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的方法 學習

2021-06-24 22:00:27 字數 5112 閱讀 4393

安全風險等級評價的定義: 「安全風險評價」就是用系統科學的理論方法結合系統的本身素質、作業過程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和分析,以尋求乙個最佳的危險控制與處理對策,從而達到系統在生產或作業過程始終保證處於乙個安全、可控的狀態之下。 基層生產隊組「安全風險評價」就是全面利用基層生產隊組各種基礎資料,包括靜態的、動態各種引數進行處理、分析,找出乙個生產隊組在不同環境、不同時期、不同狀態下進行工程施工作業過程中的各種危險因素,找出重點的危險性因素並確定安全風險等級,通過針對找出的各種危險因素,採取工程的、技術的、加強監督等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達到對危險因素進行消除、改善或控制的目的,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或避免生產事故的發生,保證員工的人身和公共財產的安全

一、什麼是風險評價---對工程、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識別與分析,判斷工程、系統發生事故和急性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仲程度,提出安全對策建議,從而為工程、系統制定防範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它的應用共有四個方面的原理:相關性原理、類推原理、慣性原理和量變到質變原理。

風險是危險、危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危險、危害事故嚴重程度的綜合度量。

二、開展安全風險評價的意義---我公司生產是天然氣、輕烴**屬於高危行業,誘發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雖然在生產條件上有一定的共性,但由於分部門管理、班組管理等構成、人員素質、生產工藝、生產場所地質條件、生產裝置等各種因素不同,從而使基層生產班組即使在從使同一項作業時也會面臨不同的風險,因而對各個生產班組在從使某項作業前對其整體進行安全風險評價,確定風險等級,並相對應地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從而得到最大程度地避免、減少事故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風險評價的的範圍應包括: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執行等階段;

(2)常規和非常規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

(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6)作業場所的設施、裝置、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7)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8)企業周圍環境;

(9)氣候、**及其他自然災害等。

四、基本內容

1、危險、有害因素,可能造**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這種「根源或狀態」來自作業環境中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害的作業環境和管理上的缺陷(人-機環境)

危險、有害因素識別也稱之為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是認知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對危險、有害因素的概念要有正確的理解、需注意危險有害因素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狀態,不是事件本身。如,不能將火災或**當成危險有害因素,應把導致火災或**的因素找出來。

還應將事件發生後可能出現的結果識別出來。

2、危險、有害因素的根源及性質。在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時,應充分考慮危險、有害因素的根源及性質。如:

造成火災和**的因素;造成衝擊與撞擊、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觸電機輻射的原因;工作環境的性危險、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人機工程因素(比如環境條件或位置的舒適度、重複性工作、照明不足等);裝置的腐蝕、焊接缺陷等;導致有毒有害物料、氣體洩漏的原因等。危險有害因素識別按照《企業職工**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附錄a-a6不安全狀態和附錄a-a7不安全行為,可以認為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即為危險、有害因素。導致《企業職工**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所列的20類事故因素可以認為是危險、有害因素。

屬於物的不安全狀態有:

(1) 裝置、裝置、工具、廠房等。包括:設計不良,指設計強度不夠,穩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外形缺陷,外漏運動件,缺乏必要的連線裝置,構成的材料不合適;防護不良,指無安全防護裝置活不完善,無接地、絕緣或接地絕緣不充分,缺個人防護用具或個人防護用具不良;維護不良,指裝置廢舊、疲勞、過期而不更新,出了故障未處理,平時維護不良。

(2) 物料。包括:物理性物料,指高溫物(固液氣)、低溫物、粉塵與氣溶膠、運動物;化學性物料,是指易燃易爆物質、自然物質、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其他化學危險、有害因素物質;生物性物料,是指病微生物、傳染性媒介物、致害動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有害因素。

(3) 有害雜訊的產生。包括:機械性、液體流動性、電磁性等各種雜訊。

(4) 震動等。

屬於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有:

