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設計規定

2021-08-06 06:20:01 字數 5242 閱讀 1009

本規定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的石油化工裝置基礎設計階段進行配管研究的管道布置設計,以

及詳細設計階段的管道布置設計。

1 管道布置

1.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1.1.1 管道布置設計的基本要求:

a) 應符合管道及儀表流程圖的要求;

b) 應符合有關的標準;

c) 管道布置應統籌規劃,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整齊美觀,並滿足施工、操作、維修等方

面的要求;

d) 對於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設計應統一規劃,力求做到施工、生產、維修互不

影響;e) 在確定進出裝置管道的方位與敷設方式時,應做到內外協調一致;

f) 管道應盡可能架空或地上敷設;如確有需要方可埋地或在管溝內敷設;

g) 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應敷設在管架或管墩上。

1.1.2 管廊上應統一考慮儀表、電氣槽板所需的位置。全廠性管廊或管墩上應留有10 %~30 %的空位,

並考慮其荷載。

1.1.3 管道布置不應妨礙裝置、機幫浦及其內部構件的安裝、檢修和消防車輛的通行。

1.1.4 管道布置應使管系具有一定柔性,在保證管道柔性及管道對裝置、機幫浦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

出允許值的情況下,應用最少的管道組成件,最短的長度將管道連線起來,並儘量減少焊縫。對於合

金管道、幫浦及壓縮機的吸入管道、真空管道更應如此。

1.1.5 在規劃管道時應考慮其支承點和柔性。盡量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狀吸收熱脹自行補償。

1.1.6 管道布置應盡量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減少氣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時應根據操作、檢

修要求設定放氣管、排液管和切斷閥。管道布置應儘量減少管道「盲腸」。

1.1.7 法蘭的位置應避免位於人行通道或機幫浦上方。輸送腐蝕性介質管道及高壓管道上的法蘭宜設安

全防護。

1.1.8 異徑管件應緊靠需要變徑的位置,以使布置緊湊、節約管材和減少焊縫。

1.1.9 管道布置應整齊有序,橫平豎直,成組成排,便於支撐。整個裝置的管道、縱向與橫向標高應

錯開,一般情況下,改變方向同時改變標高,但特殊情況或條件允許時也可平拐。

1.1.10 管道布置應滿足儀表元件對配管的要求。

版號: 第 2 頁共 14 頁

1.1.11 氣體和蒸汽管道的支管應從主管上方引出或匯入。

1.1.12 管道布置時管道焊縫的設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對接焊口的中心與彎管起彎點的距離不應小於管子外徑,且不小於100 mm;

b) 管道上兩相鄰對接焊口的中心間距:

1) 對於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 mm 的管道,不應小於150 mm;

2) 對於公稱直徑小於150 mm 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得小於50 mm。

1.1.13 氣液兩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為兩路或多路時,管道布置應考慮對稱性或完全滿足pid 的要求。

1.1.14 管道穿過建築物的樓板、房頂或牆面時應加套管,套管與管道間的空隙應密封。套管的直徑

應大於管道隔熱層的外徑,並不得影響管道的熱位移。管道上的焊縫不應在套管內,並距套管端部不

應小於150 mm。套管應高出樓板50 mm,管道穿過屋頂時應設防雨罩。管道不應穿過防火牆或防爆牆。

1.1.15 有隔熱層的管道,在管墩、管架處應設管託。但是,無隔熱層管道溫度超過120 ℃時,不應

直接敷設在混凝土構件上,應加管託或隔熱層。

1.2 管道淨空高度和埋設深度

1.2.1 管道跨越裝置區的鐵路和道路,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管道跨越鐵路時,軌頂以上的淨空高度不應小於5.5 m;

b) 管道跨越檢修道路或消防道路時,路面以上的淨空高度不應小於4.5 mm;

c) 在人行通道上方的管道,其管底的淨空不宜小於2.2 mm;

d) 管架立柱邊緣距鐵路中心線不應小於3 m,距道路路肩不應小於1 m;

