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

2021-06-14 00:58:41 字數 4166 閱讀 9400

產權制度為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礎,產權制度是決定公司治理績效的基本因素,公司治理結構只不過是特定產權制度的實現形式。公司治理結構最終是由產權制度決定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所有權安排的具體化,企業所有權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抽象概括。企業的產權安排形成企業的股權結構,股權結構影響公司治理機制功能的發揮,決定公司治理績效。

一、產權制度的內涵與功能

(一)產權的內涵

對於產權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國內外許多學者進行了界定,意見不盡相同。筆者認為:產權是使財產主體受益或受損的權利,是財產主體圍繞財產的存在和使用而形成的排他性的經濟權利關係。

(二)產權制度的內涵與功能

產權制度是所有制的具體化,是將特定的所有制關係具體化為產權關係,也就是關於如何行使狹義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的權能,並獲得利益的規則。通過產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已有的產權關係明確化,相對固定化,從而使產權主體得以合理、有效行使產權權能,降低交易費用,提高經濟效率。合理有效的產權制度必須給予產權侵犯者以相應的制裁,使其侵權收益小於其成本。

產權制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式規則,包括法律制度、社會契約、組織結構的構造和確定;另一類是非正式規則,包括人們的文化傳統、習慣或約定俗成和道德規範等。

產權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產權制度對於社會經濟關係和經濟執行的作用和功效。產權制度的功能是由產權的基本屬性決定的,是客觀的,沒有價值判斷。產權制度具有減少不確定性;外部性內部化;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資源配置功能等五個功能。

二、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的內在邏輯關係

產權制度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本因素,為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礎,它是公司治理結構得以構建的理論前提和邏輯前提。公司治理是企業產權安排的具體落實。

(一)產權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礎

產權制度將特定的所有制關係具體化為產權關係,也就是關於如何界定、保護和行使狹義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的權能,並獲得利益的一系列規則。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產權安排的具體化,是配置公司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它決定了公司的經營目標,公司的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的分布狀況以及風險和收益在企業不同參與人之間的分配方式等。

企業的產權安排是由股東股權和企業法人所有權相結合而形成的雙重權利安排。股東通過出資而享有股權,企業擁有全部股東出資而形成的法人財產權,這種雙重的權利構架已經體現出了所有許可權與控制權分離的關係,使得合理配置控制權與剩餘索取權、構建權力制衡機制成為必要。這就決定了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必然性。

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又為股東股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有效行使提供了組織保障。

產權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是要素所有者相互交易產權的結合體。公司治理本質上是一種契約治理,是以契約的方式,規範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治理它們的交易行為,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價值。公司治理的關鍵就是要在不同的企業參與人之間合理配置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而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權的分配和調整,是以清晰的企業產權安排為基礎的。

沒有清晰的產權安排,就沒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治構。只有在產權清晰且能自由流動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剩餘索取權的最大化,股東才有可能通過「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的機制來約束經理人員的敗德行為,監督董事會的履職情況。外部市場體系也才有可能發揮其治理作用。

因此,公司治理本質上是明確產權關係的契約,公司治理的功能就是在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之間配置控制權與收益權。不同的所有權形式和結構,會決定不同的公司治理結構。一言以蔽之,產權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礎。

(二)產權制度是決定公司治理績效的基本因素

產權制度是產權關係的制度化,是對產權關係實行有效的界定、組合、調節和保護的一系列規則。產權制度具有界定和規範財產關係、提供激勵、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及幫助產權主體在經濟交易時形成穩定的預期等功能。乙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產權制度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

產權在給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公司治理結構。不同的產權制度和產權規則,會產生不同形式的公司治理結構。

產權制度規範和調節企業的產權安排,並通過企業的產權安排形成企業的股權結構。只有在股權結構合理,股權清晰並能自由流動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在公司內部構建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分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並存的相互制衡機制。同時,外部市場體系也才有可能發揮有效的監督制約作用。

公司治理是有關公司所有權安排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產權界定,賦予了行為主體以權力﹑責任和相應的收益,促使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行使產權權能。產權是內部化外部性的最基本方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激勵手段,可以起到長期穩定的激勵作用。

在既定的產權制度下,通過在不同的企業參與人之間合理配置所有權,使得它們有明確的權責利,做到各司其職,各行其權,各盡其責,各得其利。從而使彼此相互協調,相互制衡,降低交易費用,提高公司治理績效。

(三)產權制度決定公司治理機制的形成

產權制度減少不確定性和激勵的功能決定了公司治理激勵機制的形成。確立或設定產權,即確定和限制了人們的選擇結合,這使不同的主體擁有不同的、確定的權利,從而使人們的經濟交往環節變得比較確定,更能明確自己和別人的選擇空間。確定產權是權、責、利一體的確定。

產權的界定,確定了行為主體的權力、責任和相應的利益,使其有了穩定的收益或收益預期。產權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勵功能,界定了產權的邊界和主體,主體就會有努力的動力,就會有穩定地獲得與其努力程度相一致的收益預期。這樣產權主體才會為產權的權能行為承擔責任,並且努力提高資產利用效率。

