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讀書筆記

2021-06-14 00:03:40 字數 3053 閱讀 7908

【知識了解】

《維批》是列寧批判經驗主義哲學思潮,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重要著作。經驗批判主義即馬赫主義,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歐洲流行的一種實證主義思潮。

【特點】

<1>把哲學基本問題當作「形上學」的問題加以拒絕,企圖擺脫本體論(即世界的本原問題)專門從事認識論的研究;

<2>用「無黨性」來掩蓋和抹殺兩條哲學路線上的根本對立,標榜自己「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上,是沒有「片面性」的「中間哲學」;

<3>利用和曲解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電子、放射性元素鐳等的發現為標誌的物理學革命的成果,標榜自己是「最新自然科學的科學」;

<4>利用對傳統形上學唯物主義機械性的批判,片面誇大辯證法的若干原理(例如相對性),竭力把自己的哲學打扮成樸素實在論。

【寫作背景】

經驗批判主義被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用來「補充」和「修正」馬克思主義哲學。考茨基和維·阿德勒等人認為馬克思創立的社會主義學說缺乏理論基礎,特別是缺乏哲學認識論,因而主張把馬克思主義和馬赫主義「結合」起來,2023年,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之後的斯托雷平時期,反動勢力在社會生活各方面都十分猖獗,唯心主義和宗教的氾濫,俄社會民主工黨內的一部分人,極力鼓吹馬赫主義。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哲學進行「批判」,一時成為時髦。

在這種情況下,哲學上的鬥爭就被提高到首要的地位。

【寫作目的】

為了捍衛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同時為了「消化」革命經驗和從哲學上總結自然科學革命的最新成就。列寧主要以**馬赫主義為批判物件,寫了這本著作。

四個方面對經驗批判主義進行剖析:

第一:在第三章把經驗批判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作了系統比較,說明了用新的術語和詭辯掩飾起來的馬赫主義在認識論問題上的錯誤實質,指出其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基本傾向。

第二:在第四章對經驗批判主義進行歷史考察,確定了經驗批判主義在現代其他哲學流拍中的地位,指出它是從康德開始,從右邊批判康德主義,逐步走向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和休謨的不可知主義。

第三:在第五章考察了馬赫主義與新物理學的聯絡,分析了「物理學唯心主義」產生的原因和實質,揭示了馬赫主義標榜自己是「自然科學的最新科學的實質」。

第四:在第六章指出,**馬赫主義者企圖把馬赫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結合」起來,這是完全徒勞的,應當充分看到在經驗批判主義認識論上的煩瑣哲學後面存在著哲學的黨派鬥爭。

【主要內容】

《唯批》中馬赫主義與古典唯心主義的不同,在馬赫主義者身上存在著不同時期的三種動搖:一是動搖於唯心主義與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之間;二是動搖於貝克萊義與休謨主義之間;三是動搖於唯心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之間。

《唯批》中在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時,圍繞四個基本觀點:(1)物是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2)在現象和自在之物中間沒有任何原則的差別,差別只存在於已經認識的東西和尚未認識的東西之間;(3)在認識論上應當辯證的思考,即分析怎樣從不知到知,從不完全的不確切的知識到比較完全和比較確切的知識;(4)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在這些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上,列寧即堅持了認識論的唯物主義,又注意貫徹認識論的辯證方法。

即批判主觀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又注意到辯證唯物主義能動的反應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別。

馬赫主義把感覺作為自己哲學體系的基礎。基本前提「物是感覺的復合」

要素原則同格

主張「物理要素」離不開「心理要素」,「環境離不開自我」。列寧在批判馬赫主義這一觀點時,將哲學基本觀點運用於認識論,把世界的本原問題與認識問題相聯絡,並明確指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依如何解答我們認識的源泉問題,即認識和『一般心理的東西』同物理世界的關係問題而區分開來的。

」列寧把反映論看作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最基本的特徵,概括出兩條基本的認識路線:「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呢,還是思想和感覺到物」。恩格斯堅持第一條路線,即唯物主義的路線,而馬赫則是堅持第二條路線,即「唯心主義的路線」。

列寧反對將感覺看成是隔離意識和外部世界的屏障,而認為是意識和外部世界的的直接聯絡,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識的轉化,反對把物質看作是感覺的產物,而認為感覺是外部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他指出不可知論者路線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他不超出感覺停留在現象的此岸,不承認在感覺的界限以外有任何「確實可靠的東西」。

列寧通過在《唯批》中對馬赫主義的批判,一方面指出: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是承認外部世界及其在人腦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強調: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首先要求劃清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二者如何劃分?則是靠哲學基本問題,靠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物質和意識哪個生產哪個,這是世界的本原問題(本體論問題);物質和意識哪個反映哪個?這是人類認識的內容(源泉)問題,即認識論的首要問題。列寧把意識反映物質看作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

這就劃清了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原則界限,為批判不可知論奠定了基本前提。但是僅靠反映論還不能區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與一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那麼應該如何區分呢?

這裡的話應該看是否強調社會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基本作用。

在《唯批》中,列寧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一再反駁那種把實踐看作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將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由於把反映觀點與時間觀點相統一起來,列寧闡述了能動的反映論的實質。

《唯批》中講認識的辯證法,主要圍繞相對的和絕對的關係展開,集中表現在是三個方面。第一,論述了物質和意識對立的相對性和絕對性;第二,論述了關於客觀真理,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學說,真理問題是認識論的核心問題、否認真理的客觀性,這是唯心主義。割裂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這是形上學。

舊唯物主義雖承認真理的客觀性,但由於不理解認識的相對性而導致把一切科學原理都看成是終極真理;第三,列寧闡述了實踐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辯證法,強調對於實踐標準應當辯證的對待,用唯物辯證法批判了實踐標準上的懷疑論和獨斷論錯誤。

列寧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物理學的新發現進行了初步哲學總結,揭示了物理學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物理學的數學化以及認識的相對性原理,指出擺脫唯心主義並從形上學唯物主義提高到辯證唯物主義,是自然科學發展的唯一健康的發展方向。還比較完整地提出了哲學的黨性原則,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堅持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的鬥爭,是對哲學史上的千年來穩定的規律性的概括。

因此要堅持哲學基本問題,當馬赫主義用一些含糊的問題來掩飾哲學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時,列寧指出應當根據他們這些詞看清實際上仍存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鬥爭,這種哲學上的黨派鬥爭,「歸根到底表現著現代社會中敵對階級的傾向和思想體系。」

教學設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 第二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一 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 1 唯物主義及其表現形式。2 唯心主義及其表現形式。理解 1 正確認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形態。2 區分客觀唯心和主觀唯心。運用 用所學知識分析具體的生活例項。能力目標 1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 比較 分析的能力。3 抽象思維...

高三政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三 教學結構 一 唯物主義 1 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決定意識。2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 辨證和歷史唯物主義 二 唯心主義 1 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2 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 三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辨證法和形上...

哲學生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教師版

會寧五中高二級政治導學案 學案編號 04 主備人 高二政治備課組授課人 授課時間班級組別姓名 答案 1.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客觀唯心主義 4.氣者,理之依也。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