送和澆築,幫浦送混凝土的砂率一般要比普通流動性混凝土大,約為38%~45%。

4.粗骨料最大粒徑為滿足幫浦送和抗壓強度要求,規範規定粗骨料最大粒徑與普通直徑比≤1/3。

5.水灰比宜為0.4~0.6.水灰比<0.4時,混凝土的幫浦送阻力急劇增大;水灰比>0.6時,混凝土則易泌水、分層、離析,也影響幫浦送。

6.幫浦送劑:多為高效減少劑復合以緩凝劑、引氣劑等,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效能有影響,因而對裂縫也有影響。

二、裂縫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一)溫度裂縫

1.產生的原因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若按502焦/克的熱量釋放計算,如水泥按350~550千克/立方公尺來計算,則釋放的熱量每立方公尺為17500~27500千焦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公升高。如果按照我國施工驗收規範規定混凝土澆築溫度為28℃,則可使混凝土內部溫度達到65℃左右,如果沒有降溫措施,混凝土內部溫度有時還會更高。水泥水化熱在1~3天可放出熱量的50%.

由於熱量的傳遞、積存,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大約發生在澆築後的3~5天,因為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散熱條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溫度低,形成溫度梯度,造成溫度應力。當這種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的內外約束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一般認為,混凝土的內外溫差超過25℃,極易產生溫度裂縫,這種裂縫出現在混凝土澆築後的3~5天,初期出現的裂縫很細,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繼續擴大,甚至達到貫穿的情況。

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與混凝土澆築厚度及水泥品種、用量有關。混凝土分層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熱越高的水泥,其內部溫度越高,形成溫度應力越大,產生裂縫的可能性也越大。

對於大體積混凝土,其形成的溫度應力與其結構尺寸相關,在一定尺寸範圍內,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縫的危險性也越大,這就是大體積混凝土易產生溫度裂縫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

防止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合理進行混凝土分層分塊,並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選用、幫浦送混凝土澆築工藝等方面控制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度差。

(1)合理進行混凝土分層分塊

混凝土澆築前,應根據結構物的結構尺寸、倉面大小及約束情況等合理進行混凝土澆築的倉面劃分,保證分層分塊滿足設計及規範要求,大體積混凝土分層分塊不宜過大,以避免產生溫度裂縫。

(2)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選用

水泥品種選擇和水泥用量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宜選用中熱矽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矽酸鹽水泥,在摻加幫浦送劑或粉煤灰時,也可選用礦渣矽酸鹽水泥。在滿足強度的條件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控制在450克/立方公尺以下,經研究和經驗表明,每立方公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減10千克,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公升高或降低1℃。

選擇質量優良的粗細骨料:根據結構最小斷面尺寸和幫浦送管道內徑,選擇合理的最大粒徑的粗骨料。天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可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可幫浦性,減少用水量、水泥用量,進而減少水化熱。

例如5~40公釐粒徑比5~25公釐粒徑的碎石或卵石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6~8千克/立方公尺,降低水泥用量15千克/立方公尺,因而減少泌水、收縮和水化熱。細骨料採用級配良好的中砂為宜。實踐證明,採用細度模數2.

8的中砂比採用細度模數2.3的中砂,可減少用水量20~25千克/立方公尺,可降低水泥用量28~35千克/立方公尺,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熱,混凝土溫公升和收縮。

新增摻合料:除了摻加具有減水、增塑、緩凝、引氣的幫浦送劑,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數量優質的粉煤灰後,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能起到潤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並且能夠補充幫浦送混凝土中粒徑在0.315公釐以下的細集料達到佔15%的要求,從而改善了可幫浦性。

特別重要的效果是摻加粉煤灰之後,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熱,減少絕熱條件下的溫度公升高,如混凝土在1~28天齡期內,摻加20%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其溫公升和水化熱約為未摻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80%。可見,新增粉煤灰對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和溫公升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3)幫浦送混凝土施工工藝改進控制混凝土出機溫度和澆築溫度:對於澆築溫度的控制,規範中有明確規定,高溫季節施工時,混凝土最高澆築溫度應≤28℃。降低混凝土的出機溫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材料溫度,根據測溫掌握溫度變化情況,採用冰水攪拌混凝土,粗細骨料遮陽防曬或灑冷水降溫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澆築溫度。

除此之外,攪拌運輸車罐體、幫浦送管道保溫、冷卻也是必要的措施。

改進工藝:振動工藝,對已澆築的混凝土,在終凝前進行二次振動,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而在石子、水平鋼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結力和抗拉強度,並減少內部裂縫與氣孔,提高抗裂性。養護工藝,為了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確保混凝土質量,減少裂縫,必須切實做好養護工作,養護要做到使混凝土表面經常保持濕潤,養護時間為28天。

