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035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與更新管理程式

2021-06-01 19:33:36 字數 3385 閱讀 6875

1.0目的

為滿足環境管理需求,於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前對公司運作狀況作先期審查,並對各環境因素於環境之衝擊作風險評估,作為公司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

1.1確定本公司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過程中的環境因素。

1.2確定判定重大環境影響因素的方法。

1.3確保在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或指標時,對這些重大環境因素給予充分的考慮,以達到對環境行為的有效控制和持續改進的目的。

2.0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能夠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更新。凡與公司環境管理運作系統有關之汙染預防及改善均屬之。

3.0定義:

3.1環境因素(考量面):本公司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環境影響: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活動、產品或服務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變化。

3.3先前審查:是本公司明確環境管理現狀的一種手段,對公司的環境問題、環境因素、環境影響、環境行為及有關管理活動進行的先期綜合分析,其結果以作為公司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

3.4環境風險評估:本公司根據既定的合適方法,對先期審查所發現之因素以評分方式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各因素之風險等級。

3.5重要環境因素: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4.0權責:

4.1先期審查之執行:環境管理委員會

4.2環境風險評估:環境管理委員會

4.3先期審查、環境風險評估之審查:推行幹事

4.4先期審查、環境風險評估之核准:管理代表

4.5環境因素評價與更新:管理代表

4.6各部門:負責對本部門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填寫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表。

4.7環境管理推行小組:負責環境因素的彙總、登記、核定和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工作。

4.8管理代表:負責重要環境因素的批准。

5.0作業內容:

5.1環境因素評估管理流程圖(附件一)

5.2成立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參見《管理手冊》。小組成員需來自製造、管理和其它相關部門,小組組長由管理代表擔任,小組負責環境因素的識別、重要環境因素的評價,以及環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5.3環境系統之規劃:建立各製造過程的工藝流程圖,依製造流程圖將各工位之汙染專案展開。

5.4環境因素的識別

5.4.1環境因素識別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門按下列要求進行部門工作範圍內的環境因素識別。

a.應考慮產品生命週期全過程

設計、生產、貯存、銷售、運輸和服務全過程。

b.識別環境因素時應考慮組織產品、服務和活動的整過程在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七種型別(大氣、水體、雜訊、廢物、土壤、能源資源、其它)下所產生的環境因素。

c.識別環境因素時,下列方法可聯合使用。

(1)調查法

(2)現場觀察法

(3)過程分析法

d.實施識別環境因素工作時,應將本部門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進行分析,各方面環境問題盡量全面的識別出來。

e.各部門將環境因素識別表填好交環境管理推行小組,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對各部門已識別出的環境因素進行分類、登記、核定,為環境因素評價提供依據。

5.5環境因素的更新

5.5.1為保證公司環境因素始終與客觀環境、相關方要求以及公司的經營理念相適應,符合iso14001標準的要求,環境管理推行小組每年組織一次對環境因素的重新識別和評價。

對由於決策、機構變化、裝置改造、工藝更新或改造、法律法規的變化以及外部其它原因引起的環境因素變化應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識別與評價。評定部門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環境因素變化應及時通知環境管理推行小組。

5.5.2當生產過程中某個活動、產品或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或新建、擴建、改建專案在可行性研究或試執行時,購進新的裝置時,由涉及單位在一周內按程式要求對發生變化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並將結果報送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其推行小組在一周內將環境因素清單補充完整。

5.5.3隨著公司環境理念的變化和全體員工環保意識的提高,環境管理推行小組負責重新認識和識別的環境因素的跟蹤驗證工作,並據此更新環境因素清單。

5.5.4重要環境因素的更新:更新重要環境因素乙個月內應按程式確定該因素是否為重要環境因素。

5.6先期審查:

5.6.1 由環境管理推行小組成員主導。

5.6.2依各單位之職能分別作區域分工委派合適人員執行作業,其作業內容應包括:

a.考量各製造工藝流程中對環境有影響的各專案;

b.確認與現行法規及要求之符合性;

c.評估環境因素過去、目前或將來對環境的衝擊或可能產生的衝擊,並考量正常及異常與緊急狀況對環境衝擊,以確定重大環境因素;

d.調查相關方的觀點和要求;

e.找出公司利或不利於環保的職能與活動;

f.調查過去是否發生影響環境的重大事件。

5.6.3將先期審查的結果登入於《14001先期環境審查表》中,由各部門負責人彙整,呈管理代表核准,作為環境風險評估之依據。

5.7重大環境因素的評價

5.7.1重大環境因素的評價原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

5.7.2如以上評價原則不能評價的則用打分法進行評價,由管理代表和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執行。

5.7.3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從5個方面給各環境因素打分,因素依《環境風評估表》中之要項評分。

5.7.4環境因素評價得分計算公式:ax(o+d)x(i+l)

5.7.5總分》150分的,判定重大環境因素。

5.7.6將重要環境因素評價報告送管理代表批准。

5.7.7環境風險評估分析要項.

o=事故發生頻率

d=事故偵測可能性

i=影響範圍

l=對人,事,物及環境影響程度

a=相關方關心程度:

a1相關方關心程度強烈的5分

a2相關方關心程度大的4分

a3相關方關心程度一般的3分

a4相關方關心程度小的2分

a5相關方關心程度輕微的1分

環境風險評估分析要項評分表

f=o+d

c=i+l

r=f x c

最終風險得分=a x r

5.7.8環境風險評估方法:

環境管理推行小組依據環境要項評估分析,集體打分將最終風險得分依得分高低分,予以採取改善措施.

5.7.9 將環境風險評估結果登入於《14001環境風險評估表》中,呈管理代表核准後對中、高風險基礎上作經濟,技術等考量,由環境管理推行小組彙總《重大環境因素一覽表》, 呈管理代表核准。

由權責單位依《環境目標/指標管理程式》《環境方案管理程式》建立相關監督,測量之管制標準。

5.8環境管理推行小組應定期或當廠內生產活動,製造工藝等發生顯著變化時不定期進行環境考量面之重新審查及風險評估,以維持其適用性。

6.0參考檔案:

6.1《環境方案管理程式》(pr-032)

6.2《環境目標/指標管理程式》(pr-034)

7.0附件:

7.1 附件一:環境因素評估管理流程圖

環境因素評估管理流程

ngok

18 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式

環境因素 識別與評價程式 編制 審核批准 日期唐山方舟實業 修造船廠 1 目的 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確定公司範圍內生產 管理過程中必須予以解決的環境因素,制定相應的 切實可行的措施 杜絕生產管理活動中產生的各類汙染源外洩,防止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和對社會的不良影響 保證職工和周...

4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式

1目的為了對公路工程施工和服務活動中能控制 或能夠對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此時應考慮到已納入計畫的或開發新的,或變更的活動 產品和服務的因素。評價並確定出對環境具有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即重要環境因素 將這些資訊形成檔案 根據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等方面的變化,及時更新環境因素,使之得到有效...

1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清單表

京谷國際生態旅遊城一期工程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清單 注 汙染物及雜訊排放的評價 當a 10或b 10或c 10或d 10或a b c d 30時,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a 發生的頻次因子 b 環境影響範圍因子 c 公眾 對環境影響的關注 d 汙染負荷因子。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清單 注 汙染物及雜訊排放的評...