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易錯知識點

2021-07-22 01:57:04 字數 5295 閱讀 6148

專題一:生活智慧型與時代精神

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哲學有正確錯誤之分,並不是所有哲學都是科學的)

2.哲學決定生活。

(生活決定哲學,哲學反作用於生活)

3.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

(真正的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

4.所有哲學都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確的、科學的哲學能)

5.世界觀是關於世界具體問題的觀點。

(世界觀是關於世界最一般規律、最普遍的問題的看法和觀點)

6.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指導哲學。

(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具體科學的指導)

7.世界是物質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8.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眾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9.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

10.世界觀就是哲學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與哲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11.世界觀等於方**

(世界觀與方**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

12.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哲學與具體科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企圖建立包羅永珍的哲學取代具體科學的觀點是十分錯誤的)

13.舊哲學是唯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論。

(舊哲學既有唯物論也有唯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14.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15.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16.哲學的基本問題等同與哲學的基本派別。

(哲學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17.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

(錯,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盲目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如果承認物質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力量不是唯心主義。)

18.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

(唯心主義哲學對人們認識的發展有著或多或少的借鑑意義)

19.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社會內容的正確反映。

(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可能正確或錯誤)

20.「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與「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說的是一回事。

(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包括物質決定意識和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也包括兩方面,一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哪個決定哪個,二是意識能否正確地反映物質,思維能否正確地認識客觀存在。)

21.辯證唯物主義就是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專題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1.物質就是萬事萬物的總和。

(物質是從萬事萬物中抽象出來的共同本質和屬性)

2.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等同於現實生活中所講的「物質」

(不能,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係;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而現實生活中的「物質」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哲學上的「物質」是客觀實在生活中的物質指的是具體的物質形態。)

3.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即客觀實在性。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的固有屬性是運動)

4.物質是運動的,意味著靜止不存在。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5.自然界及其規律是客觀的,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思維規律是主觀的。

(任何規律就其內容和作用來說,都是客觀的)

6.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

(意識的內容是對物質的反映,內容是客觀的,但在形式上這種反映具有能動性,形式是主觀的)

7.所有正確的意識都是相同的;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神話、傳說是人創造出來的。

(認識角度、知識構成等差異決定形成的正確意識不盡相同;無論正確意識還是錯誤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8.意識促進事物發展。

(不同的意識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發展,錯誤意識阻礙事物發展)

9.意識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10.意識能直接使物質的具體形態發生變化。

(意識只有通過利用事物本質和規律去指導實踐才能使物質的具體形態法傷變化)

11.規律是永恆不變的。

(規律是客觀的,物質的,當客觀物質發生變化時,規律也會發生變化;規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把握規律)

12.只要實事求是,做事情一定能夠成功。

(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

13.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

(人可以認識利用規律,但不能改造規律)

14.「水往低處流」、「四季更替」等現象也是規律

(規律是現象中穩定深刻的它隱藏在事物的內部,借助抽象思維才能認識)

15.規律與規則是一回事。

(既有區別又有聯絡,規律是客觀的,規則是主觀的;人們可以制定、修改、廢除規則;乙個正確規則是根據規律制定的;定律不是規律)

16.電腦也能思維。

(「電腦思維」是純粹的邏輯過程,不是本質意義的人的思維,思維、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17.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等量齊觀的。

(①主觀能動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認識世界的能力與活動,「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活動。主觀能動性既包括意識能動性,也包括實踐活動,兩者不可分;②意識能動性僅限於「想」不包括「做」;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識能動性的表現之一)

認識論1.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2.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是對客觀事物或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3.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實踐活動。

(只有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才是實踐)

5.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不存在單個人的實踐活動。

(實踐的社會性排斥的只是孤立地活動,並不排斥單個人的活動)

6.實踐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不存在盲目的實踐。

(盲目的實踐講的是指這種實踐沒有以正確的認識為指導,會導致失敗)

7.實踐既是一種客觀活動,又是一種主觀活動

(實踐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相統一的活動)

8.實踐等同於實際

(實際指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實踐含義略;對應的概念不同實際是相對主觀願望而言,實踐與認識;實踐離不開實際,實際也只有在實踐中才有意義)

9.真理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在這範圍內真理是絕對的,但超出條件範圍就會變成謬誤)

10.真理不是個人認可的,而是社會上多數人公認的東西

(某種認識是否是真理,不在於掌握人數的多少,而在於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專題三: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1.事物的聯絡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

(聯絡是有條件的)

2.聯絡是客觀的,人們無法改變。

(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創造條件建立新的聯絡)

3.聯絡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絡。

(否認了聯絡的客觀性、條件性)

4.人對事物的聯絡是無能為力的

(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人對事物的聯絡是無能為力的)

5.自在事物的聯絡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絡是主觀的

(都是客觀的)

6.整體功能總是大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不一定)

7.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必須在一定條件下)

8.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即系統與要素的關係。

(這兩對關係不能完全等同,因為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只是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系統與要素的關係,即兩對關係都強調整體性原則,都相互依賴等方面,而系統中講的層次性原則等,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就沒有)

9.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並非任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前進的、上公升的、進步的變化才是發展)

10.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出現的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

(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斷新事物的三個標準是: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是否具有強大生命力、是否具有遠大前途。不能只用時間標準來判斷)

11.事物的發展是直線式前進的

(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公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

12.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所有的質變都是發展。

(質變不一定是發展,發展是向上的質變)

13.量變引起質變就是指事物數量上的增減引起質變。

(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

14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量變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15.矛盾就是構成矛盾的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鬥爭。

(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16.矛盾就是事物內部之間對立統一的關係。

(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間的這種關係)

17.任何事物都存在兩個方面,即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不能將兩點理解為就是優點和缺點)

18.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

(還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普遍性與特殊性相聯結、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

19.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的多少是客觀的,就事物的發展來說,不能以矛盾的多少為標準來判斷是好事還是壞事,只能以是否有利於新事物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來衡量好壞,不能一概認為矛盾越少越好)

20.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於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於特殊性當中,不能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1.普遍性是特殊性的總體。

(普遍性是從特殊性中抽象出來的)

22.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是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23.只要解決了主要矛盾,辦事情就是能取得成功。

(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還要注意次要矛盾)

24.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決定的。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25.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片面理解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係)

26.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說每一事物內部都包含著矛盾,而不是說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矛盾。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未處於統一體中,就不能構成現實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當它們共處於乙個統一體中時,才能構成矛盾關係)

生活與哲學易錯易混知識點

第一單元生活智慧型與時代精神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問題。注意 二者不能等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問題。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1...

生活與哲學易錯易混易考知識

20 整體功能總是大於部分功能之和。可能大於 小於 等於 21 人為事物的聯絡是主觀的。客觀的 22 聯絡是客觀的,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改變事物聯絡的具體狀況 23 任何變化都是發展 上公升的 前進的變化才是發展 24 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哲學常識易錯知識點剖析

易錯點1 把物質與意識的關係等同於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係 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 二是意識能不能認識物質世界。第一方面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第二方面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係,是辯證唯物主義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