(1) 不按規定方法操作,不按規定使用,使用有毛病的,選用錯誤,離開運轉機械,機械超速,送料或加料過快,機動車超速,違章駕駛。

(2) 不採取安全措施。如不防意外風險,不放裝置突然開動,無訊號開車,無訊號移動物體。

(3) 對運轉裝置清洗、加油、修理、調節,對運轉裝置、帶電裝置、加壓容器、加熱物、裝有危險物的容器操作。

(4) 使安全防護裝置失效。如:拆除安全裝置,或使之不起作用,或安全裝置調整錯誤。

(5) 製造風險狀態。如貨物過載。

(6) 使用防護用具的缺陷。如不用護具,不穿安全鞋,使用護具方法的錯誤。

(7) 不安全放置。指在不安全狀態下放置。

(8) 接近危險場所。

(9) 某些不安全行為。如用手代替工具。

(10) 誤動作。

屬於作業環境缺陷的有:

(1) 作業場所:無安全通道,間隔不足,配置缺陷,訊號缺陷,標誌缺陷。

(2) 環境因素:採光、通風,溫度、壓力、濕度、給排水等。

疏於管理缺陷的有:

(1) 對物理效能控制缺陷的,設計監測處置方面的缺陷。

(2) 對人失誤控制的缺陷:教育、培訓、監測。

(3) 工藝過程作業過程程式的缺陷。

(4) 作業組織的缺陷:人事安排不合理,負荷超限,禁忌作業,色盲。

(5) 來自相關方面的風險管理缺陷:合同採購無安全要求。

(6) 違反工效學原理;所用機器不合人的生理、心理特點。

五、危險、有害因素產生的後果。危險有害因素產生的後果包括人身傷害、死亡(包括割傷、挫傷、擦傷、肢體損傷等)、疾病(如頭痛。呼吸困難、失明、**病、癌症、肢體不能正常運動等)、財產損失、停工、違法、影響信譽、工作環境破壞、水和空氣、土壤、地下水及雜訊汙染等。

六、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方法。

1、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風險評價的步驟。

識別作業活動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通常要劃分作業活動,作業活動的劃分可以按生產流程的階段、地理區域、裝置、作業任務、生產階段/服務階段、部門劃分或者將上述方法結合起來進行劃分。臨時用電、動火作業、動土作業、吊裝作業、受限空間作業、儲罐內部清洗,帶壓堵漏,物料搬運,機幫浦(械)的組裝操作、維護、改裝、修理、焊接,取樣分析,承包商現場作業等皆屬於作業活動。

按崗位劃分作業活動---作業活動清單

作業活動清單

識別危險、有害因素之前可先列出擬分析的裝置設施清單

裝置設施清單

2、常用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方法。

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檢查表分析、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預危險性分析、故障樹分析、事件樹分析、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式與影響性分析等方法。其中較為容易掌握的方法主要是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檢查表分析(scl)。

介紹一下這兩種方法:

1) 工作危害分析。

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出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險、有害因素,然後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作業步驟應按實際作業步驟劃分,佩戴防護用品、辦理作業票等不必要作為作業步驟分析,可以將其列入控制措施。劃分作業步驟不能過粗,但是過細也不勝繁瑣,能讓別人明白這項作業是如何進行的,對操作人員起到指導作用為宜。

電器使用說明書中對電器使用方法的說明可供借鑑。作業步驟簡單的用幾個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說明做什麼,而不必描述如何去做。作業步驟的劃分應建立在對工作觀察的基礎上,並應與操作者一起討論研究,運用自己對這一項工作的知識進行分析。

每乙個步驟都要問可能發生什麼事,給自己提出問題,如:操作者會被什麼東西打著、碰著;他會碰著、裝著什麼東西;操作者會跌倒嗎;有無危險、有害因素的暴露,如毒氣(氨)焊光(電焊)輻射等等。危險、有害因素導致的事件發生可能出現的結果及嚴重性也應進行識別。

然後識別出現有的安全控制措施,進行風險評估。如果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項風險,應提出建議的控制措施。統觀對這項作業所作的的識別,規定標準的安全工作步驟。

最終據此制定標準的安全操作程式。

識別各步驟潛在的危險、危害時,應按下述問題提示清單提問:

(1) 身體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體之間?

