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西省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研

2021-07-14 17:33:18 字數 4679 閱讀 8863

伴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的發育和成長,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困擾農業發展的農產品「賣難」,到了新世紀並未減緩,相反,隨著近年來農產品短缺問題的解決,農產品幾乎呈現出全面的過剩,「賣難」愈演愈烈,農產品市場大幅頻繁波動,給農業商品化、特別是專業化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市場風險,農戶生產和收益難以預期。因此,在目前大張旗鼓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戶的積極性並不高,多數農戶不願或不敢放棄「小而全」、半自給性的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甚至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反商品化」行為傾向。由此便可看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性了。

農產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個國民經濟執行效率及質量,涉及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程序,涉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由於流通不暢,而導致市場秩序混亂,農民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增收困難。且在全球糧價**的背景下農民的農產品收購價卻低的可憐,而糧食終端**卻有大幅度**的勢頭,究其原因還是出現在流通環節。

如何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如何使廣大農民從農產品流通中獲得更多收益,如何通過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是亟待研究的重點問題。

山西省是個農業小省,各種農產品產量在全國所佔比率較低,山西省素來被人們冠以「煤炭大省」之名,但是目前山西省正處於轉型期,研究山西省農產品流通現狀及存在問題,並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和發展策略,對於山西省的轉型及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同時針對性的改革和完善山西省原有流通體系、構築現代流通體系對於提高華中地區的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 山西省流通體系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農產品流通主體規模小、交易成本高

在山西省諸多地區,目前農產品流通最主要的一種形態是農戶直接進入產地批發市場與農產品批發商直接交易。這種方式使農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入或退出市場,但效率低下。因為農戶直接作為交易主體,規模小而為數眾多,從而增加了交易的次數和交易成功的難度,增大了交易成本,同時增加了農戶的市場風險。

(二)農產品直銷過程中農戶收益低

山西省目前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是農戶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農產品。農民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了流通中間環節,銷售收益可以及時兌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在流通過程中產品缺乏加工、保鮮、包裝等物流技術處理,商品的附加價值較低;二是流通半徑極其有限,農戶難以在更大空間範圍內尋找可出更**格的需求方。

(三)基礎設施條件差且交易方式落後

由於投資少、效益低,目前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仍是露天市場,有的甚至地面都沒有全部硬化。市場配套設施更不完備,倉儲、製冷等基本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據調查,目前山西省全省農業市場實行連鎖經營的交易額佔總交易額的比重不足10%;90%以上的農產品通過對手交易銷售;農產品流通的資訊化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農產品批發市場僅有9.

23%的市場全部或部分採用了電子商務交易技術。

(四)交易手段落後,基礎服務水平低下。

目前,山西省各類農產品基數龐大,但設施較為齊備、服務功能較為健全的很少,批發市場尚未從集貿市場中「脫胎」,它們的交易手段和集貿市場差不多,主要從事現貨交易而不是看樣成交,交易客體以初級農產品為主,交易場所必要的設施簡陋,輔助手段落後,產品的分類分級、包裝、保鮮、儲存、檢測檢疫等基礎服務差,標準化、規範化和組織化程度都很低,尚處於「場所」意義上的「自由批發市場」或者說是初級批發市場階段,還未形成由經濟組織之間交易的「組織」意義上的成熟批發市場形態。服務手段較差的初級批發市場難以形成大的輻射和服務能力,無法承擔起更大規模的商品集散,處於「小市場」帶「小基地」的不經濟狀態。特別是產地批發市場,相當大部分還是無明確地域界限的「無形市場」,農產品交易手段原始,不僅不利於大批量和大範圍的農產品交易,不利於批發市場與日益規範的城市零售市場對接。

從目前看,批發市場雖然交易場所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然批發市場無論是交易手段還是管理制度,仍和集貿市場無實質性的區別,差異僅在於交易規模的大小。數量龐大的批發市場已經嚴重影響到農產品流通。

(五)資訊體系建設滯後

資訊不暢導致農產品流通產銷脫節。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農戶不能充分掌握農產品流通中的全部資訊,更不可能根據這些資訊安排生產,只能被動聽從經銷商或中間商的安排,缺乏準確性和使用性,再加之農民受自身知識水平的侷限性,缺乏對市場供求變化的**和分析,導致其在生產和銷售上的盲目性和主觀臆斷性,因此處於極為被動的地位,成為風險承擔者。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農產品流通資訊體系建設滯後。

只有少數的縣建立了農業資訊服務平台,大多數鄉鎮沒有建立農業資訊服務站,服務網路向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專業協會等的延伸速度極為緩慢。

(六)農產品政策法規不健全。

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頒布一部完整的農產品市場流通交易法,對發展較為迅速、數量和規模龐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未制定相關「農產品市場法」。現行的許多市場規則又殘缺不全,有些甚至相互矛盾,從而造成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削弱了法規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因為缺乏有效的農產品市場交易規則,加之農產品市場參與主體眾多,成分複雜,市場秩序混亂,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短斤少兩、摻雜使假等行為也時有發生,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農產品流通。

(七)2、流通方式初級,市場組織化程度低

我國農產品流通主要採取「產地收購—產地市場集散—銷地市場集散---商販零售」現貨交易模式。由於分散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處在農產品流通中的起點,且農民在農產品流通中談判地位較弱,所以生產者與購買方之間沒有建立穩定的供銷關係,沒有簽訂購銷契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比較低,無法通過交易次數的集約化和商品儲存的集約化來實現規模效益,加大了農產品流通環節的風險;