e) 管道與鐵路或道路平行敷設時,其突出部分距鐵路中心線不應小於3.5 m,距道路路肩不應小

於1 m。

1.2.2 裝置內管廊的高度,除應滿足裝置接管和檢修的需要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管廊下布置幫浦或換熱器時,管底至地面的淨空高度不宜小於3.5 m;

b) 管廊下不布置幫浦或換熱器時,管底至地面的淨空高度不宜小於3 m;

c) 管廊下作為消防通道時,管底至地面的淨空高度不應小於4.5 m;

d) 多層管廊的層間距應根據管徑大小和管架結構確定;上下層間距宜為1.2 m~2.0 m;

e) 當管廊上的管道改變方向或兩管廊成直角相交,其高差以600 mm~750 mm 為宜;對於大型裝

置也可採用1000 mm 高差;

f) 當管廊有桁架時要按桁架底高計算管廊的淨高。

1.2.3 接近地面敷設的管道的布置應滿足閥門和管件等的安裝高度的要求,管底或隔熱層的底部距地

面淨空高度不應小於100 mm。

版號: 第 3 頁共 14 頁

1.2.4 管道穿越鐵路和道路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管道穿越鐵路和道路的交角不宜小於60°,穿越管段應敷設在涵洞或套管內,或採取其它防

護措施;

b) 套管的兩端伸出路基邊坡不應小於2 m;路邊有排水溝時,伸出水溝邊不應小於1 m;

c) 套管頂距鐵路軌面不應小於1.2 m,距道路路面不應小於0.8 m,否則,應核算套管強度。

1.2.5 埋地敷設的管道應妥善解決防凍、防凝結、吹掃、排液、防外腐蝕及承受外荷載等問題。裝置

內埋地管道的管頂距一般混凝土地表面不應小於0.3 m;通過機械車輛的通道下不小於0.75 m 或採用

套管保護。埋地管道如有閥門應設閥井。大型閥井應考慮操作和檢修人員能下到井內作業;小型閥井

可只考慮人員在井外操作閥門的可能性(手操作或採用閥門延伸杆)。閥井應設排水點。

1.2.6 輸送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埋地管道不宜穿越電纜溝,如不可避免時應設套管。當管道介質溫

度超過60 ℃時,在套管內應充填隔熱材料,使套管外壁溫度不超過60 ℃。套管長度伸出電纜溝外壁

不小於0.5 m。

1.2.7 管道的管溝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無法架空敷設而又不宜埋地敷設的管道可在管溝內敷設;

b) 管溝有全封閉地下管溝和敞開式半地下管溝兩種形式。後者應有蓋板或格珊。全封閉式地下

管溝適用於不需經常檢查和維修的管道。敞開式半地下管溝適用於需要經常檢查和維修的管道。為防

止雨水進入,敞開式半地下管溝的溝壁頂面應高出地面約100 mm;

c) 全封閉地下管溝中的管道如有閥門也應設閥井,對閥井的要求與埋地管道相同;

d) 由於管溝內空間狹窄,因此管間距應大於架空敷設的管道。當管道不保溫時,管底距溝底淨

空不應小於200 mm,保溫管道不應小於300 mm;

e) 管溝溝底應有不小於0.2 %的坡度;溝底最低點應有排水設施;

f) 管溝進出裝置和廠房處應設密封隔斷。

1.3 管道間距

1.3.1 併排布置管道的間距按下列原則確定管淨距:

a) 無法蘭裸管,管外壁的淨距不應小於50 mm;

b) 無法蘭有隔熱層管,隔熱層外表面至鄰管隔熱層外表面的淨距或隔熱層外表面鄰管外壁的淨

距不應小於50 mm;

c) 有法蘭裸管,法蘭外緣至鄰管管外壁的淨距不應小於25 mm;

d) 有法蘭且有隔熱層的管道、隔熱層外表面與管外壁之間或與隔熱層隔熱外表面之間的淨距不

小於50 mm;法蘭外緣與管外壁之間或法蘭外緣與隔熱層外表面之間的淨距不小於25 mm,兩者應同時

版號: 第 4 頁共 14 頁

滿足。1.3.2 管子外表面或隔熱層外表面與構築物、建築物(柱、梁、牆等)的最小淨距不應小於100 mm;

