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 春節習俗

2021-07-26 23:40:29 字數 3241 閱讀 4200

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它的重要,傳承了中華上下世世代代的傳統文化,它的隆重,掀起了中華民族歡度春節的熱鬧氛圍。舉國上下,普天同慶,活躍了中華,活躍了整個民族。

每年冬季,每個人們都有同樣的期盼,不管老人小孩,都希望過乙個非同尋常的年,遐想過節的喜慶,共度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暢談新春之樂。每個人擁有同樣的期盼,每家每戶都會慶祝新春佳節,然而每年都是不一樣的新春。人們的慶祝方式各種各樣,各地,各民族更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春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乙個專案。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裡。

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乙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

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

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春節前夕,人們不會忘記為自己家張貼一副春聯,或許現在隨著文化傳承中的變化,有人已不願意寫春聯,但他們不會忘記掛一副春聯為自家增添喜慶之色。不過,也有一些老爺爺仍舊寶刀未老,自己動手,行雲流水般的在紅紙上寫上幾個大字,一副春聯一揮而就。「兔歲添福氣,龍人奮雄程。

」顯現於紙上,不管這副春聯是他所創,還是從他處借鑑而得,足以顯示他希望家庭和睦,幸福美滿,望子成龍的期盼。還有他那流暢的書法,更顯得老人的才氣與過年喜慶的歡愉。

備年貨也是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過年準備,今年是兔年,人們都忘不了以兔子作為吉祥物,帶進自己的家園,兔子娃娃,兔子燈,兔子掛飾,張貼兔子剪紙,樣樣離不開兔子。甚至「兔年吉祥」,「happy 兔 year」更是成為了流行語。然而這時,也是各地才藝展示的好時機,畫上自己喜愛的畫,編制中國結,自己剪紙,自己張貼,足以顯示各民族各人民的才華,也表示人們對春節喜慶的熱愛。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

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至今為止,仍有這樣的說法, 除夕夜要盡可能晚關門睡覺,大年初一要盡可能早起,然後全家拜年。爆竹聲起,響徹整個夜晚,小孩子也會在一早就收到夢寐以求的壓歲錢。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親戚朋友的相聚無疑增添了深厚的情誼,同學間的相聚,回到故居,共回母校再見師生濃厚深情。

分別了一段時間,一起暢談自己的生活經歷,互相祝福。能夠再次相聚,說不完的話,說不出的高興,都將這一切傾注與自己的酒杯中,喝下了對方的祝福,喝下了對方的感受,共享佳節的喜慶。

新春佳節,鬧新春,娛樂節目不可少。除夕之夜,春晚節目和人們一起恭迎佳節來臨,每年的春晚都有不一般的節目,總能帶給人們節日喜慶,帶給人們除夕之夜守歲時的一分喜悅。春晚只是其中一部分,舞龍舞獅更是全國流行的春節喜慶活動。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舞龍舞獅更是中華民族的特色,看著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者與龍嬉戲,與獅共舞,帶給了台下觀眾無窮的喜悅,引起了人山人海的群眾的歡呼,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露天舞台上,各種活動舉辦的紅紅火火,熱鬧非凡。台下的觀眾齊聚舞台,圍著舞台,展顏歡笑,更有掌聲如雷鳴般陣陣響起。

春節的熱鬧,吹遍了中國大陸,將整個國家布上炫麗的彩燈,披上了點點星光。

春節,既是親人團聚,歡快過節的日子,也是外出度假的好時機。每每這時,一家人共找一度假聖地,開始自己的旅程。正值冬季,海南自然是理想之地,這個溫暖舒適的地方,吸引著成千上萬遊客在海邊度假。

讓遊客們享受到海的豪情,目睹了沙灘之色,更有目光浴的享受。吹著徐徐涼風,躺在椰樹之下,摘乙個椰果,解去乾渴,領略飄飄欲仙之感。

節日的喜慶之風不光在旅遊之地盛行,它還吹遍了大街小巷。乙個小小的公園,同樣遍布人群,有家人共同外出休閒的,有陪伴好友領略鄉村風氣的。娛樂場所更是孩子的天下,遍布孩子的歡聲笑語,嬉戲聲,吵鬧聲不絕於耳。

春節又稱過年,前前後後要持續一月之久,元宵節也是春節的終點站,熱熱鬧鬧歡度了乙個春節,人們也用著彩燈為春節裝飾最後一筆。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

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

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

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南韓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

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寬數十丈的燈樓,供遊人觀賞。宋代又有過之,無不及。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以草把縛成戲龍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皇帝還親自率領盛大的儀仗參加賞燈活動。

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儂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見娛樂活動通宵達量,熱鬧非凡。

可以說: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狂歡,為整個春節活動畫上了乙個圓滿的句號。

過去如此,現在亦如此,鬧元宵成為了元宵之夜的必須活動。大街小巷各處張燈結綵,各種燈飾遍布街頭,有人更是放起了孔明燈,許下自己美好的心願,隨風飄去,飛公升上空。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猜燈謎,鬧元宵也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元宵活動,儘管現今這些活動已經淡化,但它的流傳至今為止依舊在各處。

為了節日的喜慶,展現自己的才華,去猜上幾個燈謎,有時亦可以拿幾個獎品,不一樂乎。元宵之夜,烟花不斷,星空之中,不時綻放花朵,喜慶之氣一夜不休。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近年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強大,各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在春節的時候,發表講話或文章向在本國的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中國的春節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影響力了.

春節的持久,是中國人民的凝聚,春節的熱鬧繁華,是中國兒女傳承文化的美好體現,歡度春節,共享生活之美好!

20100710233吳海龍

20100710210顧凱

20100710211胡敏

20100710222錢林軍

春節消費情況調查社會實踐

寒假社會實踐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 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倍受受學校的高度重視。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程序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

春節社會實踐活動方案表

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它有助於我們大學生接觸社會,感知社會,了解社會,奉獻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 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 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下面是xx為您帶來的是春節社會實踐活動方案表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校園對於任何乙個學生來說,都應該是...

甘肅春節習俗

樂在甘肅 蘭州春節特色民俗 甘肅春節習俗經過世代相襲 發展演變,並融入時代風貌,越來越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郁的人情味,熱烈的喜慶氣氛。老蘭州人過年有很多講究,臘月二十三祭灶,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五一直到年三十,蘭州人採購各色年貨,製作食品。此時正是主婦們展示烹飪技藝的時候 花卷翻出花邊,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