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測量與評價期末考試要點整理

2021-06-20 16:01:04 字數 3292 閱讀 9643

1、策略:

1、提倡「sscit」:社會(social)、科學(science)、文化(culture)、理念(idea)、技術(technology)

2、課程功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教學觀與學習觀:情感態度價值-----能力-----知識與學科技能

2、 **:關於高考的對決:孫紹振、黃光揚,記者訪談

3、具體內容:

第1章概念

名人名言:1.「教師應該成為人類優秀文化的擁有者」2.「教師應該擁有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理念與能力」3.「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

格蘭朗德:評價=測量(定量描述)+非測量(定性描述)+價值判斷

斯塔費爾比姆:評價是一種劃定、獲取和提供敘述性和判斷性資訊的過程。

布盧姆:《教育評價》本質上「據我看來,評價乃是系統收集證據用以確定學習者實際上是否發生某些變化,確定學生個體變化的數量或程度。」教育目標:

分為認知(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能力層次或學習水平)、情感與動作技能。「評價是為了某個目的而進行的活動,對各種東西的價值作出判斷的活動。評價涉及應用準則和規格來估量各種具體事物的準確性、有效性、經濟性和令人滿意的程度。

判斷可以是定性也可以是定量的,準則的由誰規定也是自由的」

測量(measurement):根據某些法則和程式,用數字對事物在量上的規定性予以確定和描述的過程。

教育測量:針對學校教育影響下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側重從量的規定性上予以確定和描述的過程。

教育評價: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和教育目標,利用測量和非測量的種種方法系統地收集資料資訊,對學生的發展變化及其影響學生發展變化的各種要素進行價值分析和價值判斷,並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兩漢察舉制。察舉:察其賢能,舉以授官。

對策:根據主考官提出的乙個問題,用筆試加以作答。

射策:事先出好多道題目,由學生隨即抽取一道加以作答。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中正(各州設大中正,郡設小中正)為中心,論品定級,選拔和公升降官吏。後背世家豪族所占有,逐步淪為「門閥制度」。

隋朝。策試:以策問試士,是對臣下或舉子的考試。

行卷:考生將自己平時所作的優秀作文,主動地獻給有關當權者或知名人士甚至主考官,求得權威人士的青睞和幫助,以利錄取。

唐代:考試科目分為常科(主要科目明經、進士)和制科(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考試)。國子監、太學及各地學校的學生叫生徒;不在學校讀書的人叫鄉貢。

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即考場。

省試考中叫進士,進士再經吏部考試(選試),合格後,奏請課授予官職。

明代。童生---院試---生員(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生---殿試---進士(金榜題名時) 一甲(鼎元)狀元,榜眼,探花。直接授予官職。

(傳臚)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都要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第二章型別:

1、運用時機分類:形成性測量與評價(單元測驗)、診斷性測量與評價(對個人的問題行為及其原因進行診斷)、終結性測量與評價(期末考試)

2、參照點分類:常模參照測量與評價(與團體常模進行比較)、標準參照測量與評價(與既定的教育目標或行為標準相比較)、潛力參照測量與評價(實際水平與其自身潛在的水平相比較)。

3、內容分類:智力測量與評價、能力測量與評價、成就測量與評價、人格測量與評價。

標準化測驗:有測量專家嚴格按照測驗程式而編制程式而編成的一種測驗。

四大功能:

1.實現教育判斷功能。

2.改進教師教學功能。

3.促進學生學習功能。

4.行駛教育管理的功能。

新概念:

1.自適應測驗:計算機自適應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簡稱cat):

以專案反應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在題庫建設、選題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論和方法。

2.irt(item response theory)專案反應理論:一系列心理統計學用來分析考試成績或問卷調查資料的數學模型。

---ctt(classical test theory)經典測驗理論:最早實現數學形式的測驗理論。

3.3q:iq(智商)eq(情商)pq(體商)

4.學習「醫院」:通過測驗性的學習去**個體身上各種非生理性的弊病。(我猜的)

5.因材施測---因材施教:對個體針對性的測試,不一籠統的考試。

6.認知診斷測驗(cda cognitive diagnosis assessent):對個體知識結構、加工技能或認知過程的診斷評估。任務在於挖掘更多的認知加工資訊。

第三章1.信度:測量結果的可信程度。

x(觀察分數)=t(真分數)+e(測量誤差)

型別: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同乙個量表對同一組被試施測兩次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複本信度:(alternate-forms reliability)兩個平行測驗測量同一批被試者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將乙個測驗分成對等的兩半後,所有被試在這兩半上所得分數的一致性程度。

克龍** α係數 α=k/(k-1)[1-εsi2 /sx2 ] k為題目數 、si2第i題上得分的方差、sx2所有被試各自總分的方差。

相關係數:

rxy=εxy/(εx2*εy2) x=x-x,y=y-y yt=zyhh/(1+rhh) (s-b公式)

2.效度:一次測量的有效程度。

x(觀察分數)=v(目標真分數)+i(非目標真分數)+e(測量誤差)

型別:內容效度概念:測驗題目樣本對於應側內容及行為領域的代表性程度。分析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內容效度的量化分析方法。

結構效度概念:理論與實際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分析方法:測驗內部尋找證據法、測驗之間尋找證據法、考察測驗的實證效度法。

效標關聯效度概念:乙個測驗對於處於特定情境中的個體行為進行**時的有效性。 分析方法:相關法、顯著差異法、命中率

3.難度:被試完成專案任務或題目時所遇到的困難程度。

計算題:以全體被試得分率為難度係數:p=x/xmax p:題目難度 x:被試在某題目上的平均得分,xmax該題目的滿分。 p越大,題目越簡單。

4.區分度:題目區分被試水平能力的量度。

計算題:高分分組法:從總數中取出兩組分別為高分組(佔總數的前27%)和低分組(佔總數的後27%)。

d=ph-pl d代表專案鑑別度指數、ph、pl高低分組在該題目上的得分率。

d的值:

0.4以上優良

0.3~0.39 合格

0.2~0.29 尚可,需修改

0.19一下應淘汰

一杯墜整理,祝願各位考試順利。

教育參量與評價期末考試B卷

河西學院2012 2013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b 卷 命題人 齊金豔亓梅李朝霞王麗 小 張麗卷馬嬌程玲玲李彩雲 專業 小學教育課程 教育測量與評價 一 選擇題 共30分,每小題3分 1.測量的三要素不包括 a.人b.單位 c.參照點 d.量表 2.教育評價的構成要素不包括 a.價值目標和標準b...

測量學期末考試複習

第一章1.什麼是測量學?測量學的本質是什麼?答 測量學是研究和確定地面點空間位置的科學。座標與高程 2.測量學的任務包括哪兩方面?答 測定 指定用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通過測量和計算,獲得地面點的測量資料活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縮合成地形圖,供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建設和規劃設計使用.測設 將規劃圖...

期末考試試卷評價報告

年級七年級學科地理教師姓名李來強 一 試題分析 1 考點分布 本次試題內容涵蓋了七年級下冊世界地理的所有內容,其中第一章 認識大洲 佔了20分,了解地區 佔了36分,第三章 走近國家 佔了約44分,考查內容細緻。2 試題特點 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有些題目比較靈活,突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