(2) 工具、機器或裝備是否存在危險、有害因素?

(3) 是否接觸有害物質?

(4) 作業人員是否可能滑到、絆倒或摔落?

(5) 作業人員是否可能因推、舉、拉用力過度而扭傷。

(6) 作業人員是否可能熱或冷的環境中。

(7) 是否存在過度的雜訊或震動?

(8) 是否存在物體墜落的危險、有害因素?

(9) 是否存在照明不足?

(10) 天氣狀況是否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

(11) 是否接觸灼熱、有毒或腐蝕性物質?

以上僅為舉例,在工作中問題遠不止這些。還可以從能量和物質上的角度進行提示,如:機械能、熱能、電能、化學能。液化氣體或壓縮氣體、易燃或有毒等。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從事此項作業的人員受傷害,當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傷害,不能使裝置和其他系統受到影響或受到損害。分析是不能僅為分析作業人員工作不規範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作業環境中存在的潛在危險、有害因素,即客觀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更為重要。工作不規範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工作本身面臨的危險、有害因素都應識別出來。

我們在作業中強調「三不傷害」,及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在識別時,應考慮造成這三種傷害的危險、有害因素。如果作業流程長作業步驟多,可以按流程將作業活動分為幾大塊。

每一塊為乙個大步驟,可將大步驟分為幾個小步驟。

案列 1工作危害分析表

2) 安全檢查表分析

安全檢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種經驗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員針對擬分析的物件列出一些專案,識別與一般工藝裝置和操作有關的已知型別的危險、有害因素、設計缺陷以及事故隱患,查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後確定檢查專案。在以提問方式把檢查專案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製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安全檢查表分析可用於對物質、裝置工藝、作業場所或操作規程的分析。

編制的依據主要有:

(1) 安全檢查表分析時既要分析裝置表面看得到的危險、有害因素,又要分析裝置設施內部隱藏的內部構件和工藝危險、有害因素。如:超壓排放;自保閥門安裝的位置和方向、安全閥額定壓力;溫度、壓力等工藝引數的過度波動;保溫保冷層的狀態;容器管道的腐蝕;爐膛的超溫、洩露;儀表的失靈;防火、安全間距、消防通道與裝置的和儲罐的間距;報警聯鎖;防爆電氣的防爆問題、裝置區的非防爆問題;消防器材的數量、型別;安全設施的狀況;作業環境等等,在識別危險、有害因素時都要考慮到。

方法學評價

臨床檢驗方法學評價基本概念和具體實施簡介 方法學評價不僅是實驗室認可的必須條件,更是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2003年我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 as 以將iso15189 醫學實驗室 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 作為我國實驗室認可的標準。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 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應對方法學...

掌握方法,學會學習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對鞏固知識的重要性都有精闢的論述。如,孔子提出 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論語 誇美紐斯形象地把不鞏固的教學比喻為 把水潑到乙個篩子裡 一樣。大教學論 114頁 烏申斯基把複習稱為 學習之母 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習規律。一 鞏固知識,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有經驗的教師把鞏固知識...

稅法學習方法

首先熟悉教材為主的基礎上,再進行輔導資料的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教材的熟悉與理解就至關重要,在學習的初期,看書比做題更重要,否則,在以計算為主的稅法考試中,連法規都不熟悉又如何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呢?再者邊看邊練,過一定數量的訓練增加自己對法規的理解,考過稅法的同學們都知道,稅法法規與實際應用是存在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