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實踐課教學設計

2021-07-02 04:33:49 字數 2656 閱讀 5395

一、背景說明:

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孝道精神源遠流長。然而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由於社會風氣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學生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不珍惜親情,在社會中也顯得冷漠,因此,呼喚親情和人性的回歸成為德育的必然。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

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通過真情體驗,感悟親情,激發學生愛的情感,豐富情感積澱,把親情回報付諸於實踐。

二、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親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讓學生回報親情,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

3、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的親情意識,由己及人,培養對親人,對他人,進而對祖國的感情。

三、活動準備:

提前閱讀主題學習叢書之《至愛親情》、準備歌曲《感恩的心》

四、活動過程:

(一)感受親情

父愛如燦爛的陽光,熾熱而光明;母愛似盎然的綠草地,芳菲而宜人。然而同學們,在面臨痛苦抉擇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下面我們再來做乙個小測試,請我們每乙個同學都做好準備。

1、拿出一張白紙,認真思考後,請在紙上寫下你認為生命中最珍貴的五樣東西,其中兩樣必須是自己和自己的至親之人。

2、實驗開始。現在要請你忍痛割愛了,五項只能保留四項,請你慎重考慮,從五項中去掉一項,去掉的這一項要用筆劃去。請注意,一旦劃去,就意味著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在劃去以前,你要不斷回憶它在平日給你帶來的歡樂,可現在,它就要消失了,你不得不跟它永別了。想到這些,你會很難過,但你還是要堅決地把它劃去。(這時挨個檢查,督促同學用筆劃去,在下筆之前,要給他們一分鐘的思考時間)

3、實驗進入第二步,現在要請你繼續忍痛割愛,四項只能保留三項,請你慎重考慮,然後從四項中劃去一項。一旦劃去,它就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可它卻給你帶來過無窮的歡樂,把它劃去,你一定非常難過,但你還是要堅決地把它劃去。

4、實驗進入第三步,現在你的生活變得更慘了,三項中只能保留兩項。怎麼辦?你自己好好思考吧,再多歡樂也是昨天的事了。

要堅決、徹底地劃去。(做完這一步實驗,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這時候我發現,許多人剩下的都是相同的兩項:

我,媽媽。)

5、實驗已進入最殘酷的階段了。現在,你和媽媽只有一人能活下來,怎麼辦?請你在一兩分鐘之內作出決斷。

你和媽媽到底誰活下來?劃去你自己嗎?你還沒有好好欣賞這多彩的世界,還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劃去了媽媽,就意味著從此你永遠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母愛。請你回想一下,母親平時對你多麼關心,多麼呵護,可現在,你就要失去母親了。看著同學們做出的痛苦選擇,雖是一種假設,但可以看出同學們心中已有了爸爸媽媽的位置,甚至超過自己的份量。

6、好,心理實驗到此結束。請大家回到現實中來。做了這個殘忍的實驗,你們感受一定很深,請各位談一談剛才的真實感受。

(二)齊讀詩歌:

人間最美的是真情

人間最真的是親情

人間最值得珍惜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

人間最無私的情感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情感

我們感謝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看到這麼美好的世界

子女的乙個個足跡,哪乙個不印記著父母的深深情誼;

子女的一步步成長, 哪一步不浸透著父母的殷殷心血?

今天老師就與大家一同去感受一下這人間至善至美的真情吧!

(三)回顧親情:

1、我名字的故事

我的降臨,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未來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編制,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你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嗎?

請同學們說說你名字的來歷,教師可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

2、我成長的足跡

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呀——親愛的爸爸媽媽。有了你們,我們才會茁壯成長,不斷進步。你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現在就請同學們講述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遭遇疾病和挫折時,父母為之付出的血汗的故事。

(四)讚頌親情

親情是一種血脈相通的默契,是一種無法割裂的存在。酬勞不是她的目的,收穫不是她的動機,她是人性閃耀的光輝。這是多麼質樸的情感啊!

古今中外,有多少讚頌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繹親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頌母愛的詩詞名言。讓我們盡情地用歌唱,用朗誦,用故事來讚頌親情吧!

1、選出你喜歡的親情文章,談談你你的感受。

2、學生自由地歌唱或朗誦讚美父愛、母愛的歌曲和詩文,講述古今中外關愛父母的故事,展示關愛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五)回報親情

這就是讓所有人為之動容的親情,此時這感人的親情讓我們流下了堅強的眼淚。直到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話)

(六)結束語(配樂《感恩的心》)

作家畢淑敏說過:「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我想說,同學們,請對你的父母多乙份關心,盡乙份孝心,也許它只是一聲問候,也許它只是一種關懷。但在愛的天平上,他們等值,因為孝心無價。

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要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

五、反思

這次感恩教育,讓我感受頗深。在上課的過程中,有許多學生通過回憶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而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也有許多的學生想到平時對父母的不理解而懊悔。相信通過這次感恩父母的教育,學生們會對父母、師長的勞動付出懷有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德育活動課設計

前教通 2012 20號 關於舉辦全縣中小學教師德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課設計大賽的通知 各中小學 幼兒園 德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實施中小學德育的重要途徑。德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課設計,是中小學教師特別是中小學德育幹部 班主任教師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必備的基本能力。為進一步加...

感恩父母班會教學設計

課題教學目標 感恩父母擁抱親情授課人 1 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感恩父母。2 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 尊敬父母 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課前準備1 要求學生收集中國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2 讓學生通過...

感恩父母實踐報告

假期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父母,回報社會 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誌。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大的行為準則之一。可是,忠孝雖是聖賢提出來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國與家是緊密相連的,國 與 家 的關係協調的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