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橋》教案及反思

2021-07-13 06:19:22 字數 4065 閱讀 1957

小學五年級語文《橋》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語言文字,重點感知老支書的感人形象,體會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用生命維持求生的秩序、堅持求生的順序,將人民群眾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共產黨員的偉大情懷,讓學生從內心受到感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題目所蘊含的深刻含義:第一層,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橋」;第二層,老漢用自己及親人的生命搭設了鄉親得以逃生的橋──「生命橋」;第三層,老漢用他自身的光輝形象矗立起聯絡黨和人民群眾的無堅不摧的橋──「黨群橋」。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開門見山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橋》。

二、詞語入手,感受洪水的狂野與人們的恐慌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將大螢幕上的詞語,用直線在文中畫出來。(咆哮、狂奔、獰笑、放肆、勢不可擋)朗讀詞語,讀出詞語的感**彩。

2.讓我們回到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切身感受一下,並把自己的體會在句子旁作批註。

大螢幕出示: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像潑。像倒。」四個字,幾句話?及其簡短的字句,給你怎樣的感覺?讀出這突從天降的大雨、急雨。

(2)「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狂奔而來,勢不可擋」。「勢不可擋」是什麼意思?還從**讀出了洪水的來勢凶猛?

(指名多人談體會、朗讀,隨機點評。)

3.想不想看看這可怕的畫面?(**錄影)如果你置身其中,心裡什麼感受?這是怎樣的關頭?你能用乙個詞形容一下嗎?(相機板書:生死存亡)

4.看看文中人們的表現,用線劃出並讀讀相關的句子。洪水中的人們是怎樣的反應,從**體會到的?讓我們鑽進語言文字中間,讀出人們的慌亂來。

(齊讀出示的句子)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們只有乙個念頭,那就是──逃生!

引讀。此時,東面西面沒有路。南面是一公尺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這意味著這座木橋是──(相機板書:

唯一求生)引讀。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人們這樣的狀態,這唯一求生的木橋能不能助人們逃生?

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再讀句子)

5.過渡: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們都在驚恐、慌亂地逃生,唯獨誰例外?老漢早已先群眾一步站在了木橋前。

三、品味語言文字,感受老漢光輝的形象與不朽的精神

1.自讀課文第7~13自然段,從老漢的外貌、語言、動作感受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劃出感受深刻的字句,並把感受試著寫在句旁。

2.交流:

(1)鎮定的老漢。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裡,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a.輕輕地讀,用心體會,乙個「盯」字,你讀懂了老漢的心了嗎?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在想什麼?(相機板書:有序)

b.理解「他像一座山」。

「山」給人怎樣的感覺?(偉岸、高大、穩重)老漢沒有偉岸的身材,他的什麼給人山一般的感覺?(板書:鎮定)讀出乙個鎮定的老漢!

人們依賴老漢,他是人們心中的靠山啊!所以說──(再讀)

你還從**感受到人們對老漢求生的期盼?「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乙個「望」字,你從人們的眼神裡讀出了什麼?人們像往常一樣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他們擁戴的老漢。

c「.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

黨員排在後邊!』」連用三個感嘆號,你體會到了什麼?(情況危急,必須有序:

「排成一隊」,「黨員排在後邊!」)讀出指揮者的鎮定與果斷。

(2)忘我的老漢。

a.透過老漢的鎮定,你讀懂老漢這個人了嗎?「一百多號人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此情此景,你讀出什麼了?

人們紛紛逃向了生的彼岸,只有老漢堅守在橋邊指揮。這是乙個怎樣的老漢?(相機板書:

忘我)這是乙個置個人生死於不顧,一心想著他人的老漢啊!(讀句子)

b.過渡:我們繼續用心靈感受這位老黨員。讀課文第14~23自然段,你感受到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3)無私的老漢。

「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乙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a.哪些字詞刺痛了你的眼睛?為什麼?(揪、吼道、豹子)

b.透過這些詞語,你讀懂老漢的心情了嗎?讀出老漢此時的焦急、惱火。

c.他為什麼這樣惱火?他急什麼?火什麼?

