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2021-06-04 10:59:00 字數 2164 閱讀 7488

第二章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

【解讀】

評價指引對內部控制評價內容的有關規定,是我國內部控制規範體系建設的一大創新。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或地區的通行做法一般要求企業對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

(一)內部控制五要素的評價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頒布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有了統一的標準,企業應當針對與實現整體控制目標相關的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內部監督等內部控制要素進行全面系統、有針對性的評價。

(1)內部環境的評價。具體評價重點包括經營活動的複雜程度、管理許可權的集中程度、管理行為守則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管理層對逾越既定控制程度的態度、組織文化的內容及組織成員對此的理解與認同、法人治理結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組織各階層人員的知識與技能、組織結構和職責劃分的合理性、重要崗位人員的權責相稱程度及其勝任能力、員工聘用程式及培訓制度、員工業績考核與激勵機制。

(2)風險評估的評價。對企業風險評估的評價,應注意的是風險評估整體目標的制定、作業層級目標的制定、風險分析和對變化的管理等。具體評價的重點是被評價企業對抗風險的能力和風險管理的具體辦法及效果。

(3)控制活動的評價。關注對企業的每個作業環節是否都定有適當的政策和程式,現有的已確認的控制活動均被適當執行。

(4)資訊與溝通的評價。具體評價的要點:獲取財務資訊、非財務資訊的能力、資訊處理的及時性和適當性、資訊傳遞渠道的便捷與暢通、管理資訊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5)內部監督的評價。對內部監督的評價包括:日常監督評價、專項監督評價和缺陷報告評價。

評價指引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要求企業根據基本規範、應用指引以及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圍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內部監督等要素,對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包括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

這一制度創新得到了國內企業董事長和總會計師的廣泛認可和好評,認為其真正抓住了企業「一把手」關心重視的焦點,最大限度地釋放了內部控制的作用和效力.

與此同時,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在2023年底召開的南非內部控制國際研討會上,有國際專家專門對評價指引的這一創新進行了評述,認為其是對時下國際金融危機最「積極有效」的應對。

(二)評價內容:有效性

內部控制評價是緊密圍繞目標進行的。既可以按強制性法律法規的要求,圍繞合規性、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的真實可靠、資產的安全三個目標進行評價,也可以圍繞戰略實施手段、管理的效率和經營效果進行評價,還可能是在年報中圍繞內部控制四個目標進行全方位評價。此外,在保證有效性前提下追求經濟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內部控制評價應同**價以下三方面內容:

1.內部控制系統設計的有效性。評價內部控制設計有效性是指評估為實現控制目標所必需的內部控制要素是否都存在並且設計恰當,從而判斷其中是否存在設計缺陷、是否缺少為實現控制目標所必需的控制。

2.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評價設定的內部控制系統是否按照規定程式得到了正確執行,是否存在設計完好的控制未按設計意圖執行,或執行者沒有獲得必要授權或缺乏勝任能力。

(三)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

根據內部控制評價系統設計原則,結合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基本情況,我們以《基本規範》及其《配套指引》為指標設計主要依據,綜合考慮《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國人民共和國**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規及相應檔案,同時借鑑國內外已有的內部控制評價研究,確定了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內部監督等5個一級評價指標,每一評價指標又由一系列細分的評價指標構成。最終我們的評價體系由四級指標構成,其中:

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24個、**指標43個,四級指標144個。

對於5項一級指標,內部環境包含公司治理、內部審計、人力資源、道德修養及勝任能力、社會責任、企業文化及法制觀念等6個二級指標。

二級指標進一步細化為14個**指標和52個四級指標;風險評估包含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等4個二級指標,該二級指標進一步細化為7個**指標和24個四級指標。控制活動包含不相容職責分離及授權審批控制、會計控制、財產安全控制、預算控制、執行分析控制、績效控制、突發事件控制等7個二級指標,該二級指標對應7個**指標,進一步細化為18個四級指標;資訊與溝通包含資訊收集、資訊溝通(內部溝通、外部溝通、資訊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資訊系統、反舞弊等4個二級指標,該二級指標進一步細化為9個**指標和26個四級指標;內部監督包含內部監督檢查、內控缺陷、內部控制資訊披露行為等3個二級指標,該指標進一步細化為6個**指標和24個四級指標。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企業全面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 況,規範內部控制評價程式和評價報告,揭示和防範風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制定本指引。第二條本指引所稱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 形成評價結論 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第三條企業實施...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附件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企業全面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 況,規範內部控制評價程式和評價報告,揭示和防範風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制定本指引。第二條本指引所稱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 形成評價結論 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第三...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企業全面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 況,規範內部控制評價程式和評價報告,揭示和防範風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制定本指引。第二條本指引所稱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 形成評價結論 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第三條企業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