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史複習

2021-07-02 18:54:22 字數 4509 閱讀 3179

一、名詞解釋

1 彩陶繁榮於新石器時代中期。(1)多為以礦物顏料繪畫的泥質紅陶,(1)裝飾繪畫於燒造之前,題材以各種幾何形為主。(1)黃河中上游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最為發達,(1)其著名彩陶型別有半坡、廟底溝、馬家窯、半山、馬廠等。

(1)2 新石器在打製的基礎上,普遍磨光、常常鑽孔的石器。(1)是新石器時代主要的生產工具,(1)注重材料的選擇,(1)並體現了對稱、質感等重要的工藝美術法則。(1)其材料、技術和若干器形為原始玉器繼承。

(1)3 青銅器基本為以紅銅與錫的合金鑄造的器物。(1)在紅銅中加入錫,可以降低熔點、提高硬度、增加美感。(1)分容器、樂器、工具、兵器等多種。

(1)起源於商代以前,(1)商周時代繁榮,漢代開始衰落。(1)

4 金銀錯青銅等金屬器物的裝飾方法,又稱「錯金銀」。(1)始於春秋戰國,兩漢及其以後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圖案,(1)於刻紋內鑲嵌金銀絲或片,再打磨平滑。

(1)使器物有精巧華麗的裝飾效果。(1)

5 銅鏡以青銅鑄造的鑑容用具。(1)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裝飾圖案。(1)中國早期的銅鏡已見於齊家文化遺址,(1)經戰國兩漢、唐兩個高峰後,藝術轉向衰落,(1)入清,為玻璃鏡取代。

(1)6 帶鉤古人扣接腰帶或隨身佩掛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長條或琵琶等。(1)因展示性強,往往製作考究、裝飾華麗,(1)材質雖以青銅居多,但也常見金銀、玉石。(1)出現於西周晚期,戰國秦漢風靡。

(1)7 夾紵一種輕巧漆器胎體的製作方法,紵即麻布。(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內胎,以塗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層,幹實後,去掉內胎,(1)再於麻布殼上髹漆。(1)始於戰國,流行於兩漢。

(1)魏晉以來,多用於製作塑像。(1)

8 玻璃中國古代,常稱「琉璃」等,(1)入清,又稱「料器」。(1)曾長期屬於鉛鋇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熱性都不及西方的鈉鈣玻璃,(1)這種情況直到清代才改變。(1)

9 《考工記》 中國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業技術著作。(1)應成書於戰國時的齊國,(1)西漢,補入《周禮》,今存7100餘字。(1)系統總結了當時的手工業技術,富含科技史意義,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藝美術思想。

(1)提出的手工業製作原則是「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1)

10 釭燈漢代流行的一種設計優秀的銅燈。(1)設吸菸管能將煙氣吸入燈身,(1)燈身常可盛水,令煙氣溶於水,以降低空氣汙染。(1)燈罩能開合,以調節光線的強弱和光照的方向。

(1)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即屬釭燈。(1)

11 多子奩盒一種設計優秀的容器形式。(1)可在一件較大的容器中,緊密地放置若干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妝奩、具杯盒(1)。節省空間、攜帶方便,清潔衛生。

(1)今見的作品多為漢代漆器。(1)

12 雲氣紋成熟不晚於戰國,是漢代主要的裝飾紋樣,(1)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關。(1)它增加了圖案的動感,既可分割畫面,(1)又能使各裝飾區產生統一的效果。(1)常與動物紋搭配,組成「雲虡」圖案。

(1)13 漢代四神紋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稱「四靈紋」。(1)分別象徵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1)和春秋夏冬四個季節。(1)是漢代流行的裝飾題材,(1)體現了漢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觀念。

(1)14 瓷器以瓷石或瓷石加高嶺土製坯,(1)上釉後,經120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器物。(1)胎體緻密堅實,扣擊發音清脆。(1)發明於中國,歷史不晚於漢代,(1)兩宋是其藝術頂峰。

(1)15 越窯窯址在浙江紹興、寧波一帶,是東漢至北宋的重要窯場。(1)主要燒造青瓷,(1)鼎盛於晚唐至北宋初。(1)釉面追求玉的質感,器物常帶各類裝飾。

(1)作品被《茶經》形容為「類冰」、「類玉」。 (1)