法蘭外緣與構築物、建築物的最小淨距不應小於50 mm。

1.3.3 閥門手輪外緣之間及手輪外緣與構築物建築物之間的淨距不應小於100 mm。

1.4 管道跨距

1.4.1 水平管道的跨距按有關規定。

1.4.2 當對管道需要考慮約束由風載、**、溫度變形等引起的橫向位移,或要避免因不平衡內壓、

熱脹推力及支承點摩擦力造成管段軸向失穩時,應設定必要的導向架,並限制最大導向間距。

a) 垂直管段導向支架間的最大間距按表1.4.2.a 確定。

表1.4.2.a 垂直管段導向支架間的最大間距

公稱直徑dn

mm最大間距

mm公稱直徑dn

mm最大間距

mm15 3.5 200 10

20 4 250 11

25 4.5 300 12

40 5.5 350 13

50 6 400 14

80 7 600 16

100 8 800 18

150 9

b) 水平管段的導向支架間的最大間距按表1.4.2.b 確定。

表1.4.2.b 水平管段導向支架間的最大間距

公稱直徑dn

mm導向支架最大間距

m公稱直徑dn

mm導向支架最大間距

m25 12.5 250 30.5

40 13.7 300 33.5

50 15.2 350 36.6

65 18.3 400 38.1

80 19.8 450 41.4

100 22.9 500 42.7

版號: 第 5 頁共 14 頁

150 24.4 600 45.7

200 27.4

1.5 工藝管道布置

1.5.1 多層管廊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熱介質的管道布置在上層;必須布置在下層的熱介質管道,不應與液化烴管道相鄰布置;

b) 氣體管道布置在上層;

c) 液體的、冷的、液化烴及化學藥劑管道宜布置在下層;

d) 腐蝕性介質管道宜布置在下層,且不應布置在驅動裝置的正上方;

e) 低溫冷凍管道、液化烴管道和其它應避免受熱的管道不宜布置在熱管道的上方或緊靠不保溫

的熱管道;

f) 公用物料管道中的蒸汽、壓縮空氣、燃料氣宜布置在上層;

g) 工藝管道視其兩端所聯絡的裝置管口的標高可以布置在上層或下層,以便做到「步步低」或

「步步高」。應注意工藝要求自流的管道不應在管廊上形成高點或低點。

1.5.2 氧氣管道與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管道共架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 氧氣管道應布置在一側,不宜敷設在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

b) 平行敷設時,兩類管道之間宜用有不燃物料管道隔開,或其淨間距不小於250 mm。

1.5.3 氫氣管道與其它管道共架敷設時,氫氣管道應布置在最上層。氫氣管道不應採用地溝敷設。

1.5.4 有毒介質管道應採用焊接連線,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採用法蘭或螺紋接連。有毒介質管道應有

明顯標誌以區別於其它管道,有毒介質的管道不應埋地敷設。

箱式爐的配管設計規定

中國石化集團蘭州設計院標準 sldi 333c06 2001 2001 01 08 發布2001 01 15 實施 中國石化集團蘭州設計院 目錄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箱式爐的布置 第三章管道布置 第一章總則 第1.0.1條本規定適用於石油化工裝置內箱式爐的管道布置設計。第1.0.2條本規定中的例圖所表示...

銅配管設計標準

1 製冷系統圖 2銅配管設計的相關技術要求 2 1銅管種類 空調器用銅配管的材料為磷脫氧無縫拉製銅管,牌號為tp2 gb t 5231 狀態有m 軟 y 硬 材料標記方法分別為tp2m tp2y。對應日本牌號分別為 c1220t ol,c1220 h 要求使用內表面無氧化的光亮管。其直徑 壁厚分別根...

儀表空氣配管設計要求

目錄1.適用範圍 2 2.管徑選擇 2 3.管網布置方案 2 4.管道敷設要求 5 5.參考資料 6 1.適用範圍 本要求適用於生產裝置內控制儀表用壓縮空氣管路的設計 敷設。不適用於作為動力或工藝用壓縮空氣管路系統。文中未提及的通用的配管設計 安裝要求請參考資料。2.管徑選擇 總管管徑 一般取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