(此時,洪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了,情勢十萬火急,誰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啊!在老漢心中,群眾的生命高於一切!)(板書:

先別人後親人)誰能走進老漢心裡,讀出他焦急、惱火背後的一顆愛民之心?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a.這句你讀懂什麼了?容不得多想,老漢一瞬間閃過腦海最強烈的念頭是──

b.朗讀:容不得多想,請你用讀把小夥子推上木橋──容不得多想,請你再加點力氣去推──容不得多想,請大家竭盡全力去推──(加上老漢的表情、語言,再讀。)

c.這一「推」、一「吼」,你讀懂了這又是怎樣的乙個老漢?(相機板書:先親人後自己)

3.回歸整體,再讀感悟。

(1)讓我們把「父親」「兒子」這兩個充滿親情的字眼帶到文中去,再回顧一下木橋前那感人的一幕吧。

(2)小結(指板書):老漢是村支書,他愛村民;老漢是父親,他愛兒子。但生死攸關之際,他無私地選擇了大家。他是個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人。

四、感受人們的哀思與崇敬,理解「生命橋」

1.過渡:為了村里一百多號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兒子,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起)

2.此時,全村一百多號人卻在安全的彼岸。同學再讀一讀課題,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橋」到底是什麼?(板書:生命橋)

3.小結:老漢用生命維持著求生的秩序,用生命堅持著求生的順序!請你再次投入地讀一讀課文第7~23自然段,讀出老漢鎮定的形象、忘我的形象、無私的形象(指板書)。

五、感悟老漢精神實質,理解「黨群橋」

1.品讀。

師配樂朗誦。「五天以後,洪水退了。乙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裡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2.文章為什麼最後才交代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

3.比較:哪一句好?為什麼?

(1)放慢了語言的節奏,更增強了悲劇的氛圍。

(2)兩個人啊!老太太同時失去了最親的兩個人。犧牲自己容易,犧牲兒子可是心頭剜肉啊!這樣的老漢,這樣的黨員,留給人們的僅僅是悲痛嗎?更多的是什麼?

4.是啊,這不僅是一曲悲歌,更是一曲壯歌!讀出悲壯來!

5.情感公升騰,精神永存。

(1)小練筆。

a.祭奠的這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來了,整個村莊都嗚咽了。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脆下了一片。悲痛欲絕的鄉親們會說些什麼?請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寫下鄉親們的肺腑之言。

b.交流──(**起)

(2)揭示「橋」的第三層含義。

老支書就是矗立在我們心中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的優秀代表,這樣的黨員才真正是聯絡黨和人民群眾的無堅不摧的橋。(相機板書:黨群橋)

6.再讀課題,昇華情感。

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地讀一讀課題(生讀課題)。讓我們永遠記住,在危難時刻,那一座座給人們帶去生命和希望的橋;永遠記住老支書(指板書)──這樣的人,老支書這樣的黨員。(**起)

《橋》教學反思

《橋》這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但是語言簡練生動,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應該說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所以題目「橋」有著深刻的含義。也是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橋》是本組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它不同於《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人》是通過典型事例來體會文中思想感情的,而《橋》則是通過人物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來體會思想感情的,領悟表達方法的。

在教學時,我以老漢的言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劃自悟。學生很快地找到描寫了老漢的句子。「他像一座山。

」「老漢突然衝上前去,從隊伍裡揪出乙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

』老漢兇得像只豹子。」「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乙個浪頭也吞沒了他。通過「衝、揪、兇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詞的體會,學生也就體會到了老漢的不殉私情,捨己為人。

再來討論老漢可能會喊些什麼,學生也都能說了。對於小夥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漢的一揪一推,更是含義深刻,令人回味。

只有從學生的實際感受出發,讀說寫結合,學生才會感到易於動筆,只有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生才樂於表達。吳桃英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風》教後反思

一 成功之處 1 啟用思維,為學生創設自我感悟的空間。風 這首小詩描繪了颳風時景物的變化,全詩用簡潔凝鍊的語言,傳神地表現出在風的作用下,自然界景物的變化。詩句是這樣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三盡浪,入竹萬竿斜。如何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品味詩意呢?我頗費了一番心思。上課前,我先布置學生去蒐集有關...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一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主義者 理論和 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標,以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為依據,堅持面向現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準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和諧發展奠定基礎。二基本情況 本班有學生29人,女10人...

五年級語文反思

大車完小介仲民 子在船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回首走過的路,有工作成功的喜悅,也有經歷挫折的辛酸,現反思如下 反思一 朗讀指導不到位。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靠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上學期的教學中,缺乏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