16 何稠北周至唐初的工藝美術家。(1)祖籍應為中亞,(1)長期主持宮廷營建、製作。(1)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線錦袍比原作更精美,(1)又以綠瓷仿製玻璃,效果「與真不異」。(1)

17 竇師綸初唐著名絲綢紋樣設計家。(1)設計的瑞錦、宮綾「章彩奇麗」, (1)常以對雞、鬥羊、翔鳳、遊麟為題材,(1)圖案多取對稱形式。(1)因竇爵封陵陽公,故他設計的圖案被稱為「陵陽公樣」。

(1)18 夾纈唐代開始流行的一種絲綢等織物的印染方法。(1)做法是,以兩塊圖案相同的鏤空花版(1),將按幅寬對折的織物夾住,從兩面施染,(1)花紋對稱。(1)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種彩色的圖案。

(1)19 聯珠紋中國6世紀中期到7世紀後期流行的裝飾題材。(1)由連續的圓珠構成,(1)典型為絲綢上的聯珠圈紋,(1)應受經中亞傳入的薩珊波斯影響。(1)8世紀初,逐漸退出中心地區的裝飾主流。

(1)20 金銀平脫唐代流行的高檔裝飾方法,(1)由漢代的貼金銀片發展而來。(1)做法是,將金銀片剪刻成花紋,貼上在漆地上,拼成圖案,(1)再塗漆、研磨,使圖案與漆地平齊。(1)用以裝飾漆器、銅鏡,以至瓷器。

(1)21 雕漆相傳始於唐的漆器品類。(1)做法是,在器胎上塗以幾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1)再於漆地上雕刻圖案。(1)分剔紅、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種。

(1)元以後,以剔紅為典型的雕漆成為中國漆器的代表。(1)

22 磁州窯窯址在河北邯鄲一帶,是典型的民間窯場。(1)宋金時代繁榮。(1)裝飾手法豐富,以白地黑花最為典型,(1)圖案往往簡潔瀟灑(1)。在中原影響很大。(1)

23 影青宋元稱「青白瓷」,(1)釉色白中泛青。(1)器物多帶刻花、劃花、印花等裝飾,(1)大量燒造於宋元時南方,(1)景德鎮的產品最具代表性。(1)

24 皮囊壺遼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1)又稱「馬鐙壺」、「雞冠壺」。(1)有多種樣式,(1)造型和裝飾常模仿皮質容器。(1)造型的演進體現了契丹民族的生活從游牧到半定居的轉變。

(1)25 戧金銀傳統漆器品種。(1)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劃出圖案,(1)於刻紋內上漆後,再填以金銀箔。(1)源頭可上溯到西漢的針刻,(1)宋代作品已極精美。(1)

26 青花以氧化鈷為呈色劑,(1)在坯體上繪畫圖案,上釉後,入窯燒製的瓷器。(1)器物呈白地藍花或藍地白花效果。(1)因蒙古族尚白、尚藍,(1)在元後期成熟,並從此成為中國陶瓷的代表。

(1)27 滿池嬌表現「池塘小景」的繪畫性圖案。(1)池塘中,蓮荷盛開,並常配鴛鴦等水禽。(1)圖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繡而定型,(1)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裝飾主題,(1)並延續到後世。(1)

28 瀆山大玉海現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1)造成於2023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宮廷貯酒器。(1)呈色青黑,雜以白斑。

(1)外壁碾琢波濤中的海龍、海馬等。(1)形象豐滿,造型雄武碩大,重約3500千克。(1)

29 鬥彩明以來的一種彩繪瓷器。(1)裝飾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組成。(1)創始不晚於宣德年間。(1)成化鬥彩最負盛名,(1)產品多為秀雅的小型器。(1)

30 顧繡明清的一種著名刺繡。(1)明後期,住在上海露香園的顧氏女眷多擅長刺繡,其繡稱「顧繡」或「露香園繡」。(1)繡針、繡線極其纖細,配色自然,(1)繡稿多取自繪畫,作品以欣賞品為主。

(1)韓希孟是顧繡的代表人物。(1)

31 宣德爐明宣德年間(1)官府鑄造的一批香爐等精妙銅器。(1)銅料經多次熔煉,(1)有時,加入金銀做裝飾,(1)色澤美觀,造型古雅、器形豐富。(1)仿製品很多。(1)