在企業的委託-**關係中,實際上是依靠契約,在委託者與受託者之間分解產權,給予受託者部分產權,激勵受託者積極行使產權權能,努力實現委託人利益的最大化。沒有產權,就沒有激勵,權力就無法行使,甚至濫用,責任也會落空。

產權的約束功能決定了公司治理的約束機制形成。產權約束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費用的功能,產權的權能空間的有限性,確定了產權主體的選擇結合,限定了其作用空間,確認了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多大範圍內活動,也界定了他不能做什麼;產權利益的有限性在保證產權主體實現其應得利益或利益預期的同時,也限制了他不可以得到不該得的利益,如果他超越自己的利益邊界,就是侵權,他將為此付出代價。因此,通過合理配置企業產權,明確不同權利主體的權利和責任邊界,使它們的權利與風險相對稱,彼此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制衡,從而構建起公司治理的相互制衡機制。

產權客觀具有的資源配置功能是公司治理的權力配置機制得以建立的前提條件。公司治理的關鍵是要在公司的不同參與人之間合理配置控制權與剩餘索取權。產權的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決定了企業的產權可以在不同的企業參與人之間進行分配與調整,以實現權力、利益與責任和風險的均衡。

產權制度指導、規範企業的產權安排和調整。企業的產權安排在遵循產權制度要求的原則下,在企業的各組織機構之間,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合理分配控制權與剩餘索取權,形成權、責、利統一,權利與責任和風險與收益對稱的制衡機制。並在合約沒有做出預期的情況下,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的經營狀態,決定誰擁有企業的最終決策權。

(四)產權安排決定公司治理結構的內容

企業的產權安排,是指所有權主體的結構以及在一定所有權主體結構基礎上,關於各產權主體在財產占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等各項權能上所形成的權、責、利相互關係的一種法律的習慣性的制度安排。企業的產權安排包括外部產權安排和內部產權安排,並認為不同層次的產權安排,從不同層面為公司治理結構提供不同的制度基礎。

企業的產權安排,是在既定的產權制度框架下,在企業所有者之間配置所有權和控制權,從而形成企業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套法律的、習慣性的制度安排。產權安排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企業合理的股權結構,構建企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的機制,以最大化地實現企業的價值。

具體來說,企業的產權安排包括四個層次。一是關於所有權主體結構形成的產權安排,其核心內容是:企業的所有權如何分布,所有權的主體是誰,所有權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分配比例如何。

該層次的產權安排形成了不同性質的股東以及不同性質股東持有的股份在企業總股本所佔的比例,即形成企業的股權結構。這一層次產權安排界定了股東性質和持股比例,決定了所有權結構的狀況,即是分散的所有權結構,還是集中的所有權結構。二是所有者與企業之間的產權安排,即企業所有者只保留最終控制權,根據委託**合約轉讓資產的經營權和管理權,從而形成企業的法人財產權。

本層次的產權安排形成了股東的股權和企業的法人財產權,這種雙重的權利分配使得所有權與控制權兩權分離成為必然,因而構建公司治理結構的制衡機制成為必要。三是企業法人財產權在企業內部不同機構之間分解與配置。本層次的產權安排形成了董事會的經營決策權,經理的經營執行權、監事會的監督權「三權」分立,相互制約的權力構架體系。

從而形成企業內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四是企業內部各機構擁有的產權在各機構內部不同人員之間的分配。本層次的產權安排決定了董事會成員之間、監事會成員之間以及經理人員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並進而決定了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運作機制及運作效率。

綜上所述,產權制度指導和規範企業的產權安排,企業的產權安排形成企業的股權結構,並決定公司治理結構的內容,並進而影響公司治理機制的形成和運作績效。

論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

作者 張天陽李丹 會計之友 2008年第01期 摘要 本文以新制度經濟學 產權經濟學 現代企業理論為依據,從產權制度的內涵與功能出發,以產權制度 股權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為脈絡,通過建立產權與公司治理機制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系統論證了產權制度與公司治理效率之間的關係,為我國公司治理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思考...

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新制度經濟學海爾案例和tcl案例 摘要 本文主要 了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制度中,mbo是否應該推行。通過tcl集團和海爾集團的案例,從mbo成功的3個評判的要素來說明mbo是否在我國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中應該施行。最終,在案例的一系列資料和評判要素的對比中,得出結論,還是要實現mbo,才能更好的是國有企...

聯合產權制度與企業最優收入分配模式

作者 王亮 商業文化 2011年第03期 摘要 產權決定收入分配,不同產權制度具備與之相應的收入分配模式。本文基於聯合產權理論,以 企業收入分配模式 整體效率與個體公平 為分析正規化,建立企業收入分配模型。對該模型進行數理分析,並通過比較不同產權制度對整體效率與個體公平的影響,最終確立企業最優收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