通過養護、保持了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降低混凝土表層的溫度差,防止表面裂縫。

(二)塑性收縮裂縫

1.產生的原因採用幫浦送混凝土現澆的各種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經常出現一種早期裂縫,即塑性收縮裂縫,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塑性狀態時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的,常發生在混凝土板或表面積較大的牆面上,一般長度大約0.2~2公尺,寬度為1~5公釐,從外觀分為無規則網路狀和混凝土構件截面變化等規則的形狀,深度一般3~10厘公尺,裂縫在混凝土澆築後1~3小時內出現。

2.防治措施嚴格控制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及水灰比,在滿足幫浦送和澆築要求時,盡可能減少坍落度;摻加適量、質量良好的幫浦送劑和摻合料,可改善工作性,減少沉陷;混凝土攪拌時間要適當,時間過短、過長都會造成拌合物均勻性變壞而增大沉陷;混凝土應分層澆築、振搗密實,振搗時間以10~15秒/次為宜,在混凝土澆築1~1.5小時後,混凝土尚未凝結之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表面要壓實抹光;在澆築混凝土前,對模板進行預溼,混凝土澆築成型後,採取措施,有利於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如覆蓋塑料薄膜等,防止因水分急劇蒸發而形成內外硬化不均和異常收縮引起的裂縫。

(三)乾燥收縮裂縫

1.產生原因當混凝土因養護不夠,表面水分蒸發過快,混凝土表面收縮加快,受混凝土內部的約束,將在表面產生拉應力,便產生裂縫。水泥水化反應,使混凝土內部和表面形成很大的溫差,混凝土抗拉強度不足以抵抗因收縮產生的拉應力時,便產生表面裂縫。

2.防治措施水泥用量的控制,混凝土乾燥收縮隨著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因幫浦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高,在滿足強度質量的前提下,在有可能減少水泥用量時,還是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用水量控制,混凝土的乾燥收縮受用水量的影響很大,在同一水泥用量條件下,混凝土的乾燥收縮和用水量成正比,當水泥用量較高的條件下,混凝土的乾燥收縮隨著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劇增大。即水灰比越大,乾燥收縮越大。因此嚴格控制幫浦送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減少裂縫的根本措施。

砂率控制:混凝土的乾燥收縮隨著砂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數值不大。幫浦送混凝土宜加大砂率,使其控制在最佳砂率範圍內,可通過理論計算和工程實踐確定。

摻合料控制:質量良好,含有大量球形顆粒的一級粉煤灰,由於內比表面積小、需水量少,能降低混凝土乾燥收縮值。

養護時間和方法控制:混凝土澆築面表面乾燥過快,產生較大的收縮,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在表面產生拉應力而開裂。如果混凝土終凝之前進行早期保溫養護,對減少乾燥收縮有一定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幫浦送混凝土,特別是在高強度、大流動性條件下,由於水泥用量多、單位用水量大、砂率高和摻化學外加劑,使混凝土乾燥收縮,產生裂縫的潛在危險大,對此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為此要按施工要求選擇較低坍落度,在滿足流動性和幫浦送性的條件下,使單位用水量降低,在滿足強度質量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同時應選用對混凝土乾燥收縮影響小的幫浦送劑,摻加適量膨脹劑,在施工中採用二次振搗,加強抹面和養護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

幫浦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作者 林清會 摘要 幫浦送混凝土憑藉其施工方便快速 質量穩定性好 有利於減少環境汙染等優勢,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質量 經濟效果。但是工程實踐表明,採用幫浦送混凝土施工的結構構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裂縫,從而影響了結構的抗滲性和耐久性,本文重點分析其產生原因,從而找出防止裂縫的...

幫浦送混凝土溫度裂縫的成因和防治

點選數 1301更新時間 9 21 2004 幫浦送混凝土不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效能,對薄壁密筋結構少振搗或不振搗施工,而且的實踐能減少收縮 防止裂縫 提高抗滲性 改善耐久性。但是某些工程表明,幫浦送混凝土強度不足 凝結異常時有發生,特別是裂縫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構的抗滲性和耐久性,應當引起...

幫浦送混凝土塑裂縫監理控制措施

杭州西湖文化廣場a b c e區各單體建築混凝土部分基本採用幫浦送混凝土施工工藝,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幫浦送混凝土需要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和粘聚性,致使在普通混凝土施工中不易出現的問題,在幫浦送混凝土施工中卻顯得十分突出,如混凝土塑性裂縫的出現。混凝土塑性裂縫是指混凝土澆築成型後還未硬化,仍處於可塑狀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