32 掐絲琺琅俗稱「景泰藍」。(1)以銅為胎,(1)經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工序製成。(1)花紋精巧,風格富麗華貴,(1)是明以來重要的工藝美術品種。(1)

33 《髹飾錄》 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漆藝專著,(1)作者為明代新安的著名漆工黃成。(1)詳細記錄了製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1)也涉及了漆器的創作原則和漆器史。(1)明末,嘉興的楊明為它逐條作注。

(1)34 明式家具以明代硬木家具為代表的優質家具,(1)製作年代延續到清初,(1)以蘇州作品為典型。(1)品類繁多、注重選材、做工考究,裝飾簡潔,(1)造型洗練,尺度合宜,風格典雅。(1)

35 琺琅彩清康熙時創始的彩繪瓷品種。(1)基本為御用器,(1)一般先在景德鎮燒成白瓷,(1)運到北京後,由宮廷畫師以琺琅料繪製圖案,再入窯第二次焙燒。(1)作品精細華艷,富有宮廷藝術氣息。

(1)雍正、乾隆時的水平最高。(1)

36 粉彩清康熙時創始的彩繪瓷品種。(1)用「玻璃白」在一些裝飾部位打底,(1)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對比,(1)繪製圖案採用渲染法,又稱「軟彩」。(1)雍正、乾隆粉彩聲譽最高。(1)

37 吉祥圖案一類表達美好生活願望的圖案。(1)內容由題材的諧音、(1)寓意等手法組合而成。(1)品類繁多,反映的觀念也很龐雜。(1)起源很早,到明清已極流行。(1)

38 大禹治水圖玉山乾隆後期製作的陳設品,(1)為現存古代最大的玉雕。(1)青玉質,高兩公尺多,重逾五噸。(1)據清宮藏宋代同名繪畫設計,在揚州雕成。

(1)表現傳說時代,開山治水的巨集大場面。(1)

二、簡答

1 原始陶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主要有捏制、泥條盤築和輪制三種。(1)捏製適於製作小型器物,(1)造型一般不規整。(1)較大的器物常用泥條盤築,(1)器物大多胎壁較厚。

(1)輪制出現較晚,它可使器物造型規整,胎體厚薄均勻。(1)輪制有慢輪、快輪之分,前者早於後者。(1)以快輪拉坯成型,可使胎體極薄。

(1)2 漢代漆器西漢前期至東漢中期為中國漆器的**時代。(1)作坊遍布各地,以蜀郡和廣漢郡最為著名。(1)廣泛進入生活,社會上層往往擁有極多。

(1)胎有木胎、竹胎和輕巧的夾紵胎,(1)器形豐富,出現了多子奩盒等優秀設計。(1)裝飾方法以彩繪為主,(1)也有針刻、扣口、金銀片貼花和鑲嵌等(1)。裝飾或嚴謹,或飄逸,題材以雲氣紋及雲虡居多。(1)

中國工藝美術史複習

一 名詞解釋 1 彩陶繁榮於新石器時代中期。1 多為以礦物顏料繪畫的泥質紅陶,1 裝飾繪畫於燒造之前,題材以各種幾何形為主。1 黃河中上游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最為發達,1 其著名彩陶型別有半坡 廟底溝 馬家窯 半山 馬廠等。1 2 新石器在打製的基礎上,普遍磨光 常常鑽孔的石器。1 是新石器時...

列印中國工藝美術史複習總結

一章。原始社會時期 1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文化,遍布我國的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在黃河流域的稱為 仰韶文化 在長江流域有 河姆渡文化 2 彩陶是指一種會有黑色,紅色的裝飾花紋的紅褐色或棕黃色的陶器,這個時期的文化,稱之為 彩陶文化 因為彩陶最早在河南的澠池仰韶村發現,所以也稱 仰韶文化 二章。商代時期 ...

工藝美術史

1.漢代青銅燈具的藝術成就 漢代青銅裝飾雕塑的藝術成就亦頗足稱道。造型別致的青銅燈具,是漢代封建貴族鍾愛的室內裝飾雕塑品。燈具的造型很多,並將照明的功能和雕塑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實用,也是精美的案頭雕塑工藝品。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出土一批龍形 朱雀形 獸面形銅支燈,在燭光映照下,格外神秘威嚴。河北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