(八)農產品流通處於無序狀態。

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商品按絕對優勢、比較成本、資源稟賦或需求理論流通。從具有生產優勢的地方向不具有生產優勢的地方,從生產成本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從資源豐富的地方流向資源不足的地方,從需求弱的地方流向強的地方,這是商品的有序流通模式。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除了**因素外,非**因素如品牌、質量、包裝、服務以及產地形象等也是重要內容,在計畫經濟體制下,我國農民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缺乏商品意識,缺乏現代營銷理念,不向外傳送產品資訊,不重視品牌開發,所以嚴重影響農產品流通。

(九)農產品流通效率低

如果從農戶到消費者的整個流通鏈條看,上述大多數流通模式都要經過農戶—產地市場—運輸商—銷地市場—零售商—消費者這樣一系列環節,流通環節多,流通時間長。由於農產品中很重要的一類產品是生鮮農產品,包括從農戶田間、果園、苗圃採摘的蔬菜、水果、鮮花和未經加工或雖經初加工並未改變其化學性質的家禽、肉製品、水產品等。而在多環節、多主體的流通渠道鏈條上,現有的物流保鮮手段都無法適應這類農產品的鮮銷要求,直接影響到了生鮮農產品流通的經濟效益和農戶的經濟利益。

農產品流通業的管理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也導致渠道效率較低。此外,目前山西省多數地區農產品流通還是農民自產自銷,缺乏冷藏和保險技術,現代化的交易方式也未推廣。

(十)農產品市場近距離重複建設,相互間惡性競爭

我國農產品市場在規劃布局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缺少統一的管理與協調,近距離重複建設,市場布局過密,致使需求不旺、農戶和經營者利益受損。批發市場的管理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標準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的檢疫監測手段不完善,食品安全隱患較大。

3 解決對策:構建山西省新型農產品流通體系

綜合研究山西省農產品生產流通現狀,借鑑其他地區農產品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的經驗,要充分發揮流通對農產品生產的先導性作用,必須結合山西省實際,因地制宜健全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

(一)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建設現代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首先,要使農產品批發市場硬體設施全面公升級,改善交易條件。對於傳統、初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易棚廳、水電路配套設施、以及農產品加工、儲存、保鮮和物流配送等設施的建設;對於相對規範的、規模較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加強提公升市場的農產品標準化系統、資訊管理系統、資訊採集發布系統以及電子結算系統等的建設;對於新建或欲建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應以高起點為標準做好規劃,避免後續發展出現硬體設施落後等問題。

其次,要不斷尋求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方式的創新。短期內,新興的拍賣等方式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大規模推廣還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從長遠發展看,為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應積極尋求農產品交易方式的創新。

建設**市場。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上,大豆、小麥、綠豆等品種較好地發揮了發現**、引導生產的功能。但是,由於受到現貨市場規範程度、市場信用、秩序等條件的制約,要向發達國家**市場那樣,成為流通定價的基準,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推出新的上市品種,特別是市場化程度高,在國民經濟中作用明顯的農產品,且是適宜在山西省大面積推廣種植的農產品,推出的**品種和合約要非常標準化,不斷完善**市場的載體功能。

(二)培育農產品流通主體

連鎖超市成為農產品流通的新平台。隨著連鎖超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各類連鎖超市成為市民選購鮮活農產品的重要場所。一方面,連鎖超市企業紛紛開始改革經營模式,對鮮活農產品實行直採直營,減少中間**環節。

另一方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養大戶也紛紛改變以往主要依託產地、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分銷交易鮮活農產品的傳統做法,逐漸直接將產品銷售到超市等連鎖零售企業終端。

此外,發展多種型別的農民合作組織,增強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市場、獲取市場資訊、參與市場談判和市場競爭的能力。可以採用「合作社控股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這種模式確保了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利益的一致性。在專業合作社實力壯大的同時,要注重合作社這類專業中介組織機制的創新,可以通過規範行業協會的治理結構來保證其與農戶的根本利益一致,如可考慮實行股份制,每個入會的農戶按照一定標準持有股份,由股東大會定期選舉董事會。

在董事會中,農民可以農產品生產大戶或聯合的方式進入董事會,在董事會中應確保農戶占有較大比例。引導和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農產品加工和營銷企業、物流配送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與生產基地建立比較穩定的產銷關係,完善「訂單農業」。

(三)積極提公升傳統流通模式

促進批發市場向生產前端和零售末端雙向延伸,強化物流配送功能,逐步向現代流通模式轉型公升級,形成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流通格局。

山西主要特色農產品調查表

調查人班級 09物流b1班姓名 陳建偉聯絡 123456789 被調查農產品所在地 晉中 市 地區 平遙 縣 被調查農產品所在地與學生家庭所在地 一致 相近 不同 被調查物件型別 農民 個人 村委會 農民合作社 農產品生產企業 被調查物件簽章 山西惠農糧油 主要特色農產品情況調查 1 產品名稱 玉公...

浙江省農產品加工自學考試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農產品加工試題 課程 02680 一 填空題 每空1分,共15分 1.稻穀製公尺的主要過程包括清理 礱穀 和 等。2.植物油料可分為草本油料 木本油料 和 3.果蔬乾製過程中,乾燥過程可分為恆速乾燥,和 階段。乾燥的動力是溫度梯度,和 4.果蔬速凍過程中,原料預...

關於農產品檢測技術的培訓通知

家美佳超市門店店長 根據 寶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實施意見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 相關檔案,公司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結果公示制度,分別在陳倉園店 經二路店 公園路店 烽火店 陳倉園店 西關店 姜譚路店 寶成店 華通店設立專項檢測室,在超市場內顯著位置設立 農產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